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冠心平(GXP)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XP低、中、高剂量组,100?ng/mL LPS刺激12?h诱导M1型极化模型,不同浓度GXP含药血清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分子CD86、CD206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巨噬细胞CD86、CD206 mRNA表达情况。结果?冠心平高剂量显著减少巨噬细胞TNF-α分泌(P<0.01),各剂量减少TGF-β1分泌(P<0.01);冠心平低、高剂量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特征性分子CD86表达(P<0.05),显著升高M2型巨噬细胞特征性分子CD206表达(P<0.01);同时冠心平CD206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冠心平含药血清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促进M2型极化,这或许是冠心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患者男,48岁。因尿不尽感约5个门、双下肢无力约9d,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并入院前有时尿失禁,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按前列腺肥大治疗后症状减轻,未行进一步的诊治。9d前患者上厕所所时,突发双下肢支无力,小能白行站起,肢体无力左侧重于右侧,并感颈部疼痛向双肩部及双上肢放射,尿失禁加重。到当地省级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的临床特点、磁共振特征、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的认识。方法 回顾1例主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脊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因素及治疗和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突发背部及腹部剧烈撕裂样疼痛,数十分钟内病情持续进展,出现不完全性脊髓全切损害的症状、体征,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数小时达峰,胸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显示T5-8水平髓内纵行异常信号,考虑为脊髓梗死; 主动脉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提示降主动脉内充盈缺损,考虑为附壁血栓; 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通过Pubmed搜索既往报道的主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脊髓梗死个案报道7例。结论 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较罕见,疼痛是其最初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应予重视; 磁共振是脊髓梗死急诊成像的首选方法,早期应使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T2序列; 脊髓梗死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仍然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关于这一主题的临床实践指南发布,治疗上应合理选择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循环、腰椎脑脊液引流和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总结分析平板探测器(FPD)-实质血容量(PBV)检测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围术期脑组织灌注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收治的40例明确诊断为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99%)患者均经复合手术室头颈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或)全脑DSA评估并接受CEA手术,术前、术后即刻作FPD-PBV检测,评估脑组织血流灌注变化.结果 FPD-PBV技术可很好地检测CEA围术期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40例患者均为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左侧18例,右侧22例),术前患侧脑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侧(P<0.05).顺利完成CEA术后DSA显示颈内动脉再通良好,颅内分支血流恢复,患侧脑血流灌注较术前增加(P<0.05),其中22例术后脑灌注改善,但仍低于健侧(<10%);15例高于健侧(<5%);3例与健侧相等.术后患侧和健侧脑灌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D-PBV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成像技术,可用于半定量分析脑灌注变化,为围术期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2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发生特点,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概率为5%-10%。既往主张在膀胱全切术同时行预防性尿道切除,近年来随着原位膀胱技术的发展,目前仅限于肿瘤累及后尿道或膀胱颈口时行预防性尿道切除。尿道切除术传统上多采用经会阴途径,2010年6月-2016年7月,我们对8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同时行耻骨前尿道全切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刘秋颖  王凯  王荣祺  潘玥 《中草药》2021,52(4):828-832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临床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北京市海淀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分离的178株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为46.6%,且97.6% MDR-AB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MDR-AB主要分离自高龄(>60岁)患者(86.7%)和重症监护室(ICU)患者(65.1%),且86.7% MDR-AB分离自痰液标本。MDR-AB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鲍曼不动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AB中同时耐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类、广谱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抗菌药物的菌株的占比最高(39.8%)。结论 高龄和ICU患者是MDR-AB的主要易感人群,MDR-AB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对MDR-AB的耐药率相对低于其他抗菌药物,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防止MDR-AB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 ,将62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2h采血检查血浆胱抑素。对照组31例予经验型抗感染治疗,头孢他啶,2 g/次,2次/d。治疗组31例100 ml血必净+150 ml生理盐水,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 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胱抑素C、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5%。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4.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胱抑素C两组有改善(P〈0.05,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及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并记录诊断SAP的时间。在患者入院后第1、3、5天,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pro-ADM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ro-ADM对SAP的预测价值,在第3天和第5天检验前已确诊患者不纳入分析。对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分患者中SAP组和非SAP组在不同时点的pro-ADM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后第1、3、5天,SAP组pro-ADM水平分别为(1. 74±0. 39)、(1. 44±0. 44)、(1. 56±0. 47) nmol/L,分别高于非SAP组(1. 30±0. 33)、(1. 23±0. 42)、(1. 13±0. 39) 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pro-ADM在入院后第1、3、5天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07(95%CI为0. 724~0. 890)、0. 636(95%CI为0. 521~0. 751)、0. 760(95%CI为0. 645~0. 875)。入院后第1、5天,入院时NIHSS评分≥10分患者中的SAP组pro-ADM水平为(1. 71±0. 37)、(1. 55±0. 49) nmol/L,显著高于非SAP组的(1. 48±0. 34)、(1. 24±0. 34) nmol/L(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高NIHSS评分和高血清pro-ADM水平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检测血清pro-ADM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S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系统评价瑜伽治疗下背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BBSCO Academic Source Complete、Elsevier ScienceDirect、Scopus、PubMed、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瑜伽治疗下背痛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1月4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包括1 6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瑜伽治疗下背痛的RMDQ问卷评分更低[MD=–1.86,95%CI(–2.39,–1.33),P<0.000 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锻炼频率、下背痛程度、致因、干预周期、样本量等亚组的瑜伽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瑜伽治疗下背痛能取得更好疗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0.
丁一  黄武祺  罗昌铨 《医疗装备》2022,(23):131-132+135
<正>德尔格Primus麻醉工作站是一种能将麻醉气体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医疗设备,是德尔格高端机型,其不仅可进行普通吸入式全身麻醉,还可对不同年龄段危重症患者以多种通气模式进行复合麻醉[1-2]。德尔格Primus麻醉工作站独有的低流量麻醉模式可用于新生儿,可减少麻醉药物及新鲜气体的使用并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全程保证患儿实时通气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