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0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203及其下游靶基因p63、生存素的表达水平.方法 实时PCR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30例健康对照皮肤中miR-203、p63、生存素mRNA的表达水平,miR-203以U6为内参照,p63和生存素以GAPDH为内参照;Western印迹法检测靶基因p63、生存素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203与生存素、p63表达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203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41±0.11)倍,表达明显下调(t=3.16,P<0.05);其靶基因p63、生存素mRNA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79±0.63)和(3.43±0.46)倍,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4.72、4.35,均P<0.05);靶基因p63、生存素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40±0.23),(3.49±0.14)倍,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3.87、4.36,均P<0.05).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miR-203mRNA与生存素mRNA呈负相关(r=-0.36,P<0.05),与p63 mRNA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 miR-203及其下游靶基因p63、生存素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制产朊假丝酵母尿酸酶纳米脂质体(nanoliposomes containing uricase from candida utilis, UCCNLs)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活性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UCCNLs,以包封率、最小多分散指数、粒径等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考察体外降尿酸活性。考察4,25 ℃纳米粒的稳定性。结果 醚水比为3∶1,脂醇比为1∶1,投药量为2 mg时,UCCNLs的平均包封率为64.24%,平均粒径为206.73 nm,多分散系数为0.247,Zeta电位为-37.33 mV。将尿酸从0.595 mol·L-1降至正常水平UCCNLs所需时间约为游离酶的一半。UCCNLs在4 ℃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 采用逆向蒸发法可制备UCCNLs,工艺简便,包封率高,稳定性较好,体外降尿酸效果好。  相似文献   
93.
<正>拇指在全手功能中占40%,其缺失势必严重影响到手的功能。在手外伤中应全力修复、恢复拇指功能。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往往导致肌腱血管神经从近端或远端抽出,以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原位对合修复,治疗比较棘手。笔者所在科从2007-08~2010-07共收治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20例,采用肌腱神经血管移植替代方法,一期再植成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背景:有限元法能对复杂的结构、形态、载荷和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应力分析比较,已经是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目的: 旨在建立骨盆骶髂关节(单侧)脱位模型,比较两种内固定治疗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三维有限元分析,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1/03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方法: 在正常的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截断骶髂关节间的骶髂前后韧带(包含骶髂骨间韧带),以及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等盆底韧带,造成骶髂关节脱位。分别在两种固定方法的模型上,加载后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计算该加载方式下的骨盆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分布情况。 结果: 建立了高精度骨盆骶髂关节脱位两种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应力应变云图分析与比较后发现,采用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内固定相对于前路钢板内固定移位的总位移小,应力分布均匀,无明显高度集中现象,固定强度更大,固定后的骨盆更稳定。 结论: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骨盆骶髂关节脱位两种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具有较高真实性、精确度和可重复性,结果与其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相一致。能满足临床骨盆损伤研究的需要。 关键词:骶髂关节脱位;重建钢板;拉力螺钉;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制备吴茱萸碱磷脂复合物,表征其理化性质,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吴茱萸碱磷脂复合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考察其表观溶解度、粒径和Zeta电位,用红外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了复合物的形成机制,MTT实验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优化的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作为反应溶剂,磷脂与吴茱萸碱的投药分子比为2∶1,吴茱萸碱的反应浓度为2.5 mg·mL-1,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60 ℃和3 h,复合率可达94.15%,吴茱萸碱磷脂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到原料药的3.4倍,其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243.4 nm和-44.21 mV,IR和DSC分析结果提示,吴茱萸碱和磷脂之间存在非极性相互作用,MTT实验表明,制备成复合物后EVO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有所降低,表现出折中效应。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吴茱萸碱磷脂复合物,工艺简单、可行,复合率高,制剂水溶性有所改善,为吴茱萸碱的制剂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
瓶间差是对室内质控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参照钟亚玲介绍的国外最新有关瓶间差评价的方法,对滤纸型质控品进行瓶间差的检查,消除测定中本身存在的试剂误差、人员操作因素影响、洗脱液对质控物瓶间差的影响,客观地反映了质控物的真实瓶间差。  相似文献   
97.
 目的:客观评价胶体金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准确性,了解胶体金法与ELISA法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急诊手术患者的血清标本1100份,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同时检测,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为参照,比较胶体金法检测HBVM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与ELISA胶体金法为标准计算HBsAg和HBeA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超过90%;其他3个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低于80%.结论:胶体金法检测HBsAg和HBeAg适用于急诊筛检,乙肝三项抗体金标法存在较严重的漏检,不适合急诊筛查.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ALK1)在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纤连蛋白和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印迹和免疫荧光法观察比较ALK1在14例健康人和12例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设计针对ALK1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利用转染试剂将ALK1 siRNA瞬时转染至原代培养的健康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转染后的细胞分两组,一组用无血清培养基OPTI-MEM培养,另一组在OPTI-MEM中加入转化生长因子?茁1(TGF?茁1)。培养72 h后,Western 印迹检测纤连蛋白和PAI-1蛋白量的变化。结果 Western 印迹和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ALK1在健康人和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成纤维细胞中ALK1位于胞膜和胞质中。转染了ALK1 siRNA的成纤维细胞其ALK1、纤连蛋白和PAI-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90%、58%和31%。TGF?茁1可显著促进对照siRNA组成纤维细胞表达ALK1、纤连蛋白和PAI-1,而ALK1 siRNA则显著抑制TGF?茁1诱导的ALK1、纤连蛋白和PAI-1的增加。 结论 TGF?茁1可通过ALK1诱导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和PAI-1的表达,ALK1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硬化病中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尿酸酶(uricase, UA)复合纳米脂质体(catalase and uricase nanoliposome, CULP)中过氧化氢酶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了CULP,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测定CULP及CA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大鼠静脉注射过氧化氢建立高过氧化氢大鼠模型,建模后分别静脉注射CULP和CA,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结果:CULP的平均粒径为1 000 nm。CULP和CA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值分别为为8.0和7.0。在同一温度和pH条件下,CULP中CA的活性高于游离CA;且CULP在大鼠体内降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能力高于游离CA。结论:CULP在大鼠体内降低过氧化氢水平的能力优于游离CA,为过氧化氢酶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半夏提取物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50 mm,1.7 μm),流动相水-甲醇不同比例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 mL· 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尿苷在2.033 ~ 20.33 mg·L-1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6 788X-3 556(r=0.999 9),平均回收率98.65%,RSD 2.12%;鸟苷在1.098 ~ 10.98 mg·L-1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 =25 378X-325(r =0.999 9),平均回收率98.21%,RSD 2.32%;腺苷在0.201 2~2.012 mg·L-1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0800X-59(r=0.9999);平均回收率98.54%,RSD l.91%.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能有效地测定半夏提取物中尿苷、鸟苷和腺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