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25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0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组织因子(TF)和凝血酶调节蛋白(TM)mRNA及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以As2O3、ATRA处理NB4细胞,用ELISA动态测定其TF、TM抗原表达及促凝活性(PCA)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F和TM的mRNA转录.结果表明1 μmol/L的As2O3和1 μmol/L ATRA均可使NB4细胞TF抗原及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渐进性下调;在24、48、72、96和120小时时间点,As2O3组TF抗原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3±1.8,8.6±1.9,10.8±1.5,2.0±0.6和2.6±0.9 ng/107;ATRA组TF抗原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4±1.1,11.3±1.8,5.7±1.7,2.8±0.8和2.0±0.6 ng/107,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As2O3和ATRA,均可使其PCA下降,As2O3组血凝时间分别为123.5±10.5,156.3±11.6,179.3±15.3,248.9±20.1,312.0±29.8(秒);ATRA组血凝时间分别为76.4±5.6,146.8±10.9,198.2±15.6,265.8±20.6和363.8±31.9(秒);ATRA使NB4细胞TM抗原表达及其mRNA转录上调.结论As2O3、ATRA可降低TF mRNA转录,下调TF蛋白表达,降低NB4细胞PCA;ATRA增高TM转录及表达,缓解APL患者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的、临床表现酷似肠道GVHD的合并症,此前国内尚无报道。自2002年5月至2004年7月,在本研究所接受allo-HSCT的患者总计373例,其中184例为HLA配型全相合,189例为HLA配型至少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移植。为探索TMA的临床及其病理学特征,本研究将其中30例allo-HSCT后因严重腹泻接受结肠镜以及病理检查的患者活检组织样本进行复检研究。结果发现,7例患者样本具有TMA特征性病理学改变,占活检例数的23.3%(7/30)。全部患者均伴有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和CMV疾病(CMV-IP5例、CMV肠炎2例);5例伴有乳酸脱氢酶(LDH)增高。TMA组织学特征是多发性微血管管腔内血小板-纤维素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剥脱,伴有或不伴有血管周围出血。3例样本兼有TMA和GVHD的病理学特征;4例具备TMA的病理学特征而无GVHD的组织学改变。3例患者临床表现酷似急性缺血性肠炎,均有间断性或持续性鲜血便、明显腹痛伴有迅速发展的溶血性贫血、顽固性血小板减少、肝静脉阻塞综合征(VOD)、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以及低蛋白血症。在移植后活存101-254天。结论:诊治肠道GVHD的同时应排查TMA,病理学特征可资鉴别;与此同时,初步研究首次证实TMA和TMA-GVHD各自具有特定病理特征,其治疗反应及转归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肢带型线粒体肌病一个家系中患者的临床和骨骼肌病理特点。方法对一组以进行性肌肉无力为主要特点的家系中的3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肌肉活检病理分析,对家系成员行线粒体基因检测。结果该家系患者发病年龄为30~47岁,主要表现为躯干肌及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晚期出现呼吸肌受累。血肌酸激酶水平轻度升高,血乳酸升高,电生理检查结果示肌源性损害。骨骼肌病理检查显示3名患者均存在典型的破碎红纤维(RRF),且患者病程越长(分别为2年、4年和14年),肌无力严重程度越重,RRF数量越多(分别为5%、10%和30%)。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染色中RRF以深染为主,也可见阴性的RRF。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均未发现琥珀酸脱氢酶高反应性血管(SSVs)。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存在mt DNA A3243G突变。结论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选择性累及躯干和四肢近端肌群,骨骼肌中的RRF数量与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间对胆源性胰腺炎(BP)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BP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发病3d内行手术的患者,n=31)与B组(发病7周左右病情稳定再行手术的患者,n=34)。比较两组的手术临床指标,术前、术后3d两组的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和中转开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B组(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3d,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前和术后3d,两组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发病7周左右病情稳定再行手术相比,早期手术对BP患者术后的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具有相同的影响,且两种时间手术的整体临床效果也同样理想。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2005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90例进行根管治疗,并对根管治疗不同阶段出现根管治疗期间痛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根管治疗第一阶段患牙开放引流待牙髓炎症状缓解后再封入失活剂所以起的患牙疼痛概率明显低于直接拔髓患者发生患牙疼痛率;不同的根管预备方式引起患牙疼痛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内封药FC组引起患牙疼痛发病率比CP组和庆大组有显著增高(P〈O.001)。结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原因很多,不同治疗阶段及治疗方式不同和根管内封药的适应证的掌握很重要。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与传统手术疝囊高位结扎相比是否存在明显优点。方法分析小儿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甲组150例、乙组150例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兼顾美容、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明显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7.
为了减少肾活检术后出血并发症,临床上大多采用比较传统的沙袋加压包扎、24 h平卧方法,但这方法给患者带来不适.本单位于2007年10月开始采用术后6 h腹带包扎,无沙袋加压,严格平卧6 h的新方案预防术后出血,并与传统方案比较.  相似文献   
68.
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5例老年股骨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并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指导,术后第2天开始系统康复训练,详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恢复优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减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9.
张晓辉  王锦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54-154,157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对6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外用消肿止痛散。结果临床治愈率达68.15%,总有效率为96.13%,小腿静脉丛再通率达65.13%,血液粘度降低。结论以溶栓、抗凝、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可使静脉复通,血液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中采用莱特莫韦初级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2年5月1日至8月31日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莱特莫韦作为CMV初级预防并满足如下标准的患者:移植后30 d内开始应用莱特莫韦, 并持续应用至移植后90 d以上(莱特莫韦组)。按1∶4比例选择同期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未应用莱特莫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移植后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生率, 以及莱特莫韦对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非复发死亡率(NRM)及骨髓抑制的可能影响。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MV感染发生率。结果莱特莫韦组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17例。莱特莫韦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年龄43岁比15岁, Z=-4.28, P<0.001), 两组患者性别及疾病分布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莱特莫韦组供者CMV血清学阴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17比0/68, χ2=35.32,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