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06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20篇
  4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评价临床医学生实习结束后的临床操作技能,采用多站考核的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1997级345名本科医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多站考核方法进行的临床操作考试质量可靠、有效,可以作为评价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水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作者医院治疗的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采用同时鞘内注射和静脉注射AMB并联合应用氟康唑或氟胞嘧啶治疗。结果痊愈4例,好转3例,死亡1例;鞘内注射后均有头疼、恶心呕吐及下肢麻痛等症状,并出现短暂性双下肢截瘫2例,尿潴留1例,意识障碍2例。结论反复行腰穿放脑脊液控制颅压并联合鞘内注射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肯定,但患者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更换弗雷氏尿管致血尿1例刘法荣解艳波张晓燕(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261041)1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因脑挫裂伤后20d于1997年12月3日入院。查体:患者神志不清、烦躁,已带尿管20d,为其更换尿管,拔管时见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从气囊中抽出...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过去一向被认为是少见病。由于其起病缓慢,临床表现隐蔽,缺乏典型症状,与原发性高血压不易鉴别,从而使不少患者长期排入高血压患者的行列,甚至发展到卒中阶段尚未得到明确的诊断。随着检测手段的丰富和发展,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提高,原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减毒疫苗免疫马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与免疫保护应答的关系,揭示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及实时定量RT-PCR技术,建立了马PBMC中IFNγ-、IL-2、IL-12 mRNA转录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定期观察4组(疫苗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强毒株阳性对照组、自然感染组)12匹马外周血PBMC中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及分布特征,同时监测体温变化等指标。疫苗株免疫动物8个月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观察攻击前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DLV免疫马,在免疫后3周外周血PBMC中IFN-γ、IL-2转录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自然感染组(P〈0.01);免疫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IFNγ-、IL-2和IL-12转录的量明显升高,免疫马获得完全保护;强毒株攻击阳性对照马IFN-γ、IL-2转录量随疾病进展波动,发热期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EIAV减毒疫苗可诱导马外周血PBMC中IFN-γ、IL-2、IL-12基因高效转录,其转录水平与DLV的免疫保护密切相关,此结果在分子水平为阐明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HP-1和JAK1基因在初治急性白血病(AL)细胞的转录表达及其与初治AL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0例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HP-1和JAK1 mRNA的表达。结果:60例初治AL患者SHP-1和JAK1的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100%;初治AL患者SH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JAK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初治AL患者SHP-1 mRNA阳性组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88.9%,阴性患者组CR率为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HP-1与JAK1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46)。结论:SHP-1可能是白血病潜在的抑制基因,可望作为判断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窦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及实验组52例,两组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治疗,实验组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及体征评分均降低,实验组更低(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内蕴证肛窦炎疗效较好,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9.
依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参考丹麦卫生技术评估中心制定的Mini-卫生技术评估清单,结合医院实际,建立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准入评估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医院评估、器械评估、患者评估、机构评估及经济评估等5项指标、26项内容。实际应用中,确保了所承接的临床试验能在规定时间节点内顺利完成,并保障了试验质量和受益者权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血吸虫病孕鼠肝脏的病变程度.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在感染后100d(慢性期),雌雄小鼠交配使其受孕,在妊娠早期及分娩后取材,以图像分析仪对肝内虫卵肉芽肿进行体视学分析,同时观察孕期小鼠存活状况及虫荷.结果:各组间虫荷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受孕组病鼠死亡明显增多,感染产后组小鼠的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较感染未合笼组明显缩小(P<0.05),其肉芽肿纤维面积也较感染早孕组及感染未合笼组显著缩小(P<0.01).结论:妊娠期合并慢性血吸虫病使病变加重可能与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