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2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234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阐述了在心内导管手术前.利用胸腔的CT序列断层图像.经一系列处理后.重建心腔三维模型的过程。首先对序列胸腔的CT图像进行降噪和增强等预处理:然后将其堆砌成体数据.根据血液的灰度特性.将其作为三维区域生长的判断准则提取心腔的数据:最后.通过表面重建的方法重建三维心腔模型。  相似文献   
72.
适应证掌握正确的扁桃体切除术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出血和疼痛仍是常见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呼吸道梗阻,甚至死亡。有些病人则由于存在手术禁忌证,无法施行此项手术。近数十年来推行冷冻疗法,实践证明它安全、无血和几乎无痛。Cooper(1961)曾试用液氮冷冻猴扁桃体,发现扁桃体在凝固和坏死过程中无出血或其他不良反应。Cahan等(1962)首先为狗成功地进行了扁桃体冷冻切除术。其后Hill(1966)、Leden(1967,1971)、等(1975)也进行了此项动物试验,并在临床上用以治疗扁桃体肥大和慢性扁桃  相似文献   
73.
杨悦  欧阳静萍  王保华  陈华华  郑汉巧  高其双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3):16-18,F0003,F0005,F0007
目的:将人α-防御素-1(α-HNP-1)基因与山羊β-乳球蛋白(Beta-Lac-toglobulin,BLG)基因5’调控区序列融合,构建α-HNP-1基因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检测。方法:用PCR方法获得α-HNP-1基因片断并克隆于pMD18-T载体,经DNA测序证实α-HNP-1基因序列无误后,再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3.1-HNP-1重组质粒。用PCR方法扩增出BLG基因5’区调控序列并克隆到pcD-NA3.1-HNP-1中,构建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cDNA3.1-BLG-HNP-1,该载体经脂质体包裹后,经乳腺导管注入妊娠中后期大鼠乳腺中进行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分析证实重组质粒载体pcDNA3.1-BLG-HNP-1构建正确,经ELISA检测,大鼠乳汁中有α-HNP-1表达,其48h表达量为27.67ng/ml,72h表达量为49.00ng/ml。结论:成功构建了α-HNP-1基因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并最终在乳腺获得一定量表达,说明乳腺导管注入法是一种较理想的评价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74.
胰岛素泵的研究及对人工胰腺发展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糖尿病的患者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为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对目前已投入应用的胰岛素泵的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胰岛素泵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微系统领域在相关方面的最新进展,对人工胰腺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32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sIL-2R与急性期蛋白(α1—AT、α1—AG、HP)的检测,发现喉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sIL-2R与急性期蛋白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二者有正相关性(P<0.01)。在喉癌患者中,声门上型和混合型喉癌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声门型喉癌(P<0.01),临床Ⅲ、Ⅳ期喉癌患者血清中sIL-2R与急性期蛋白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及P<0.01),手术后短期内sIL-2R水平升高。因此,sIL-2R与急性期蛋白联合检测,对喉癌的临床分型、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均具有指导意义,且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伤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 (SMC)固定下持续加压应力对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肱骨行中段断骨处理 ,建立肱骨骨折模型 ,随机选择一侧肱骨用 SMC固定 ,对侧用 4孔加压钢板 (DCP)固定 ,分别于术后第 2、3、4、6、8和 12周各处死 5只兔取材 ,标本按内固定物分为 SMC组和 DCP组 (n=5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骨折局部 IGF- 和骨钙素的含量。 结果 :SMC组和 DCP组 IGF- 和骨钙素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增高趋势。术后 3、4和 6周 ,SMC组 IGF- 含量分别为 (2 .98± 0 .32 )、(3.36± 0 .18)和 (3.4 7± 0 .17) ng/ mg,DCP组 IGF- 含量分别为 (2 .5 4± 0 .2 1)、(2 .78± 0 .4 3)和 (3.0 6± 0 .6 2 ) ng/ mg,SMC组明显高于 DCP组 (P<0 .0 5 ) ;术后 4、6和 8周 ,SMC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 (387± 2 3)、(395± 31)和 (4 16± 37) ng/ mg,DCP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 (32 3± 16 )、(35 6± 5 1)和 (378±2 6 ) ng/ mg,SMC组明显高于 DCP组 (P<0 .0 5 )。结论 :SMC固定后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的记忆加压应力有利于促进兔骨折端IGF- 和骨钙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77.
天鹅记忆接骨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wan-like memory compressive connector,SMC)对实验性长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56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SMC固定,取侧用四孔加压接骨板(dynamic compressive plate,DCP)固定。分别于术后2、4、8、12、16、20周取材,行应力遮挡试验、CT扫描和水平扭转力学测定,观察两组内固定对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另外于骨膜愈合情况。结果 各时相SMC时间延长而加重;SMC组皮质骨厚度和密度保持正常。术后4周开始,SMC组的扭转刚度大于DCP组。SMC组对骨血供的损伤较DCP组轻,从术后3d至术后4周,两组同骨外板血流量的差异均有显著性。SMC组骨外板血供术后4周即恢复正常,而DCP组8周才恢复正常。从内固定后即刻开始,SMC组髓内血流量始终大于DCP组。SMC组骨愈合速度比DCP组快,且骨折愈合局部无骨痂,也无骨质疏松。结论 SMC与DCP相比,具有材料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对固定段骨干几乎不产生应力遮挡;且对骨折局部血供的损伤轻,有利于骨血供恢复。何构型上的优势,对固定段骨干几乎不产生应力遮挡;且对骨折局部血供的损伤轻,有利于骨血供恢复。  相似文献   
78.
康庆林  张春才 《中国骨伤》2004,17(2):124-125
应用内固定治疗骨折和保护骨的血供一直是一对矛盾,近年AO针对自身治疗原则中的某些不足,提出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其核心目的就是保护骨折局部血运。间接复位(indirect reduction)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oste osynthesis,MIPD)是BO原则中的两个主要技术,其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就两门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应用前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9.
1 病例介绍贾某,女,67岁,2009年6月3日入住本院一骨科,住院号146393。主诉:右髋疼痛、活动受限10小时。缘患者凌晨2点在卫生间不慎摔倒,致右髋及右肩疼痛,活动受限,遂送至本院急诊,x线摄片示:右侧股骨颈(头下)骨折,右侧肱骨外科颈、大结节骨折,右肩骨性关节炎。收入骨科住院。  相似文献   
80.
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