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09篇 |
免费 | 211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58篇 |
基础医学 | 170篇 |
口腔科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594篇 |
内科学 | 252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69篇 |
特种医学 | 1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98篇 |
综合类 | 961篇 |
预防医学 | 391篇 |
眼科学 | 195篇 |
药学 | 32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92篇 |
肿瘤学 | 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110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56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219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134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6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中国极为严重的疾病。充分认识中国流腮的规律性并构建模型预测,对其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目的 评价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指数平滑模型、SARIMA-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在流腮发病率拟合及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全国2004年1月-2016年6月的流腮逐月发病率数据拟合、训练模型,建立SARIMA、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预测2016年7-12月流腮的逐月发病率并与实际值比较,采用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平均误差率(MER)、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评价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结果 SARIMA(0,0,2)(0,1,1)12为最优SARIMA模型;Holt-Winters相乘模型为最优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的SPREAD最优参数分别为0.026、0.031。S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拟合的MAPE、MER、MSE和MAE依次分别为15.350%、14.976%、0.336、0.286,14.346%、14.249%、0.326、0.272,7.390%、6.320%、0.034、0.123,6.952%、5.776%、0.028、0.113。S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预测的MAPE、MER、MSE和MAE依次分别为11.998%、12.260%、0.022、0.138,39.582%、38.462%、0.199、0.432,8.892%、9.677%、0.020、0.109,8.872%、9.672%、0.021、0.109。结论 指数平滑-GRNN组合模型为最优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最好,用于全国流腮发病率预测精度高;SARIMA-GRNN组合模型次之;SARIMA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一般;指数平滑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但预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观察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IL-6、MIP-1、IFN-γ、TGF-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IL-6、MIP-1、IFN-γ浓度明显增高,TGF-β则降低,3种细胞因子与SLEDAI评分相关;正常人及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均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SLE患者的上清液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正常人;在分别加入抗MIP-1、抗IFN-γ单抗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加入抗TGF-β单抗后,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与其部分细胞因子异常表达有关,骨髓基质细胞可能与SLE的发病、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间10例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经不同抗凝剂仪器检测、手工法计算血小板数及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的情况,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果]EDTA抗凝剂仪器测出血小板数为(18.7±10)×10^9/L,换用枸橼酸钠法、手工法检测血小板数分别为(165.1±42)×10^9/L、(186.8±52.0)×10^9/L,与EDTA抗凝法比较,P均〈0.01,中位误诊时间为21d(7~30d),基础疾病分别颅咽管瘤1例、鼻咽癌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期2例、乙型肝炎1例、冠心病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子宫肌瘤1例、高血压病1例、健康体检1例.基础疾病与假性血小板减少程度的无关系。【结论】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较低,极易误诊,对于临床上无出血倾向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注意排除EDTA—PTCP的可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汉族炎症性肠病(IBD)患者TLR4(Asp299Gly、Thr399Ile)和TLR2的基因(Arg677Trp、Arg753Gln)多态性,探讨其多态性与IBD的相关性,并与其他国家不同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PCR-RFLP法,对IBD组(n=84)和健康对照组(n=135)进行TLR4(Asp299Gly、Thr399Ile)和TLR2的基因(Arg677Trp、Arg753Gln)多态性检测,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在IBD组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TLR4突变基因(Asp299Gly、Thr399Ile)和TLR2突变基因(Arg677Trp、Arg753Gln).结论 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和TLR2基因(Arg677Trp、Arg753Gln)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IBD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在其他国家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多态性可能是由种族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性脑梗死(ECI) 25例,稳定性脑梗死(CCI)54例.对其常规检查及我院能开展的载脂蛋白B(apoB)、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舒张压(DBP)和白细胞(WBC)、载脂蛋白B(apoB)、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院时WBC、apo-B、GLU、LDH、UA升高和DBP下降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进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4组,0.5%左旋布比卡因组(L1组,n=20),0.375%左旋布比卡因组(L2组,n=20),0.5%罗哌卡因组(R1组,n=20)和0.375%罗哌卡因组(R2组,n=20)。施行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手术开始、手术30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L1及L2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1及R2组(P<0.05)。L1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L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与R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长于R2组(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适合于麻醉要求,推荐药物浓度为0.375%。 相似文献
48.
4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因3m高处坠落致头部外伤2h急诊人院。患者后枕部着地,原发昏迷约5min,醒后有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意识清楚,GCS评分l5分,左外耳道流血,两侧瞳孔直径2.5mm,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正常,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伤后1h首次CT显示蛛网膜下隙出血,左枕骨骨折(图1A)。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远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28例,对其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原发部位、病理分级、肿瘤大小、T分级、N分级、临床分期、术式、颈淋巴结清扫及治疗方案共13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失访4例,随访率为96.9%,存活92例,死亡32例;总生存期(OS)7~60个月,1、3、5年总生存率依次为96.1%、85.9%、75.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原发部位、病理分级、肿瘤大小、T分级、N分级、临床分期、术式、颈淋巴结清扫及治疗方式与喉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显著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喉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均P<0.01)。结论手术治疗喉癌的5年总生存率较高;年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是影响喉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