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4篇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PLC测定蛇床子软膏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软膏中蛇床子素的含量。以ODS(4.6mm×200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为322nm,线性范围在8.0~10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为0.94%。  相似文献   
22.
<正>急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早期治疗可以防止血栓栓塞事件和改善心功能。症状严重的房颤患者应尽早决定给予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的治疗。1控制心室率快速心室率和心律不齐易导致房颤患者出现严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入选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668例心房颤动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心房颤动组(≥60岁,308例)和非老年心房颤动组(<60岁,360例)。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内容包括:心房颤动有无发作,生活质量有无改善等。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比较从未发作者所占的比例(62.3%和65.6%,P>0.05),发作很少(22.9%和21.8%,P>0.05)所占的比例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60岁心房颤动组患者自述生活质量明显改善(68.2%和70.5%,P>0.05)与有所改善(15.7%和15.1%,P>0.05)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导管消融后与非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一样,也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1978年瑞士Gruentzig等 [1]进行首例经皮穿刺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rRA)治疗肾动脉狭窄获得成功,由于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再狭窄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逐渐成为治疗严重肾动脉狭窄(RAs)的常规技术[2].  相似文献   
25.
1978年瑞士Gruentzig等 [1]进行首例经皮穿刺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rRA)治疗肾动脉狭窄获得成功,由于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再狭窄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逐渐成为治疗严重肾动脉狭窄(RAs)的常规技术[2].  相似文献   
26.
恶性心包积液是肿瘤晚期急症,发生率为0.1%~21%,以肺癌多见,占35%。一般患者症状严重,需积极治疗。目前,化疗药物和生物反应调节剂均常用于心包积液治疗。2000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基因重组白介素-2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3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1978年瑞士Gruentzig等 [1]进行首例经皮穿刺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rRA)治疗肾动脉狭窄获得成功,由于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再狭窄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逐渐成为治疗严重肾动脉狭窄(RAs)的常规技术[2].  相似文献   
28.
1978年瑞士Gruentzig等 [1]进行首例经皮穿刺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rRA)治疗肾动脉狭窄获得成功,由于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再狭窄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逐渐成为治疗严重肾动脉狭窄(RAs)的常规技术[2].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39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心功能Ⅱ~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其中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为一组,Ⅳ级的患者为一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特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血红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水平、慢性肾脏疾病、贫血4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水平、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发病、糖尿病发病均未进入心衰程度回归方程。结论血红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水平、慢性肾脏疾病可能与心衰程度有临床关联。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脑低灌注(CHP)患者血浆中B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和Aβ1-42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以EUSA法,检测44例经CT血管成像确定狭窄程度〈70%的脑低灌注患者和40例同期对照(HC)者的血浆Aβ1-40和Aβ1-42水平。结果CHP组血浆Aβ1-40和Aβ1-40/Aβ1-42比值明显高于HC组,而Aβ1-42水平则明显低于HC组。Aβ1-40和Aβ1-42是与血管狭窄相关的独立因素(R2=0.923,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导致CHP患者血浆Aβ1-40升高和Aβ1-42降低.对其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