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7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79篇 |
内科学 | 33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50篇 |
预防医学 | 55篇 |
药学 | 49篇 |
中国医学 | 30篇 |
肿瘤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时机。方法选取60例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全身麻醉后置入尿管。其中对照组术后24 h 将尿管拔除,观察组则于麻醉恢复期前拔除尿管。记录2组患者拔除尿管时疼痛度及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发生情况、不良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时疼痛度、尿路刺激征、不良并发症及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尿潴留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尿管留置时机的正确选择,可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能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3.
传统检测脑脊液蛋白所采用的磺柳酸比浊法为手工操作、操作复杂、费时且样本需要量大,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此本院拟采用焦培酚红-钼酸比色法或双缩脲法检测脑脊液蛋白.现将3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64.
张文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0,(7):20-20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几天有湿热,该喝些凉茶调节调节。”看中医时,也常会听医生说“湿热”。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有表现.应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66.
利用四氯化碳加苯巴比妥诱导鼠肝硬化腹水模型,纵向、动态检测模型形成过程中肝功能、血浆心钠素(ANP)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钠排量的关系。结果显示:随肝脏结构损伤,肝硬化及腹水的形成,肝功能呈进行性恶化,ANP 呈进行性升高,第9周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4.9±41.6、197.5±39.5 ng/L,P<0.05),腹水形成后 ANP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尿钠排量随 ANP 升高反而呈进行性下降,于第9周及腹水形成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80±0.22、1.43±0.26 mmol/24 h,P<0.05)。提示:①肝硬化腹水形成过程中不存在 ANP 释放缺陷;②与(?)钠激素相比,ANP 在调节肝硬化钠平衡中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分析清开灵注射液生产过程中所用板蓝根提取液的氨基酸的成分。方法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氨基酸分析柱,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使氨基酸在柱前发生衍生化以用于色谱分析。结果板蓝根提取液中至少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最高,板蓝根提取液是清开灵注射液中精氨酸的主要来源。结论为强化清开灵注射液生产的过程控制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9.
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接种6~9年的人群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新生儿乙肝重组酵母疫苗普种预防HBV感染的免疫效果,探讨乙肝重组酵母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采用出生队列定群研究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研究乙肝重组酵母疫苗免疫人群的效果;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1)HBsAg平均阳性率1.9%(95%CI 1.4~2.4%),总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53.2%(95%CI 51.2%~55.2%)。(2)从免疫后1年的88.2%下降到免疫后9年的44.3%。(3)疫苗保护率为89.9%,与2000年的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HBV感染,免疫人群乙肝保护性抗体水平随接种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但疫苗保护效果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