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9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57篇 |
内科学 | 34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69篇 |
综合类 | 98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3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3篇 |
肿瘤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 包含细胞内多种物质, 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显著特征, 缺氧可刺激血管生成, 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缺氧可促进肿瘤细胞分泌外泌体, 导致外泌体数量增加及内容物含量变化。研究表明, 肿瘤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传递信息到受体细胞来克服缺氧微环境, 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缺氧诱导外泌体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2.
Guo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Guo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交叉韧带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陈旧性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双股Guo绳肌腱中间打结,嵌入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固定,胫骨端采用肌腱编织缝合在骨桥上打结固定,重建交叉韧带。其中前交叉韧带25例,前、后十字韧带同时重建15例,后交叉韧带12例。生物力学实验采用猪膝关节。股骨端固定分为肌腱结嵌入组(n=13)和骨-髌腱-骨(B-PT-B)介面螺钉固定组(B-PT-B介面钉组,n=11)。胫骨端固定分为肌腱编织缝合线在骨桥打结组(n=7)、肌腱编织缝合介面螺钉组(n=8)。进行最大拔出强度、最大位移和固定刚度等力学实验。结果术后随访49例,平均14.6个月,Lanchman试验阴性46例,阳性3例。术后Lysholm评分由术前56.7分提高到92.8分。按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46例,良3例。生物力学实验最大拔出强度:肌腱结嵌入组高于B-PT-B介面钉组;固定刚度肌腱结嵌入组小于B-PT-B介面钉组;最大位移肌腱结嵌入组大于B-PT-B介面钉组。胫骨端固定抗拉强度和刚度骨桥打结组优于介面螺钉组。结论Guo绳肌腱结嵌压固定重建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抗拉强度能满足生理需求,方法可行;可克服位移因素,降低韧带松弛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73.
目的 比较微柱凝胶卡式法与传统试管法、聚凝胺法在直抗试验(DAT)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差异.找到更适于临床输血前血型相容性试验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方法 2 312例患者血液样本用卡式法定型后,卡式法和传统试管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DAT检测,再用卡式法以及试管法、聚凝胺法对血液样本及献血者血样进行平行交叉配血试验.对于交叉配血主侧阳性的样本进一步鉴定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最后以试管法作为标准,将三种方法得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卡式法DAT结果,并比较卡式法与聚凝胺法交叉配血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2 312例样本中,卡式法DAT阳性率为6.78%,以传统试管法作为标准,卡式法DAT敏感性为99.4%,特异性为99.9%,且卡式法的阳性强度与试管法相同或大于试管法的样本占97.4%.卡式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主侧特异性分别为99.91%、99.74%,次侧特异性分别为99.45%、99.41%,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05;x2=0.04,P>0.05).两种方法主侧敏感性均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侧敏感性分别为96.72%和8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0,P<0.01).结论 以传统试管法作为输血前血型相容性试验的检测标准,卡式法DAT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其操作较传统试管法简便、快捷,且结果的判读易于标准化,影响因素少;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与聚凝胺法相比,次侧敏感性高于聚凝胺法,而且卡式法能够排除临床无意义抗体及自身冷凝集抗体的干扰,能够更有效的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374.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3例,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13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2组术中均应用0.4g.L-1丝裂霉素.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及虹膜新生血管的变化.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结构变化.结果 A组4周内完成全视网膜光凝,前房角为关闭状态,虹膜新生血管部分消失(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为8-13mmHg,术后1月,眼压为9-30mmHg.B组术后1周,眼压为11-17mmHg,术后1月,眼压为12-35mmHg,术后6月随访,2组患者在眼压控制、视力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A组84.67%,高于B组65.33%,A组未见虹膜新生血管复发,B组6眼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75.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Pim-3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膀胱癌T24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siRNA组(采用50nmol/L对照siRNA转染)和Pim-3siRNA组(采用50nmol/LPim-3siRNA转染)。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48hPim-3、CyclinD1、Cdk2、P21蛋白表达的变化,CCK-8试剂检测转染24、48、72、96h细胞的增殖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48h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3组膀胱癌T24细胞Pim-3、CyclinD1、Cdk2、P2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06、49.573、23.079、44.758,P<0.05),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相比,Pim-3siRNA组Pim-3、CyclinD1和Cdk-2蛋白的表达下降,P21蛋白表达升高(P<0.05)。转染Pim-3siRNA48、72和96h后,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速率均明显受到抑制(F=50.067、132.504、277.389,P<0.001)。3组G0/G1、S和G2/M期膀胱癌T24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970、20.039和66.872,P<0.05),Pim-3siRNA组G0/G1期膀胱癌T24细胞比例高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P<0.05),而S和G2/M期膀胱癌T24细胞比例低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P<0.05)。结论:Pim-3有望成为治疗膀胱癌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376.
Summary: To obtain the recombin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converting enzyme (TACE) ectodomain and use it as a selective molecule for the screening of TACE peptide inhibitors, the cDNA coding catalytic domain (TS00) and full-length ectodomain (T1300) of TACE were amplified by RT-PCR, and the expres.sion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by inserting T800 and T1300 into plasmid pET-28a and pET-28c respectively. The recombinant TS00 and T1300 were induced by IPTG, and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S00 and T1300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inclusion body. After Ni^2+-NTA res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recombinant proreins were used in the screening of TACE-binding peptides from 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 respectively. After 4 rounds of biopanning, the positive phage clones were analyzed by ELISA, competitive inhibition assay and DNA sequencing. A common amino acid sequence (TRWLVYFSRPYLVAT) was found and synthesized. The synthetic peptide could inhibit the TNF-α release from LPS-stimulated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up to 60.3%. FAC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eptide mediated the accumulation of TNF-α on the cell surfac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ACE binding peptide is an effective antagonist of TACE. 相似文献
377.
血浆和红细胞不同输注比率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给予不同的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输注比率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1年1月~2010年12月救治的420例严重多发伤需要大量液体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颅脑损伤组(206例)和无颅脑损伤组(214例),根据给予新鲜冰冻血浆(FFP)和红细胞(RBC)的比率,再分为高比率组(FFP∶RBC>1∶2)和低比率组(FFP∶RBC≤1∶2)。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以及脱机时间、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不论是否合并有颅脑损伤,高比率组的病死率低于低比率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颅脑损伤的高比率组脓毒症的发生率较高(P<0.05),其他各组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没有差别;高比率组和低比率组的脱机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别,但是在存活患者中,两组没有差别。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给予高比率的FFP和RBC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78.
379.
目的鉴定并分析A3亚型血型的血清学特点,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采用试管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血型检测,对正反不一致的血型进一步结合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等综合鉴定。结果经试管法检出1例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患者血型,结合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最终判断为A3亚型血型。结论正确鉴定血型亚型是保证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80.
目的评价经皮缝合与开放缝合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3月~2009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的44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例,其中通过改良的Ma和Griffith方法经皮缝合(改良组)治疗17例,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37.3岁。切开手术缝合(开放组)治疗27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6岁,随访比较两种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1例术后6个月滑倒时再次断裂,二次开放手术缝合;3例出现伤口渗液,延迟愈合。改良组伤口均I期愈合。44例患者术后平均获21.2个月(6~39个月)随访。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改良组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开放组优18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放缝合术比较,改良的Ma和Griffith微创经皮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效果好,是目前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