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994年美国和欧洲呼吸与重症医学学者首次统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在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也讨论通过了中国内地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ARDS的诊断标准(草案):有发病的高危因素;②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③低氧血症;ALI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气浓度(Fi O2)≤300(1mmHg=0.133kPa);ARDS时PaO2/Fi O2≤200;④胸部X线检查两肺浸润阴影;⑤肺毛细血管前楔压(PC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认为,宇宙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与天地相应,故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脏腑气血相应产生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理性变化.人的生命活动也应遵循时令的变化规律而调节,才能维护体内的阴阳平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根据四季寒暑变迁指导人体进行精神、起居等方面的调摄,做了非常形象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三)望形态 3.足及踝部水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生理情况下,四肢末梢的毛细血管压高于血浆胶体渗透压,体液从血管中渗出,形成组织液;而在毛细血管静脉端,毛细血管压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又回到血管中。如果这种平衡失调(如静脉压改变或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组织液的回流发生障碍,体液过多滞留在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足踝部水肿按发生的原因和部位有以下两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agent)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造影剂在一定的成像模式下对人体病变组织或器官的信号强度高于或低于周围其他组织,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图像。但是,各种成像技术由于实现原理不同,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靠传统单一的诊断模式无法提供疾病的全面信息,因而在对各种复杂疾病进行诊断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研发新的多功能造影剂就有望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能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快捷精确的信息,以实现对疾病的即时治疗和实时监控[1]。当前将两种或多种影像技术融合是影像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这样就简化了疾病检查的步骤,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与HCV核心区基因重组,为进一步表达蛋白打基础。方法:首先从1例HCV感染者血清中用反转录-PCR法获得全长的核心区基因并测序,继而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然后将核心区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构建重组体。结果:HCV核心区基因为HCV型,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分子量为22KD,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8.7%。然后将核心区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构建了pCDNAHCVc191和pCD-NAHCVc-hIL2两种重组体。结论:pCDNAHCVc191和pCDNAHCVc-hIL2两种重组体,尤其后者是核心区基因与人白介素-2基因融合,可引发更好的基因免疫效果。上述工作奠定了整个HCV基因免疫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4株EPEC(O111:K58)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Olll:K58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试验。[方法]依据GB/T4789.6—2003对4份食物中毒患者肛拭或粪便进行培养分离,经染色镜检,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作出鉴定,并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食物中毒患者的3份肛拭和1份粪便均检出并确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Olll:K58);并确定导致食物中毒的病因是由致病性大肠肝菌EPEC(Olll:K58)引起。[结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达到快速检验和鉴定。  相似文献   
17.
Occurrence of ageusia ,a disease characterizedby complete or severe loss of the subjective senseof taste and frequently accompanied with olfactiondisorders ,is increasing at the rate of 140 thousandmore cases every year in Japan accordingtothelat-est congressional data ,2002(1).There may be man-y reasons for this ,such as influenza ,diabetes ,ad-verse reaction of anti microbial drugs , smoke, de-pression ,etc .Disorders of taste and smell could notonly cause uncomfort , but also result in a lo…  相似文献   
18.
对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中药滴丸剂的特点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机理,提出了中药滴丸剂在研发中的问题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浸泡处理对黄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茶溶液对黄瓜进行浸泡处理,根据其对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探讨最佳浸泡方式。方法利用热水浸提法制备茶叶水溶液,在恒温水浴锅中用茶叶水溶液对黄瓜样品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茶叶水溶液的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等实验条件,测定黄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结果在温度为30℃时,用浓度为5%的茶溶液对黄瓜浸泡10 min,对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较好。结论利用茶溶液做浸泡液对黄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清除率与浸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抗风湿缓释胶囊中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β-CD包合新技术对中药挥发油进行包合,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威灵仙、细辛总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总挥发油最佳β-CD包合工艺为:加水量∶β-CD为20∶1,油∶β-CD为1∶8,搅拌时间1h,温度控制在30℃。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可用于包合物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