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眼内铜锈症16眼和眼内铜异物70眼的铜离子导出液中的铜浓度进行分析,并对影响铜离子导出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出液中含微量的铜;该疗法是治疗眼内铜锈症的有效方法,可用防止某些眼内铜异物患眼铜锈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1227例共1395只眼的 B 型超声诊断进行分析。其中眼内异物占20.29%;玻璃体积血15.56%;视网膜脱离12.76%;玻璃体机化膜形成10.25%;无晶体眼8.24%,视网膜母细胞瘤3.15%;眼球萎缩实变2.80%。较少见疾病有巩膜后葡萄肿、晶体后纤维增生、品状体脱位、玻璃体囊虫病、原始玻璃体残留组织增生症等。白内障术前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力286例(20.50,6),用 SRK-Ⅱ公式测算所需人工晶体屈光力平均值为+18.01D。分析了主要病种年龄、性别构成与临床发病特点的关系,并对 SRK-Ⅱ公式的实用价值及少见疾病的声象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玻璃体出血对视网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证实玻璃体出血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进行了玻璃体出血后,眼内液中铁离子浓度及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实验组眼内液中铁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形态学观察,实验组视网膜上有巨噬细胞浸润,光感受器细胞内段及外段变性。证实铁离子及炎性细胞浸润可能是造成视网膜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二.眼前部的外伤眼前部是眼部最易遭受外伤的部位,这部分包括眼睑外伤、泪器外伤,结膜外伤和角膜外伤四个部分。现分述于后: (一)眼睑外伤眼睑为能够活动的皮肤皱襞,位于眼球的前  相似文献   
25.
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是机械性眼外伤的另一个严重的和特有的并发症,这一并发症的特点是,不但受伤眼的色素膜发生炎症反应,而且非受伤眼也出现色素膜炎,前者称为起感眼,后者称为交感眼。 眼球穿孔伤出现以下情况时转易并发交  相似文献   
26.
(二)X线定位法 5、生理学定位法 生理学定位法又称眼球转动定位法。临床上为了区别异物究竟是在眼球内或眼球外,而采用此定位法。方法是在X线球管和患者头部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让眼球转动至不同方向而作二次或多次投照,以观察异物是否随眼球移动。当由直接定位法或几何学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作者自1962年设计并开始应用于临床的磁棒接力法摘出眼内异物,并从物理学的原理方面对这一手术方法进行了阐述。经过20年的临床应用,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这种手术方法,摘出成功率为96%,解决了一些难于摘出的眼内异物的手术问题。器械设计:直径为1、1.5及2毫米的软铁棒,长40~50毫米,前端钝圆,后端为平头,棒的表面  相似文献   
28.
193nm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以下简称PRK)已开始应用临床,我们对188例(眼)近视散光及角膜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8例(眼)患者中,男性102例,女性86例,年龄18~51岁,屈光度-2.0D~-0.8D,散光度-0.75D~-1.75D;其中单纯近视91眼;近  相似文献   
29.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单独应用或与深部玻璃体切除术联系进行,可大大地提高外伤眼的予后。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术前视力良好者不同方式经玻璃体磁性眼内异物摘出的效果.方法 46例(46只眼)磁性眼内异物者为研究对象,患眼屈光间质透明,术前矫正视力≥0.6,检眼镜下可见异物位于玻璃体腔或附着于视网膜,于伤后第2~6天手术.A组:12只眼,行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B组:15只眼,行局限性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C组:19只眼,行玻璃体全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术中进行局部视网膜光凝.结果 46例异物均顺利摘出.术后3个月:A组矫正视力均≥0.6,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B组13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2例发生视网膜脱离;C组15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4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于术前视力良好的磁性眼内异物,进行异物摘出时可选择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