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特征与其转归的关系。方法:对161名住院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选取门诊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验证MELD模型。结果: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死率与年龄〉38.5岁,HBVDNA〉1×106拷贝/ml,合并急性血吸虫感染,吸烟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总胆固醇〈1.4mmol/L,胆碱酯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MELD评分相关。结论:年龄,HBVDNA载量,合并急性血吸虫感染,吸烟史,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MELD评分等是影响疾病转归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肠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结肠灌洗加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内科药物治疗,60例对照组仅用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内毒素(1.1±0.3 Eu/ml对0.7±0.2 Eu/m1)、TBIL(376.5±105.6 μmol/L对133.7±56.4 μmol/L)、血氨(187.8±89.8 mmol/ml对87.7±37.7 mmol/m1)和PTA(37.6±8.0%对65.7±16.6%)改善明显,并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1±0.3 Eu/ml对1.0±0.2 Eu/ml,379.3±108.2 μmol/L对232.7±98.3 μmol/L,190.5±83.5mmol/ml对92.6±51.7mmol/ml和36.2±8.9%对49.6±15.6%。治疗组患者的存活率为68.3%(41/60),与对照组46.7%(28/60)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8,P〈0.05)。结论 结肠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内科药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肝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血液病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检测及感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血液病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探讨HGV的传播途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 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各型血液病患者血清中的抗HGV和HGVRNA。结果:51例血液病患者中血清抗HGV阳性6例,占11.8%(5/61),HGVRNA均阴性。6例抗GHV阳性患者中急粒2例,占25%(2/8),慢粒1例,占50%(1/2),再障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ZeoSV2(+)/CpG-HBcAg(ISS)对Balb/c小鼠免疫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ZeoSV2(+)/CpG-HBcAg(ISSb,ISSc),将其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HBcAb、IFN-γ、IL-2、IL-12、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 pZeoSV2(+)/CpG-HBcAg(ISSb,ISSc)重组质粒均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HBcAb,pZeoSV2(+)/CpG-HBcAg(ISSb)组较pZeoSV2(+)/CpG-HBcAg(ISSc)组产生的抗-HBc效价显著增高(P<0.01),且其免疫Balb/c小鼠后能使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12的表达增强,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产生。结论 pZeoSV2(+)/CpG-HBcAg(ISSb,ISSc)重组质粒对小鼠HBcAb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含CpG-HBcAg(ISSb)的重组质粒能够明显增强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多发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对49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时行双侧血肿清除30例,二次手术19例;术后恢复良好30例,轻残9例,重残5例,死亡5例。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手术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及激动素对它们的影响,初步探讨激动素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使用0.1%激动素溶液0.5ml/100g·d-1,背部皮下注射,治疗12周,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激动素治疗组.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激动素治疗组.Bcl-2在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细胞浆和肝窦呈低水平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分布广泛,主要表达在汇管区、纤维间隔、肝窦和肝细胞膜、中央静脉和肝细胞浆,表达的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ax在正常对照组大鼠的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呈低水平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主要表达在肝细胞浆、肝窦、纤维间隔和肝细胞膜中,表达的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基因的表达.激动素治疗组大鼠肝组织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Bax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模型组,Bcl-2/Bax比值无明显差异;激动素对纤维间隔Bax的表达无明显作用,但能降低Bcl-2的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结论肝纤维化时Bcl-2和Bax表达加强,激动素可促进纤维间隔中肝星状细胞的凋亡,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可能是激动素抗肝纤维化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抗肝衰复方联合西药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抗肝衰复方对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药物口服和/或灌肠)治疗,100ml/次,1剂/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常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研究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7%。显效率为48.3%,对照组有效率为51.7%,显效率为20.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乏力、上腹不适、恶心、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迅速缓解,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在治疗3个疗程后均少于对照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HBVDNA、HBeAg定量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加速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整体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来研究提示,尿酸是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的危险信号,它能刺激DC成熟,促进DC向T淋巴细胞呈递抗原.尿酸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本研究以尿酸辅助负载HBV表位肽S(28-39)的树突状细胞免疫接种小鼠,对其产生的HBV抗原特异性CTL免疫效应进行了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重叠感染SEN病毒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SEN病毒(SENV)感染情况,了解SENV感染对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5例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时血清中的SENV DNA,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HBV DNA阳性的患者进行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基因YMDD基序(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变异检测。 结果SENV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时CHB患者中的感染率为11.1%(5/45),5例SENV DNA阳性的CHB中4例为HBV DNA阳性,其中2例出现YMDD变异,1例为HBV DNA阴性;40例SENV DNA阴性患者中10例HBV DNA为阳性,30例为阴性,SENV感染组与无感染组之间HBV DNA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差异有显著性,x2-3.97,P<0.05。 结论 CHB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重叠SENV感染可能会使HBV DNA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导致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内毒素血症作为肝功能衰竭的第二次打击,在肝功能衰竭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释放的第二种Caspase激活物Smac是2000年发现的促凋亡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