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10篇
综合类   47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99篇
  2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目的 研究平山病(HD)患者的临床特征、肌电生理及颈磁共振成像(MRD特点.方法 观察15例HD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检测双侧上肢远端及下肢常规肌电图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行颈部自然位、过屈位及过伸位MRI扫描,观察低位颈髓有无萎缩及颈椎曲线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为男性,青春期起病.病变均表现为上肢远端肌肉、骨间肌、鱼际肌萎缩和双手厥冷无力.肌电图检查示患者受累侧远端肌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宽,多相波增多,波幅显著增高(巨大电位),主要位于C7、C8及T1节段.颈自然位MRI示9例患者低位颈髓萎缩,主要在C5、C6节段.所有患者过屈位时颈髓前移、变扁平,变扁节段以C6为主.结论 HD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以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和肌电图检查提示局限于下位颈髓的前角病变,颈部自然位和过屈位MRJ不同的特点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2.
背景: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克服异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局限性,但目前对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模型mdx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肌分化潜能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拟建立体外分离培养mdx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其成肌分化能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1/07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病学实验室完成。 材料:4~6周龄纯系雄性mdx鼠10只,购自美国Jackson实验室,饲养于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兔抗鼠MHC抗体为Chemicon公司产品。 方法:全骨髓法体外分离mdx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胰酶+EDTA消化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细胞,按1×104/孔接种于24孔板,置于含两性霉素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向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2周后更换为不含两性霉素B、但添加马血清的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2周。 主要观察指标: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表面标志、生长曲线及成肌诱导分化。 结果:原代培养24 h后,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约80%贴壁生长,第3代细胞多呈梭形,形态比较均一。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和CD44等间质类细胞的表面分子,不表达CD11B和CD45等淋巴造血细胞的表面分子。接种后第一两天细胞处于潜伏期,第3天细胞增殖旺盛,进入对数生长期,至第4天细胞数增长一倍,第5天进入平台期。两性霉素B诱导后细胞有少量死亡,停用后更换马血清促进细胞成肌,7~10 d可见有肌管样细胞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可见肌管样细胞呈MHC阳性,DAPI复染后可见肌细胞内有多个细胞核。 结论:在两性霉素B与马血清依次诱导条件下,体外可成功分离培养基因缺陷mdx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证明其具有成肌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43.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为雪旺细胞样细胞?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大鼠脂肪干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为神经球,并对神经球进行鉴定;视黄酸?forskol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及heregulin等诱导神经球为雪旺细胞样细胞,并对雪旺细胞样细胞的形态和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大鼠脂肪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单层贴壁细胞,表达间质细胞标志物fibronectin,不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并能进行成脂和成骨分化?大鼠脂肪干细胞能被诱导为悬浮生长的神经球;神经球表达nestin,不表达fibronectin,并能进一步分化为雪旺细胞样细胞?雪旺细胞样细胞呈双极或三极,并表达雪旺细胞经典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S100和p75?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能在体外分化为雪旺细胞样细胞?这种雪旺细胞样细胞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分析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诊断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改变镁离子终浓度、PCR扩增中退火温度、退火时间或延伸时间、RNaseH酶用量和活性等,确定FQ-PCR诊断FSHD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退火温度55℃、时间20s、镁离子终浓度5.OmM、RNaseH酶用量IOOU、RNaseH酶在95℃下灭活8min为最佳反应条件,其中RNaseH的活性选择对FSHD诊断的特异性影响较大。结论通过降低RNaseH酶的活性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最终确立了FSHD的FQ-PCR基因诊断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45.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分离杯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血浆分离杯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血浆分离杯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结果:环氧乙烷在1.75~17.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86(n=6),平均回收率97.76%.RSD1.7%.结论:本方法测定血浆分离杯中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6.
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蒂处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蒂处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右侧斜卧位、超声刀、ligasure,二级脾蒂处理,手助。结果39例2例因为脾脏明显肿大,直接行腹腔镜下手助脾脏切除;1例因术中脾静脉出血转手助操作完成手术;余56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其中采用超声刀分离,二级脾蒂处理方法30例;Ligasure分离脾蒂血管、断离3例,超声刀分离、Endo-GIA夹闭2例,无中转开腹术,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有1例并发少量胰漏,引流3周后痊愈。结论结合脾蒂解剖的特点,采取适当体位及处理方法,可安全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7.
介绍了大庆油田总医院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经验和成效。包括数字图书馆的整体设计;纸质书刊的数字化与电子资源的整合;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前瞻。  相似文献   
148.
为探讨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选择82例HBsAg、HBeAg、anti-HBc及HBV-DNA均为阳性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予双环醇口服;对照组予甘草酸二胺胶囊.观察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FBIL)变化及HBeAg、HBVDNA阴转情况.结果,治疗组ALT、AST及TBIL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与治疗组TBIL、ALT和AST三个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水平都不同(P<0.05),且治疗组HBeAg、HBV-DNA在治疗9月后阴转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认为双环醇是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较理想的保肝抗病毒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9.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0例老年肺炎患者依据Fine危险分层分为重症肺炎组(12例)和普通肺炎组(18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肺炎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1.06±0.19)mg/L,普通肺炎组为(0.88±0.16)mg/L,对照组为(0.35±0.18)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与老年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丁卡因胶浆在鼻内镜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丁卡因胶浆组将丁卡因胶浆均匀涂于声门、鼻内窥镜表面;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均用异氟烷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屏气程度和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度屏气患儿术中需再开大异氟烷吸入浓度,术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丁卡因胶浆组中重度屏气3例(17.6%),对照组11例(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卡因胶浆组术中最低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需再开大异氟烷吸入浓度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T卡因胶浆组VA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24 h无一例患儿出现局麻药中毒及与丁卡因胶浆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丁卡因胶浆能够明显降低异氟烷吸入全麻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屏气、缺氧的发生率和程度,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