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16E6与低危型HPV-11E6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FP-16E6和pGFP-11E6,转染CH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动态观察E6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CHO细胞在转染pGFP质粒后的21h,GFP表达到达高峰,高危型GFP-16E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低危型GFP-11E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与GFP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明显不同;自转染后6h,GFP和GFP-16E6蛋白开始表达(荧光强度为54.12和48.27),而GFP-11E6蛋白在转染后的12h才开始表达(85.64),至21h时,GFP、GFP-16E6和GFP-11E6蛋白的表达均达到高峰(132.19、121.94和127.91),P<0.05;以后,随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HPV-16E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HPV-11E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这或许可以成为它们致病性差异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42.
广州市2004年某野生动物市场动物携带SARS-CoV监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野生动物市场动物携带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 CoV)的动态变化 ,预测 2 0 0 4 - 2 0 0 5年冬季当地发生动物源性SARS的危险性。方法 在SARS发病相关月份采集广州市某野生动物市场动物的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 ,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PCR)初筛 ,使用RT PCR和序列分析方法核实。结果 在 2 0 0 4年 1月 5日广东省开始清除野生动物行动前采集的 31只动物 (5只赤狐、2 0只猫、6只黄毛鼠 )中 ,有 8只动物SARS CoV检测阳性 (2 5 .8% ) ,包括 3只赤狐、4只猫、1只黄毛鼠。在 2 0 0 4年 1月 2 0日采集的 119只动物 (6只兔、13只猫、4 6只原鸡、13只斑嘴鸭、10只灰雁、31只鹧鸪 )中 ,仅 1只灰雁的肛拭子检测阳性。 2 - 11月份采集的 10 2只动物 (14只灰雁、3只猫、5只兔、9只斑嘴鸭、2只鹧鸪、8只雉鸡、6只鸽、9只黄麂、19只山猪、16只黄毛鼠、5只犬、1只水貂、3只山羊、2只绿孔雀 )中 ,仅 4月份采集的 1只山猪的肛拭子标本阳性。 11- 12月份在广东省采集的 2 2只果子狸标本均为阴性。结论 和SARS流行或出现散发病例 2 0 0 3年 5月、2 0 0 4年 1月5日某野生动物市场动物的SARS CoV的RT PCR检测情况相比 ,2 0 0 4年 1月 2 0日至 12月广州市某野生动物市场的动物携带SARS CoV的比  相似文献   
43.
三种方法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见的真核细胞转染技术,评价采用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来观察细胞转染效率高低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磷酸钙法、电穿孔法和脂质体法将pEGFP-C1质粒转染COS-7细胞,对每种方法的转染效率及对细胞的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脂质体法的转染率为67%,电穿孔的转染率为43%,磷酸钙法的转染率为28%。脂质体法转染对细胞的毒性最小。结论采用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真核细胞转染技术中,脂质体法是效率高、安全性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陕西省甘泉县炭疽暴发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甘泉县炭疽暴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暴发地区历史疫情资料,采集病例标本及环境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炭疽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病例三间分布,分析影响暴发流行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结果甘泉县炭疽疫情暴发系一次同源感染的多点暴发,共计19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分子分型为MLVA15-31基因型。结论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扑杀病畜、隔离治疗病人、环境消毒等综合措施是快速扑灭炭疽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对某校疑似炭疽疫苗菌株毒力恢复事件(事件)中,教学实验使用的炭疽芽孢杆菌毒力及其环境污染情况进行鉴定和调查,为合理处理该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调查事件发生的情况、采集实验用培养物、冻存菌株和实验室环境样本。 对实验用培养物进行噬菌体裂解和青霉素敏感试验鉴定;选取炭疽芽孢杆菌的rpoB基因和毒力相关的pagA和capC基因,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法对采集样本进行检测。 结果 实验用培养物的噬菌体裂解试验显示有明显的噬菌斑,青霉素敏感试验显示在青霉素纸片周围有明显的抑菌环,并且培养物和冻存菌株rpoB和pagA基因检测为阳性,capC基因检测为阴性;教学场所的环境样本rpoB、pagA和capC基因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该事件中实验用培养物和冻存菌株均为缺少capC基因的减毒炭疽芽孢杆菌,未发现毒力恢复情况;教学场所中无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患者关节液中分离的疑似土拉弗朗西斯菌(土拉菌)进行鉴定。方法将患者关节液中分离的1株革兰阴性菌(经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检测,此菌株为土拉菌),接种到土拉菌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初步筛选。 对新鲜培养的菌株进行土拉菌特异抗原乳胶凝集检测;并用16S rRNA的两对引物27f和1492r、8-27f和1500r对菌株进行菌种鉴定。 采集患者血清,分别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土拉菌特异抗体乳胶凝集检测。结果该菌在土拉菌选择性培养基上不生长。 土拉菌特异抗原乳胶凝集检测为阴性,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土拉菌特异抗体乳胶凝集检测,均为阴性。 用两对引物扩增分别得到1 379 nt和1 429 nt的片段,经测序和比对分析,该菌株与阿萨姆类芽胞杆菌GPTSA 11的16S rRNA基因具有高度一致性,覆盖率为100%,E值为0。 两个片段均含有类芽胞杆菌属特有的保守信号序列PAEN 515F和PAEN 862F。结论该病例排除土拉菌感染,为阿萨姆类芽胞杆菌引起感染,是首例阿萨姆类芽胞杆菌感染的临床病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鼠疫疫源地那曲和比如地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确定具有该分型特征的鼠疫菌在青藏高原鼠疫疫源地的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板块重排、差异区段分析、间区规律短回文重复、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青藏高原地区、四川省、云南省的98株鼠疫菌进行分析。结果 那曲和比如地区的鼠疫菌菌株中第57~60板块的排列方式与测序菌株Z176003一致,在其他实验菌株中未发现该重排特征。结论 分离自那曲和比如的鼠疫菌菌株具有独特的分子分型特征,该特征在本地区的菌株中普遍存在,且菌株多态性持续分化。  相似文献   
48.
鼠疫F1抗体胶体金检测试剂的研制和现场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建立鼠疫诊断和监测所需的快速检测F1抗体水平的方法,研制并评价金标检测试剂.方法 胶体金标记和实验室检测,14个省17个监测点现场监测中检测了动物和人的血清样本4789份.结果 金标检测试剂特异性强,敏感性、稳定性好,现场检测结果与间接血凝方法无差异.结论 鼠疫F1抗体胶体金检测试剂可以用于鼠疫病例诊断和动物监测.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并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筛选炭疽芽胞杆菌致死基因点突变中的作用。方法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结果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的筛选方法假阳性率较高,其特异性与引物3′端的碱基类型关系不大,与退火温度、模板浓度等均有关系。高保真Taq DNA聚合酶不能改善这种假阳性。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筛选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假阳性率高,不适于直接作为点突变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8株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间编码序列进行比对,寻找鼠疫菌中最普遍存在的编码序列,建立"默认编码序列"数据库。方法应用Blast软件、Perl编程及Excel软件等,对8株已测序全基因组编码序列进行比对和统计。结果建立了"默认编码序列"数据库,共有4271个编码序列。其中8株鼠疫菌核苷酸(氨基酸)完全一致的编码序列为1176个;对应的编码序列只存在1种"默认编码序列"的是2465个;存在2种"默认编码序列"的是630个。结论 "默认编码序列"数据库是鼠疫菌中最普遍存在的编码序列集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鼠疫菌的遗传特征提供了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