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塞来昔布镇痛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手术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TKR病人148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A组)、镇痛泵组(B组)、度冷丁组(C组)和塞来昔布加度冷丁组(D组),每组37例.A组手术前3天起开始给药(200mg,每日2次),术后6小时患者可进食后给药(首次剂量400mg.4小时后可再次服用200mg),24小时内不超过800mg,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B组在麻醉作用消失前即开始给药,维持术后2天.C组术后按每公斤体重Img肌肉注射.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D组塞来昔布给药时间及给药剂量与A组完全一样,术后按需要给予肌注度冷丁.术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满意程度.结果 病人VAS显示.术后第1天和第2天,D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和C组.B组和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无一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余3组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不良反应.术后第1天,B组和D组病人满意度高于A组和C组.B组和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2天,D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其他3组.结论 TKR围手术期合理应用塞来昔布.镇痛疗效可靠、安全,适当加用度冷丁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关节磨损颗粒诱导的大鼠颅骨骨溶解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雌性大鼠行颅骨手术,实验分为植入钛颗粒组、钛颗粒结合塞来昔布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HE染色后通过测定骨小梁面积比计算骨吸收情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COX-2、TNF-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6、PGE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钛颗粒组、钛颗粒结合塞来昔布处理组骨吸收明显,而钛颗粒结合塞来昔布处理组骨吸收较钛颗粒组改善;塞来昔布可明显下调钛颗粒植入大鼠颅骨后PGE2、TNF-α、IL-1和IL-6的表达.结论 塞来昔布可抑制钛颗粒诱导的大鼠颅骨骨溶解,有望成为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伴有肱骨矩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月,采用PHILOS钢板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7例肱骨近端伴肱骨矩粉碎新鲜骨折患者,术后第1、2、3、6、9、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至少1次门诊检查.常规拍摄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了解潜在的并发症,同时进行Neer评分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平均随访23.8个月(9~ 42个月),平均Neer评分为(78.9±13.9)分,优良率达78.95%.骨折不愈合1例,内固定物穿出3例,内固定物松动1例,肱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大结节移位3例,内翻畸形7例,继发性冻结肩5例,其中伴有一种并发症的3例,伴有2种并发症的5例,伴有3种以上并发症的4例.[结论]由于PHILOS钢板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设计,合理的术前评估与计划、规范的手术操作、积极的康复锻炼,用PHILOS钢板治疗伴有肱骨矩粉碎骨折的肱骨近端骨折,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关节软骨的退变是其病理基础,并继发软骨下骨和滑膜的改变[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笔者2006年10月~2010年10月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明显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采用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加长型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采用AO/ASIF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32例,男30例,女2例;年龄20~69岁,平均38.8岁.所有患者均为股骨单侧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为3 h~12 d,平均4.2 d.术后第1、2、3、6、9、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至少门诊复查1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拍摄股骨中上段正、侧位X线片.临床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32例患者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平均75.6 ml,所有患者均为术后4~7 d下地扶拐行走.32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2例出现髋内翻短缩畸形,无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3.1~5.4个月,平均3.7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93.75%(30/32).结论 AO/ASIF加长型PFNA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在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时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滑液CRP检测在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高度疑诊为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术前行~(18)F-FDG显像符合线路显像(~(18)F-FDG显像)及滑液CRP检测,术中采集假体周围5个不同部位的滑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结果为阴性的延长培养时间至2周,以细菌培养最终检验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比较联合检查、单纯~(18)F-FDG显像和单纯滑液CPR的诊断价值及意义。[结果]8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73例,确诊为假体感染(感染组);14例为阴性,排除假体感染(非感染组)。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89.04%,特异性为92.86%,准确性为89.66%;单纯~(18)F-FDG显像的敏感性为87.67%,特异性为71.43%,准确性为85.06%;单纯滑液CPR的敏感性为90.41%,特异性为57.14%,准确性为82.76%。联合检查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单纯~(18)F-FDG显像或单纯滑液CRP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滑液CRP检测显著改进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为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采用钽块+植骨术干预犬股骨头骨缺损模型,观察植入前后股骨头的变化,为临床上钽块治疗早中期ONFH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液氮冷冻法建立犬股骨头骨缺损模型,模型成立后分为模型组、钽棒组、钽块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仅切开暴露后即缝合,钽棒组植入钽棒,钽块组植入钽棒钉道植入自体松质骨,分别于干预后4、8、12、24周行X线拍片、MRI、CT检查,同时观察一般情况,并于干预后第24周各组处死动物,取股骨头,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股骨远端的形态结构,应用Motic Med 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骨小梁面积比。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钽块组、钽棒组部分犬术后4周即恢复正常,随着时间增加,组内大部分犬趋于正常,且钽块组优于钽棒组;影像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钽块组与钽棒组在植入内植物后,均有骨质长入,骨坏死有明显好转,直至术后半年钽棒组与部分钽块组犬才出现早期ONFH的改变;组织学结果显示钽块组犬的软骨面及骨小梁结构最好,钽棒组次之,最后为模型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侧骨小梁密度最高,钽块组次之,钽棒组再次之,模型组最低(P0.05或P0.01)。结论:采用钽块+植骨术治疗ONFH模型犬,表明其短期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观察等后续系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复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使用回顾性质量评估设计,6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自体血+异体血组)30例和对照组(异体血组)32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2个时段血常规、凝血4项变化,比较2组平均术后引流量、异体血输入量。结果术后第1天,观察组患者RBC、Hb、Hct明显增加,异体血输入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fis of knee,KOA)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退行性改变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关节软骨的退变是其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0.
重建髋臼前后柱完整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平面有限元及光弹实验原理,研究髋臼负重区前后柱骨折后的应力分布,阐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病理基础和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平面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负重状态,分析髋臼负重区及近负重区在不同骨折类型和位移下的应力分布。结果 髋臼负重区的裂缝型和台阶型骨折局部应力增大;负重区内位移一致的台阶型较裂缝型骨折局部出现应力集中。近负重区较负重区内的骨折所产生的应力小。结论 髋臼负重区骨折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尤以台阶型为著。恢复髋臼前后柱的完整性,可减少负重区的应力集中,减小髋臼病损、延缓关节退变的发生。早期的髋臼重建对后期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可靠骨性结构,使手术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