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外科学 | 58篇 |
综合类 | 3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男性肾移植患者性功能变化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肾移植术后男性患者的性功能状态,对47例男性肾移植患者病前、术前和术后的性功能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前患者性功能普遍下降,而术后性功能得到改善,患者术后性功能明显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证实肾移植术后患者性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尚未恢复到病前水平。 相似文献
23.
中国男性不育的重要遗传病因:染色体异常与Y染色体AZFc区DAZ基因拷贝缺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异常,以及位于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C区(azoospermiafactorC,AZFc)中无精子症缺失基因家族(deleted-in-azoospermia,DAZ)基因拷贝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运用染色体G显带、多重PCR与PCR-RFLP检测技术,对210例已生育男性、247例无精子症与206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结构进行分析,并对453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在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2.6%与8.3%。所有已生育男性中未检出DAZ基因全部或部分拷贝缺失,而在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4个DAZ基因拷贝缺失率分别为7.7%和11.2%,DAZ1/DAZ2共缺失率分别为7.3%和4.9%。结论:在中国男性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与DAZ基因拷贝缺失现象,提示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与Y染色体AZFc区DAZ基因拷贝缺失可能是中国男性不育的重要遗传病因。 相似文献
24.
微创外科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是应用各种内窥镜、特殊光电设备及器械以达到诊断与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其创伤轻微,造成痛苦较少。微创外科一直是外科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20年来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处于外科各亚... 相似文献
25.
男性勃起机能的减退和障碍(ED),俗称阳萎(Im-potence),给数以千万计的人带来极大的不幸,使男性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进而破坏了婚姻和家庭的和美,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据调查估计,美国约有2~3千万成年男性受到勃起障碍(ED)的影响,约占成...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内分泌性阳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思孝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999,(1)
阳萎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率约占成年男性的10%。据美国阳萎学会报告,在美国约有1~2千万不同程度的勃起障碍患者。但是,由于男性阴茎勃起的机理迄今仍未充分阐明,因而对于阳萎发病病因的研究尚无重大突破。综合近年各家报告,估计单纯精神心理性阳萎占1/3强,而单纯器质性和兼有此二者的混合性约各占1/3。在器质性病因中,内分泌性阳萎亦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诊断较其他病因容易明确,替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