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51.
目的总结、分析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出现黄疸的原因.方法 1994年7月~1999年6月, 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出现黄疸16 例, 通过对16例患者的分析, 说明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出现黄疸有内科性黄疸和外科性黄疸.结果本组内科性黄疸6例, 外科性黄疸10例, 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有不同的特点.结论内科性黄疸只要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 而外科性黄疸则必须再次手术或采取其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52.
1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药剂科围绕医院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科室特点制定了科室应急预案,成立有领导小组,建立有科室人员联系方式,并根据突发事件发生性质,有合理的排班要求,完善的信息反馈措施,方便快捷的药保障供应操作流程,灵活的科室人员岗位职责.  相似文献   
253.
闭孔疝是一种少见的腹外疝,因其局部肿块不够明显,临床常误诊为肠梗阻,加上基层医院少见此病例,临床医生在处理时容易被习惯看法所困惑,从而出现简单化倾向,结果延误诊治。我院自1996年~1998年共收治3倒闭孔迹,并经手术证实。本组3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现将其诊断问题及误诊原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女性,年龄62~80岁,平均月岁。都有生育史(1~7胎次),本组病例均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体质为消瘦型。本组3例均患有典型小肠梗阻症状施行手术。从发病到手术时间最短3天,最长8天,平均5天。3例中2例为肠管壁疝,1例肠壁…  相似文献   
254.
外科护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是教师的授课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因此,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提高教学效率、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1.1识记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能够认识、记忆已经学习的东西的能力,具体讲就是认识、记忆外科护理中最基本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知识,如:外科感染、败血症、休克、肿瘤的概念及外科疾病的特点等,要求学生通过记忆基本的概…  相似文献   
255.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难治性四肢长骨骨不连12例13肢,取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7~58岁。骨不连部位:胫骨中、下段7肢,股骨中、下段3肢,尺桡骨1肢,肱骨中段2肢。曾接受治疗骨不连手术次数1~4次,平均2.5次。骨折至本次治疗时间13个月~9年,平均47.6个月。术前摄X线片示骨不连骨断端距离6~30mm,平均15mm。采用内固定11肢,其中交锁髓内钉10肢,限制性接触.动力加压钢板1肢;支架外固定2肢。术后第1天及1、3、6、9、12个月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供受区愈合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6个月。x线片示13肢均骨折愈合,无旋转、成角及短缩畸形。6肢因关节僵硬、瘢痕挛缩等,骨折愈合后遗留功能障碍。结论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6.
我们应用我院冯氏五代祖传“活血通络洗方”,治疗多种骨科疾病,屡获良效。药物组成及用法:五加皮、伸筋草各20克,羌活、当归、牛膝、木瓜、鸡血藤、威灵仙、苏木、刘寄奴、桂枝,杜仲各15克,  相似文献   
257.
本观察共分4组:甲组104例,首服阿苯达唑300mg和复方甲苯咪唑1片(含甲苯咪唑100mg、左旋咪唑25mg),第2、3次各服复方甲苯咪唑1片,1.5d服完;乙组117例,每次服阿苯达唑100mg和复方甲苯咪唑1片,1.5d共服3次;丙组61例,阿苯达唑600mg顿服或1.5d分3次服,每次200mg;及丁组87例,1.5d服3次,每次服复方甲苯咪唑2片。4个组治后半月复查,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的阴转率分别为:甲组100%(36/36)、95.0%(76/80)、65.7%(44/67);乙组100%(42/42)、100%(75/75),66.7%(54/81);丙组100%(19/19)、82.1%(32/29)、52.8%(19/36);丁组96.3%(26/27)、73.8%(45/61)、62.3%(33/53)。蛔虫卵和钩虫卵减少率均在95%以上甚至100%,鞭虫卵减少率也可达80.1~93.9%。4个组的服药后副反应均甚轻微,以头昏和胃部不适多见,副反应率分别为11.8%、5.4%、0%及4.7%。结果提示两药小剂量伍用较单药常用量为优,且以驱治蛔虫和钩虫的效果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258.
目的:评估蒂洛安用于超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和安全性,随着围产学的发展需要对高危妊娠进行计划分娩,以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过期妊娠,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方法:本以我院超期妊娠(孕40^ 1-41^ 5周)宫颈成熟不全或宫颈不成熟,即宫颈评分(bishop)≤4分的初产妇80例应用蒂洛安(DHA-S)促宫颈成熟(用药组)并与同期50例单用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对照组)比较。结果:用药组78例(97.5%)宫颈Bishop评分升高(1-8分),其中63例(80.77%)宫颈发生软化及退缩变化,显效率为65%,总有效率90.5%,同时分娩发动时间及总产程时间缩短,引产成功率高。结果显示在缩短分娩时间、引产成功率、加速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上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分别P<0.05,P<0.01,P<0.05,P<0.01)。结论:蒂洛安促宫颈成熟安全、简便有效,对孕妇及婴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9.
我们曾于1990年10月4日作心前区单次叩击使1例心室颤动患者获得复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9岁。1990年10月4日上午在讲课时,突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性,不能缓解。同时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头昏。当即被送至急诊科。当时患者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唇发绀,四肢厥冷。血压8/0kpa。接心电图示波器示室性心动过速。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心室颤动。即作单次心前区叩击,心脏复跳,示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8/分。静注阿托品1mg,示波器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62/分.静注利多卡因50mg,共2次,经以上处理后,  相似文献   
260.
皮肤伸展术在修复肢体创伤性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渐进皮肤伸展方法早期闭合创伤性肢体皮肤缺损。 方法 仿肋骨合拢器制作皮肤伸展装置。在拟修复的减张切口或皮肤缺损的创缘安装伸展器 ,术后 3~ 5d后开始 ,每日逐渐伸展皮肤直至皮肤创缘靠近缝合。 12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1~ 38岁 ,平均 2 7岁 ;均为交通伤。皮肤缺损创面中 ,修复腱、骨外露皮肤缺损减张切口 7例 ,其他皮肤缺损创面 5例。受伤部位及皮肤缺损面积 :前臂 2例 ,小腿 10例。面积最小 5cm× 4cm ,最大 18cm× 9cm。随访 3~ 6个月 ,未见伤口退缩和瘢痕增宽现象。 结果  12例皮肤缺损接受皮肤伸展作用时间 5~ 8d ,平均 6 .3d ,皮肤伤口均直接缝合。 结论 应用渐进皮肤伸展的方法闭合肢体创伤性皮肤缺损 ,方法简单合理 ,可闭合 4~ 9cm宽较规则的肢体皮肤缺损 ,伤口直接缝合且无需植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