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α,HIF-1α)、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及中药三七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三七干预组,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自体不凝血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为术后6h、1d、2d、3d、5d、7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PAR-1、HIF-1 α、TUNEL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的表达,中药三七特殊调配饲料对其干预后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PAR-1、HIF-1 α少量表达,偶见凋亡细胞;脑出血组自6h起PAR-1、HIF-1α表达上调,凋亡细胞大量增加,3d达高峰,PAR-1在7d基本降至假手术组,但凋亡细胞仍处于较高水平;6h起HIF-1α表达不明显,1d明显增多,3d达到高峰,7d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三七干预组均有明显降低PAR-1表达,上调HIF-1α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大量PAR-1、HIF-1α表达上调,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中药三七能够明显降低PAR-1表达,HIF-1α表达上调增加,减少血肿周围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后关节囊重建及外旋肌修补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后脱位的影响。方法以经后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5例作为A组,术中将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经数个骨孔固定于股骨大转子后方的骨质上。以经后侧手术入路、仅修补外旋肌群患者65例作为B组,术中后关节囊进行切除,外展角在30°~55°,前倾角在10°~20°,均使用防脱位内衬。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A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1例(1.54%)。B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6例(9.23%),其中1例连续2次关节后脱位。A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完整性重建有助于降低初次行后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3.
曾小兵  张德应 《腹部外科》2005,18(3):183-184
目的探讨阑尾单纯性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从1994年5月~2004年5月我院外科治疗的3例阑尾单纯性囊肿的病例。结果10年内共行阑尾切除手术2851例,手术和病理证实阑尾单纯性囊肿3例(0.11%),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单纯性囊肿是因非肿瘤因素造成的阑尾近端狭窄,粘液聚集而成。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B型超声和CT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以阑尾切除术即可,但术前及术中应注意与阑尾肿瘤区别,需完整切除阑尾。术中应细心操作,勿使囊肿破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对老年人施行髋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精神异常进行早期临床干预.方法 采用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有明显焦虑症状的患者应用阿普唑仑及其他抗焦虑药物处理,一旦发现精神症状,即予阿立哌唑、奥氮平、舒必利等进行抗精神异常治疗对观察组进行早期临床干预.结果 对照组70岁以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28例,术后精神异常12例,其年龄组分布如下:70~79岁14例,出现精神异常3例,发病率为21%;80~95岁14例,出现精神异常9例,发病率为64%,对照组发病率42.85%;观察组70岁以上32例,术后精神异常9例,其年龄组分布如下:70~79岁17例,出现精神异常3例(其中1例术前已有精神异常),发病率为11%;80~91岁15例,出现精神异常6例(其中4例术前已有精神异常),发病率为13%.观察组发病率12.5%.结论 老年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易发生精神异常,经术前、术后早期干预,能降低精神异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不同的红细胞(RBC)数量对COULTER MAXM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网织红细胞(RET)的影响,以期准确测定重度贫血患者的RET值.方法 测定不同RBC数的血液标本的RET值,观察标本RBC数对COULTER MAXM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网织红细胞(RET)的影响.结果 标本RBC数在2.00~4.50×1012/L范围内时,标本RBC数量对RET测定基本无影响;当标本RBC数低于2.00×1012/L时,标本RET测定值偏高.50例重度贫血患者的血液标本预处理(将红细胞数调整在3.00~4.00×1012/L之间),用COULTER MAXM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测定网织红细胞结果2.57±1.59(X±S)与显微镜目测法同组测定结果2.45±1.58(X±S)相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调整重度贫血患者血液标本的RBC数量,COULTER MAXM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准确测定其RET结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并分析2016—2018年抚顺市中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6—2018年抚顺市中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的规格、销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在前2位的均是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一直位居单品种销售金额的前3位;非洛地平缓释片(国产)位居DDDs排序首位,显示较高的使用频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DDC最高,缬沙坦胶囊次之;2016年的贝那普利片、硝苯地平片,2017年的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进口),2018年的硝苯地平片控释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及硝苯地平片,B/A值均为1.00,同步性较好,其余均有偏倚。结论抚顺市中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以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RB、β受体拮抗剂为主,CCB和ARB是主要使用品种,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抗高血压用药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BMI、WC、WHR)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上海宝山区大场社区366名6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进行肥胖指标测量,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进行认知评估。肥胖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结果年龄、教育、BMI及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的影响因素。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OR=0.177,95%CI0.039~0.809)和高BMI(OR=0.886,95%CI0.807~0.972)是保护因素,年龄(OR=1.087,95%CI1.302~1.145)和WHR(~*10)(OR=2.255,95%CI1.330~3.823)是危险因素。结论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而言,控制腰臀比(WHR)比控制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研究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多种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200例210块皮瓣,皮瓣类型有:①随着皮瓣邻近局部转移18例;②带蒂交手或交腿皮瓣43例;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岛状皮瓣69例;④带蒂轴型皮瓣44例;⑤肌皮瓣24例;⑥游离皮瓣12例.结果 200例210块皮瓣中,皮瓣完全成活192例,完全坏死6例,交手皮瓣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手术后不全坏死10例,形成的残余创面形成再行其他皮瓣手术8例,其中1例分别用3块组织瓣修复,其余换药愈合.随访患者中诉皮瓣供区影响前臂美观2例,诉小腿局部转移皮瓣影响美观1例.结论正确选择皮瓣修复四肢各种软组织缺损、及修复时机,可以提高瓣成活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缩小膜壳绦虫人体感染11例查治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缩小膜壳绦线虫(Hymenolepis diminuta)普遍寄生于鼠类,偶尔寄生人体。人体感染自 Rudolphi(1805)首次报告至今,仅报道 300多例。分别散在于南美、澳洲、欧洲、亚洲和南非等地,近年来国内人体病例报道逐渐增多,至今已报告93例,分布于湖北等18个省、市,大多数为个例报告,感染率最高的为0.4%。1987~1991年,我们在江苏省江都县吴堡乡吉家村人群肠蠕虫病综合查治试点工作中,先后发现缩小膜壳绦虫感染11例,累计感染率高达0.9%,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查洽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1987—1991年,我们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作土壤虫卵分离调查。对每年春秋两季连续5年化疗的实验村的庭院、菜地和粪缸周围土壤中的寄生虫虫卵进行连续观察。化疗村在化疗后第2—5年土壤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28.67%、29.00%、24.67%和11.33%,存在逐年显著降低的趋势(X~2=26.54,P<0.001),不同环境中蛔虫卵和鞭虫卵的检出率及阳性密度亦逐年减少,且较对照村为低;结果表明反复化疗显著减少环境中虫卵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