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歼-7飞机飞行员,身高183cm,体重70kg,飞行时间:1700h。1998年7月参加昼间飞行后感腰部不适。查体:胸12棘突区皮肤红肿,压痛明显,脊柱活动自如,活动时胸12棘突处感疼痛不适。给予对症治疗后,临床治愈,飞...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受体 (ET 1R)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变化和意义。 方法 :采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技术 (RBA) ,对 1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不全梗阻性膀胱 (兔不全梗阻性膀胱模型 ,梗阻 6周为实验组 )及 10只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无梗阻性膀胱术后 6周 (对照组 )的膀胱体及膀胱颈部平滑肌组织ET 1R进行研究。结果 :在膀胱体平滑肌组织中ET 1R结合量 ,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2 ) ,而膀胱颈平滑肌组织中ET 1R结合量无明显变化 (P >0 .2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膀胱重量明显增加 (P <0 .0 0 1)。 结论 :兔不全梗阻性膀胱的膀胱体平滑肌组织中ET 1R结合量明显增多。ET 1具有收缩平滑肌和促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有丝分裂 )的作用 ,故ET 1R的上调是导致兔不全梗阻性膀胱壁结构改变及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证实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是否介导了机械牵张力和/或糖基化终产物(AGE)对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协同激活并加速血管重构。方法①正常血糖小鼠下腔静脉分别连接到正常血糖小鼠和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右颈总动脉形成静脉桥,术后不同时间点(0、4、8周)收获移植静脉作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移植静脉在动脉压力作用下的血管构筑情况。②体外静息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给予机械牵张力和/或糖基化终产物刺激,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③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因沉默(siRNA-RAGE)或过表达(overexpression-RAGE)预处理VSMC后给予机械牵张力和/或糖基化终产物刺激,观察ERK1/2活性的变化。结果高血压(动脉压)可明显改变移植静脉的血管构筑,但移植到高血糖组的比正常血糖组的血管构筑改变更加明显(术后4周和术后8周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移植血管厚度分别为73.99±4.45μm比49.67±11.62μm和117.06±17.62μm比88.97±15.78μm,P均<0.05)。机械牵张力和糖基化终产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估多层螺旋CT(MSCT)对镫骨畸形(SM)的检出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32例SM患者的MSCT图像,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基于轴位和冠状位的常规重组图像以及镫骨轴位图像,评估MSCT对SM的显示能力.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SM 32例,其中镫骨前弓异常、镫骨后弓异...  相似文献   
45.
46.
张征宇 《广东医学》2005,26(4):544-545
目的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法 对7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后观察其视网膜病变的视力及眼底变化。结果 76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2 %。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眶部丛状神经纤维瘤(PNF)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85侧眶部PNF的MRI表现。79例均接受眼眶MR检查,其中71例接受增强MR扫描。结果眶部PNF均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位于眼睑及眶周表浅部位的病变呈弥漫性生长并穿透筋膜和肌层,与肌肉相比,76侧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9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侧可见靶征。眶腔和(或)颞下窝等深层部位病变呈多发边界清楚的小结节或束状病变,主要沿神经干生长并压迫周围结构,77侧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7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4侧可见靶征。结论眶部PNF多呈侵袭性生长,MRI可清晰显示PNF累及范围,眼眶表浅部及深部病变有着不同的形态及信号特点。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基于对肾上腺血管解剖的理解,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新技术。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17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其中男92例,女87例;肿瘤位于右侧88例,左侧91例;患者12~79岁,平均(47.8±9.8)岁;肿瘤直径0.8~11.5 cm,平均(2.8±1.3)cm。根据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准备后均由同一术者根据以下策略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腹膜后空间建立后沿腰大肌表面游离并纵行打开肾筋膜直至膈肌脚,寻及膈下动脉并结扎切断肾上腺上动脉;(2)寻及肾动脉,紧贴肾动脉及肾上极内侧缘夹角向深面游离,结扎肾上腺中、下动脉;(3)通过肾动脉及肾脏内侧缘所形成的"中央静脉三角"寻找肾上腺中央静脉并离断;(4)在肾脏、肾上腺之间游离,到达肾前融合筋膜层面,将肾上腺与肾脏重叠部分分离;(5)离断肾上腺周围相连的结缔组织,完整切除肾上腺。结果:178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68 min,平均(30.2±10.3)min;出血量10~110 ml,平均(20.6±12.7)ml;术后住院1.5~3.9 d,平均(2.3±0.8)d;2例术中出现腹膜损伤,术后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此操作方法更加直接的处理肾上腺血供,减少了出血的几率,游离面较少,根据肾上腺解剖关系不用刻意寻找肾上腺肿瘤,操作更加省时、简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基于超高分辨率CT(U-HRCT)分析正常砧镫关节(ISJ)影像解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行U-HRCT检查的耳鼻喉科患者258例,正常耳共计304侧。于U-HRCT图像设置ISJ标准观察层面,描述其解剖特征,并比较不同年龄及性别的ISJ解剖形态差异。结果 88.2%(268/304)ISJ清晰可见,11.8%(36/304)模糊可见;47.7%(145/304)ISJ表现为低密度,40.8%(124/304)为部分骨性密度,11.5%(35/304)为骨性密度。≤30岁及>30岁中ISJ解剖特征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男性镫骨头-豆状突外侧距离、豆状突长径数值均大于女性,分别为[0.93 mm(0.81 mm, 1.02 mm)vs.0.87 mm(0.74 mm, 0.96 mm)(Z=-2.870,P=0.004)]、[0.66 mm(0.55 mm, 0.77 mm)vs.0.59 mm(0.51 mm, 0.69 mm),(Z=-2.825,P=0.005)],关节间隙宽度(即二者差值)则未见显著差异。砧骨豆状突-镫骨头夹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