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治疗。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计算BMI,观察2组患者血糖、血脂、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2)分别为(0.21±0.06)mm、(36.74±1.70)cm/s、(85.01±5.97)pg/mL、(5.51±0.19)ng/mL,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6.68±3.48)m/s、(67.66±5.42)m/s、(37.72±3.75)m/s、(54.77±3.86)m/s、(64.69±4.45)m/s,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可改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与下肢运动能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颈挛缩 (BNC)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减少该并发症的途径。 方法 :对 10 17例行TURP患者中发生BNC的 2 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手术方法、前列腺电切重量、单位时间前列腺组织电切重量、置管时间、高频发生器类型及有无糖尿病、尿潴留及前列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因素。 结果 :TURP术后BNC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病例 ,小前列腺、单位电切时间长、高频发生器功率大及术前前列腺炎患者易发生BNC(P <0 .0 5 ) ,而术前尿潴留、糖尿病及术后置管时间对BNC发生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结论 :小前列腺、前列腺炎及电流损伤是发生BNC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选择及熟练精确的电切技术可减少BN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39326部队第十届医学学术年会于1996年12月12日~13日召开。本届学术年会收到部队学术论文70篇,会议交流了18篇。并总结了自1984年以来该部队坚持开展医学学术及科研工作情况,表彰了有突出成绩的同志。该部队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注意研究部队航卫、医疗、预防工作中的实  相似文献   
4.
泌尿生殖系炎性假瘤 (IPT)少见 ,我们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儿 ,男 ,9岁。因肉眼血尿 1个月 ,右侧腰痛 1周 ,伴轻度排尿刺激症状 ,于 2 0 0 1年 1 1月 8日就诊。无泌尿系统阳性体征。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异形细胞。B超示右输尿管下段实性占位 ,凸入膀胱 ,右肾重度积水。IVU右肾 60min未显影 ,膀胱右后壁可见充盈缺损。MRI示右输尿管下段梭形占位 ,凸入膀胱 ,未侵犯周围组织。MRU示右肾重度积水 ,膀胱图像与IVU近似。诊断 :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硬膜外麻醉下探查 ,术中冰冻切片提示炎性肿物 ,但切除后输尿管缺损…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精索扭转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精索扭转和急性睾丸炎。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急性睾丸疼痛病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表现和治疗情况。 结果 :8例显示睾丸内血流信号稀疏或消失 ,诊断为精索扭转 ,其中 1例手法复位成功 ,7例手术探查并得以证实。其余 5例显示患侧睾丸血流信号丰富 ,诊断为急性睾丸炎或睾丸附睾炎 ,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 ,超声复查显示血流减少。 结论 :CDFI在精索扭转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作为急性睾丸疼痛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体外冲击波对兔输尿管形态及组织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冲击波 (SW )对输尿管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 4 2只成年兔随机分为 7组 ,每组 6只。第 1组为正常对照组 ;第 2~ 6组为液电式SW组 ;第 7组为电磁式SW组。各组接受冲击并在冲击后不同时间取材。全部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并予评分。结果 :第 2~ 5组和第 7组 ,肉眼可见焦点周围组织有出血、水肿等改变 ,输尿管直径较冲击前显著增加 (P <0 .0 1 )。光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变性及管腔狭窄 ,病理量化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电镜下则有肌细胞线粒体破坏等改变。第 6组形态改变不明显 ,病理评分和正常组的区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临床剂量的冲击波能导致输尿管多种病理变化。冲击后第 5天 ,输尿管形态已基本恢复正常。由液电式和电磁式冲击波所致的输尿管急性损伤程度无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腹膜后表皮样囊肿的诊治方法,介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盆腔腹膜后巨大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为1例青年男性盆腔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切除,并结合文献探讨腹膜后表皮样囊肿的诊治方法。结果: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表皮样囊肿切除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1.5 h、出血量约8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表皮样囊肿。术后1周出院,随访8个月未见囊肿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膜后表皮样囊肿在临床症状上缺乏特异性,需要与脊索瘤、畸胎瘤等相鉴别;因有感染、恶变的倾向,治疗上应手术切除。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盆腔的腹膜后巨大肿瘤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益肝降脂方(YGJZF)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SD大鼠内源性保护物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YGJZF预处理模拟或加强缺血预适应效应对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1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2只,中药干预组94只,模型组连续12周予高脂+酒精灌胃进行酒精性脂肪肝造模,中药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用中药干预。分别于实验不同时段宰杀取样,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肝脏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ALT、AST、TG、TC水平明显升高,与YGJZF用药3周组、YGJZF用药6周组、YGJZF用药9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肝组织iNOS mRNA和蛋白呈现高表达,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iNOS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下降;肝组织HE染色酒精模型组肝脏损伤严重,随着YGJZF用药时间的延长,肝脏损伤逐渐减轻。结论:YGJZF对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触发了肝脏的内源性保护传导路径的关键物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模拟并加强了肝脏的缺血预适应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神经、内皮素 (ET) - 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改变和意义。方法 运用 NADPH组织化学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 1 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不全梗阻性膀胱及 1 0只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无梗阻性膀胱的兔血浆、尿液及膀胱平滑肌组织中 ET- 1和膀胱平滑肌中 NOS神经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兔膀胱体、膀胱颈部粘膜及膀胱体平滑肌 NOS神经均明显减少 (膀胱体粘膜为 P<0 .0 5,膀胱颈粘膜为 P<0 .0 1 ,膀胱体平滑肌为 P<0 .0 5) ;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浆与尿液中 ET- 1含量均明显增高 (血浆 3 w组与血浆 6 w组均为 P<0 .0 5;尿液 3 w组与 6 w组均为 P<0 .0 0 1 ) ;实验组较对照组膀胱体部平滑肌组织 ET- 1含量明显升高 (P<0 .0 5)。结论  NOS神经的减少和 ET- 1的上调对兔不全梗阻性膀胱的功能和结构变化具有一定作用 ,为梗阻性膀胱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血浆、尿液中 ET- 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含量上调 ,并可作为膀胱出口梗阻诊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拮抗剂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l)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肾细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肾组织的SFRPl、SFRP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初步探讨两者与肾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SFRPI和SFRP2在癌旁肾组织中较肾细胞癌组织明显增高(P〈0.01)。SFRPl和SFRP2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肾细胞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RPl和SFRP2表达主要与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临床表现无关(P〉O.05)。在肾细胞癌中,SFRPl与SFRP2表达具有相关性。应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得出:SFRPl表达与SFRP2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03)。结论:wnt信号通路拮抗剂SFRPl和SFRP2在RCC中表达下调或减弱,SFRPl、SFRP2可能为预防RCC及RCC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