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1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我国常见肿瘤,死亡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3.9%,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单纯手术治疗率只有20%~40%,但术后2年内约有50%~60%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且因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属中晚期,往往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因此,对不可切除及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病人,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观察了2005年2月~2008年1月28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的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IGF-1、BGP及BMD水平,分析血清IGF-1、BGP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HOMR-IR、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BGP及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血清游离IGF-1、BGP水平与年龄、FBG、FINS、HOMA-IR、LDL-C水平呈负相关,IGF-1与BGP及BMD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低血清IGF-I水平、低血清BG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比分析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与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 方法 中晚期肺癌76例,均经病理证实,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与全身静脉化疗组. 结果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3.9%和40%.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1%、61.1%和70%、42.5%、25%,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率为16.7%和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最有效 方法 之一,比全身静脉化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肺内原发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控制和预防远处转移全身静脉化疗占优势.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中药护心灵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复灌注后内皮源性因子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及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复方丹参组和护心灵组,每组10只,连续10 d灌胃给药后,结扎除假手术组外大鼠的左冠状动脉主干,建立实验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并对大鼠缺血复灌注后的内皮源性因子ET, TXB2, NO, 6-Keto-PGF1a及IMA的含量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 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复灌注后生理盐水组、复方丹参组和护心灵组ET, TXB2, TXB2/6-Keto-PGF1a比值及IMA显著高于假手术组,NO及6-Keto-PGF1a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复方丹参组和护心灵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则ET, TXB2, TXB2/6-Keto-PGF1a比值及IMA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NO及6-Keto-PGF1a呈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 P<0.01). 结论: 复方丹参和护心灵均能显著提高急性缺血大鼠内皮源性因子NO及6-Keto-PGF1a水平,降低ET, TXB2水平,对大鼠缺血心肌均具有保护作用,其中以护心灵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甲状腺99TcmO4-及99Tcm-MIBI显像在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上的价值。方法64例患者(其中甲状腺结节61例有病理结果,甲状腺癌术后3例),常规99TcmO4-甲状腺平面显像后,隔日行99Tcm-MIBI显像。结果17例甲状腺癌患者99TcmO4-显像冷结节14例,温结节3例,热结节0例。甲状腺冷结节的患者中99Tcm-MIBI显像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53.13%,准确性为67.39%。3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患者,99Tcm-MIBI显像均为阳性。结论99TcmO4-及99Tcm-MIBI显像对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及了解甲状腺癌术后有无复发有一定价值,可以避免部分患者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部分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抗胆道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 鼻胆管(ERCP ENBD)引流直接获取胆汁,分别给予头孢拉啶、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胆汁中各种抗生素的浓度变化和代谢特点。结果①头孢菌素类以头孢曲松组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头孢哌酮组次之,头孢哌酮组半衰期长,头孢曲松组次之;②喹诺酮类以环丙沙星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结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及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均具有在胆汁内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的特点,结合临床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作为胆道感染抗生素的最佳选择。对一般感染头孢哌酮或环丙沙星可每日1次给药,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7.
老年期痴呆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Diamox SPECT脑血流(CBF)负荷显像对于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Diamox药物负荷^99mTc-ECD SPECT核素显像技术对Alzheimer型痴呆(DAT)患者1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15例进行脑血管储备功能测定。结果 安静状态下,两痴呆组平均脑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VD组间脑血流无统计学意义。Diamox负荷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应用列表采集模式优化18F-FDG PET/CT采集时长的可行性.方法:共22例常规接受PET/CT检查患者入选本研究.患者按照7.4 MBq/kg的标准注射显像剂,显像仪器为西门子Biograph 64 PET/CT.选择肝脏作为靶器官,先行CT扫描,然后行180 s列表模式PET采集.通过设置不同的采集时间长度参数对原始数据重建静态图像,获得40~180 s间8个时长条件下的PET图像.选择肝脏最大层面、无病灶区域勾画直径为4 cm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SUVmax及SUVmean.所有统计分析使用SPSS16完成.结果:SUVmax与SUVmean均呈现出随采集时间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在采集时长≥80 s的情况下,各组间SUVmax与SUVmean均无显著差异,与常规PET/CT采集获得图像亦无显著差异.结论:优化的采集时长在保证图像质量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检查效率.列表模式采集能够动态反映采集时长与图像质量间的关系,可以作为确定18F-FDGPET/CT最优采集时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脑血管性痴呆局部脑血流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脑循环变化。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99m-ECD标记,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VD)、多发性脑梗塞(MI)及正常老年人各10例的局部脑血流量。结果VD组各脑叶及基底节区平均脑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D组比MI组额颞叶皮质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P<0.05);VD额叶皮质脑血流量改变与神经心理测试MMSE呈正相关(r=0.692,P<0.05)。结论VD存在全脑广泛的脑血流灌注降低。额叶皮质血流灌注降低与痴呆的发生及痴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PECT局部脑血流定量测定对于VD的预测及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和胃内食物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胃内食物分布情况及其与消化不良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核素标记试餐SPECT检测F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HC)胃排空功能及胃内食物分布情况,并对60例FD患者的症状进行分级评分.结果:23例(38%)FD患者的固体及液体排空时间同时延迟,40例(67%)FD患者至少存在一项胃内固体食物分布参数异常,液体食物近端胃半排空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而在远端胃内的分布两组十分相似.胃排空正常和延迟的FD两组之间各症状积分相似,而在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异常的FD组,恶心和早饱两种症状积分明显高于胃内食物分布正常的FD组.结论:部分FD患者存在胃排空和/或胃内食物分布异常,其中胃内食物分布异常与消化不良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