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44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用定性方法较深入探索高血压患者减盐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的减盐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设计访谈提纲,选取高血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QSR公司的NVivo 11.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山东省德州市、聊城市、莱芜市和菏泽市共访谈31位高血压患者,以农村高血压患者居多,且年龄多在50岁以上。根据健康信念模式,严重性包括高盐饮食会引起高血压、不利于心脑血管,行为益处包括低盐饮食有益于血压及心脑血管,减盐障碍包括低钠盐可及性低、价格偏高,限盐勺实用性较低以及口味难改,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减盐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的知觉程度较高,其减盐的提示因素主要包括:医生劝诫、家人劝导、接触宣传品和减盐工具、"小手拉大手"学校活动以及大众媒体宣传。结论后续减盐工作可以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减盐行为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居民的减盐行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CT与MRI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将60位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位患者分为术前进行CT和MRI检查的两组,每组30位患者,分别对CT、MRI对直肠癌手术前病理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将30位采用CT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期,总诊断准确率为73.3%。将30位采用MRI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期,总诊断准确率为80.0%。CT对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位63.3%。MRI对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位76.7%。讨论:MRI检查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总准确率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总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的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阶段变化模型探讨服药、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不同行为阶段对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不同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糖尿病病人护理研究提供干预线索。[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社区诊断(2017)专项调查中的糖尿病病人,共53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基于阶段变化模型,以居民自我报告的形式划分行为阶段。采用方差分析探究行为阶段对病人HbA1c的影响,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30例病人中,有168例(31.7%)4种行为均处于维持期,111例(20.9%)均处于意向前期;服药行为处于维持期病人比例为58.6%,血糖监测为48.2%,运动为47.0%,饮食为49.6%。运动和血糖处于行动维持期病人的HbA1c显著低于意向前期病人[运动(-0.36±0.14)%(P=0.035);血糖监测(-0.55±0.14)%(P0.001)],服药和饮食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入高、有医保病人服药行为整体好于收入低、自费病人,有家族史、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病人的服药行为较好。年龄、有糖尿病家族史对血糖监测行为有正向影响。与女性病人相比,男性在运动、饮食、服药方面均处于较低的行为阶段。[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存在显著影响,尤其是在运动和血糖监测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和糖尿病病人护理工作中,着重强化运动和血糖监测行为干预、纠正病人可能存在的误区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研究价值。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措施吸引男性病人改变其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监测胸膜斑阳性接尘工人血清效应蛋白质,探讨胸膜斑发病机制及其与石棉肺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胸膜斑组、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人群静脉血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进行分离和鉴定,以灰度值差异1.5倍为基准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胸膜斑组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点分别有34和16个;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点有32个.效应蛋白质如补体因子、α1-抗胰蛋白酶等参与机体免疫、抗肿瘤等过程.部分效应蛋白质与石棉肺血清效应蛋白一致.结论 长期接触石棉导致血清中某些蛋白质表达量改变,进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胸膜斑和石棉肺有相同的靶效应蛋白,提示胸膜斑工人更易患石棉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6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及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PF-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CT、肺功能改变、血气检查结果等资料,探讨PF-COPD的临床特点。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均表现进行性呼吸障碍、肺部湿啰音和Velcro啰音,经X线和HRCT检查显示肺廓增大、肺大泡、结节状影以及网状蜂窝状、磨玻璃结节状病变;2肺功能检测结果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为主;3IPF组患者的FEV1(%Pred)和FEV1(%)显著高于PF-COPD组,而FVC(%Pred)显著低于PF-COP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COPD组PaCO2值为(43.31±7.02)mmHg,IPF组为(36.46±2.69)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COPD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肺纤维化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尘肺病、放射性肺纤维化等.尘肺病是目前我国最受关注的职业病,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迄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研究肺纤维化的机制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氟虫腈(fipronil)是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是2007年国家农业部正式公布的第一批替代甲胺磷等5种高毒禁用农药产品目录中的首推产品.氟虫腈杀虫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GABA)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对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杀虫安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求出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亚慢性90天毒性方法,雌雄性大鼠均设低(7.5mg/kg)、中(30mg/kg)、高(120mg/kg)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测试指标包括血液学、尿液、血液生化检查,病理学检查,每周1次测定体重、进食量,到期解剖,测定脏器重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杀虫安中剂量组ALP低于对照组,肝、肾脏重量、肝/体、肾/体比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ALP低于对照组,心脏重量高于对照组,雌性大鼠心/体比、肾/体比、 肝/体比高于对照组,雄性大鼠脑、肝、脾、肾、心脏重量、脾/体、肝/体比高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中、高剂量组肝、肺的病变率较高。结论杀虫安原药最大无作用剂量雌性为(0.62±0.03)m/(kg.d),雄性为(0.56±0.03)m/(kg.d)。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polymorphism of GSTT1,GSTM1 and CYP2E1 in workers exposed to N,N- dimethylformamide.Methods Sixty-nine workers with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in a synthetic leather factory were recruited as case.One hundred and twenty five control subjects with similar work task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ame factory.Genotypes for GSTT1 and GSTM1 were determined by multiplex PCR,and for CYP2E1 PstI by PCR-RFLP assay.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positive GSTM1 was 59.42% in cases and 38.40% in control,with an odds ratio (OR) of 2.34,95% CI:1.29~4.29 (P=0.005).For GSTT1 and CYP2E1 PstI,the frequencies of genotyp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ase and control.Conclusion GSTM1 positive genotype may be genetic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in workers exposed to N,N- diroethylformamide.  相似文献   
20.
不同运动强度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时序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与骨骼肌细胞凋亡时序性关系,探讨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速度跑台训练,以力竭运动训练建立骨骼肌运动损伤动物模型。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结果正常运动量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第1、3、7、14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等运动量组和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第1、3、7、14天之间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安静组与正常运动量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正常运动量组骨骼肌细胞凋亡率变化不明显;中等运动量组、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训练前3d迅速升高。随后相对稳定;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最高。结论运动可引起细胞凋亡和加速机体对凋亡细胞清除两种结果,这两种结果之间调控失衡,可能是造成骨骼肌运动损伤原因之一,说明运动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