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薄小萍  陈茂华  张常莹  鲍小京  陆卫红 《临床荟萃》2011,26(21):1868-1870,1873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西洛他唑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将HUVECs用不同浓度的西洛他唑(0μg/L、0.05μg/L、0.1μg/L、1.0μg/L、10μg/L)溶液处理1小时后,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μg/L诱导24小时。半定量复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能上调VCAM-1和ICAM-1的表达,西洛他唑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上述作用,随着西洛他唑浓度的增加,ICAM-1mRNA表达水平逐步下降,分别为0.239±0.012、0.205±0.012、0.166±0.010、0.136±0.008,VCAM-1mRNA表达水平也逐步下降,分别为0.114±0.048、0.093±0.051、0.083±0.045、0.068±0.039。结论西洛他唑可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s的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mRNA表达,提示西洛他唑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止血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聚集和黏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电流的特点,为研究疾病状况下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异常变化提供正常对照。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不同阻滞剂,对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钾通道进行鉴定;采用全细胞和单通道膜片钳实验技术分别记录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计算开放幅度和电导,观察BK通道电压敏感性和钙敏感性及加入特异性BK通道阻滞剂IBTX后BK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正常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约占总钾离子流65%±4%(t/,=12),BK通道电导为(258±42)pS(n=6),在刺激电位150mV时,电流密度为(275±40)pA/pF(n=8);在电极外液钙离子浓度为1μmol/L,刺激电位为0、20、40、60、80、100、120、140和160mV条件下,BK通道开放概率(NP0)分别为0、0.0002、0.0016±0.0005、0.0283±0.0081、0.05694±0.0102、0.3533±0.0514、1.4922±0.1578、2.5975±0.3632和4.6041±0.7834(P〈0.05,n=5);在刺激电位60mV,电极外液钙离子浓度为0、0.001、0.01、0.1、1、10、50和100μmol/L条件下,BK通道NP。分别为0、0.0001、0.0031±0.0008、0.0042±0.0090、0.0808±0.0105、0.7591±0.1274、2.7242±0.4612和3.2366±0.5728(P〈0.05,n=6)。结论BK通道广泛分布于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具有电压敏感性和钙敏感性,对冠状动脉血管张力调节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脏再同步化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或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18例植入CRTD或ICD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分析器械提供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计数(VT/VF Counters)及心脏指南...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内复发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初次行射频消融术.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A组,22例)和未复发组(B组,32例).测定术前、术后3d、1周、2周和1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的hs-CRP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A组术后3d、1周和2周的hs-CRP均明显高于B组[(19.2±5.7) mg/L vs.(15.2±6.0) mg/L、(53.2±9.7) mg/L vs.(46.3±8.5)mg/L和(23.8±7.8) mg/L vs.(19.8±6.1)mg/L](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手术前后最大差值是房颤术后1个月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房颤术后1个月内复发的患者hs-CRP明显升高,提示射频消融损伤心肌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过程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性,76岁。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VVI起搏器近4年,出现间歇性起搏和感知功能障碍,程控和影像检查初步判断起搏电极功能不良,经手术证实为起搏电极不完全断裂。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在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方法:临床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治疗10例患有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时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测定患者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并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血浆醛固酮浓度.应用rhBNP后24 h、48 h再次复查上述指标,并复查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静脉应用rhBNP后患者的PCWP在5 min时降低了3 mmHg(1 mmHg=0.133 kPa),在60 min时降低了12.5 mmHg,降低了25%,至24 h及48 h时PCWP稳定在30 mmHg上下.在静脉应用rhBNP后48 h内,患者的PCWP降低了19.4 mmHg左右,占38.8%,同时右心房压及中心静脉压也有所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明显上升,但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在应用rhBNP后24 h,48 h后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应用rhBNP静脉注射能快速,有效地降低PCWP,血浆肾素活性及中心静脉压,从而使血流动力学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起搏模式对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15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分别以AAJ、DDD和VVI模式起搏5 min和3个月后行彩色和组织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12节段收缩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收缩峰速度平均值(Vs-m)、舒张早期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D-SD)、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并计算E/A、Erm/Am和E/Em.结果 在5 min和3个月时AAI的TS-SD与TD-SD明显小于DDD和VVI(P<O.05).三种起搏模式TS-m和E/A在5 min和3个月均无明显差异(P>O.05).DDD和VVI起搏5 min后LVEF、Em/Am、E/Em与AAI相比无明显差异(P>O.05),但VVI模式SV明显低于从AAI及DDD(P<O.05).随访3个月LVEF在AAI、DDD和VVI分别为(70.90±12.99)%、(65.75±6.49)%和(60.25±7.13)%(P<O.05);舒张功能随访3个月时有差异,AAI优于DDD及VVI(P<O.05).结论 组织多普勒成像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估永久起搏患者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68.
1病例资料男,63岁。因发热2周,胸闷、乏力2 d入院。患者2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升高至38.5℃,在外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近2 d出现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磁导航指导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在磁导航指导下,对4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双侧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左心房顶部和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术后随访一年,分为房颤复发组(n=21)和房颤未复发组(n=2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建模时间、肺静脉隔离时间、X线暴露时间、肺静脉前庭隔离急性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49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房颤复发率。结果 4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左心房建模、标测和消融;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手术操作时间、建模时间、肺静脉隔离时间、消融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肺静脉前庭隔离急性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静脉狭窄、心脏穿孔、心包填塞和猝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一年,持续性房颤消融成功率为57.1%;Cox回归分析提示术前房颤发作时间及合并冠心病与术后房颤复发有关。结论磁导航指导下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较好的安全性。术前房颤持续时间及合并冠心病是术后持续性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脑钠肽(rh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变化。方法应用rhBNP治疗1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病人,应用时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测定病人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检查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EF)、肾功能,计算出病人的肌酐清除率(Ccr),应用rhBNP后24,48 h再次复查上述指标。结果静脉应用rhBNP后病人的PCWP在5 min时降低(3.0±s 0.8)mmHg,60 min时降低(14.0±2.6)mmHg,降低了27%,以后降幅趋于平稳,至24 h及48 h时PCWP稳定在(30±5)mmHg。静脉应用rhBNP后48 h,PCWP降低了(19.4±2.2)mmHg,占38.8%,主要发生在应用后的1 h以内,占总下降率的64.4%,同时RAP及CVP也有所下降。EF 48 h内有明显上升,从(30±6)%到(39±7)%,P<0.01。但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病人Ccr有明显变化:从(27±17)mL·min~(-1)上升到(35±17)mL·min~(-1),P<0.01。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时应用rhRNP静脉注射可快速、有效地降低PCWP,并改善肾功能,从而有效地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