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本文观察了34例心脏手术患者在人工心肺机(CPB)转流前后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之差〔P_(a-E~1)CO_2〕的变化,按转流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3组。各组CPB转流后P_(a-E~1)CO_2均有增大趋势,且C组(CPB转流158~186min)较A组(CPB转流82~106min)相差显著(P<0.05)。观察结果表明:CPB停机后P_(E~1)CO_2可进一步低估PaCO_2,且低估程度随CPB转流时间延长而增加,提示CPB停机后以P_(E~1)CO_2代替PaCO_2是不可靠的,及时的血气分析仍然很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新型长效β2激动剂—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液及片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和开放试验,将254例患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和开放组(104例),治疗组和开放组患又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片剂组及口服液组。他们均予每晚服10—20mg班布特罗片剂组或口服液,共服4周同时作剂量滴定。结果:在治疗组及开放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54%,46%,49.07%和62.75%,有效率分别为88%,94%,92.4%和92.17%,治疗2周,肺功能明显改善。剂量滴定试验提示部分哮喘患的合适剂量为每日20mg。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片剂组为7.77%,在口服液组为5.94%。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手抖、心悸和头晕,不影响治疗。治疗组(50例)和开放组(51例)临床控制率分别为54.0%和62.5%,有效率分别为88.0%和2.7%,治疗2周肺功能即显改善。剂量滴定试验提示部分患的合适剂量为每日20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主要表现为手抖、心悸和头晕,不影响治疗。1例出现一过性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结论:盐酸班布特罗是安全而有效的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2例习惯性打鼾老年人行多导睡眠仪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单纯打鼾组(对照组),OSAS组,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脂联素水平。结果OSAS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在轻度OSAS患者中即有显著降低(P<0.05),在中度和重度OSAS患者中进一步降低(P<0.01)。OSAS各亚组间的比较发现:中、重度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OSA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OSA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AHI、体重指数(BMI)、腰围(WC)、颈围(NC)、反应性胰岛素抵抗的体内稳态模式(HOMA)指数呈负相关,与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 SpO2)呈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AHI呈负相关(r=-0.26,P<0.05),与SpO2呈正相关(r=0.24,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OSAS独立相关。结论老年男性OSAS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较单纯打鼾者为低。  相似文献   
2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咽气道的主要结构组成与正常人的不同。本文通过评价上气道的生物力学模型,描述了睡眠或类睡眠(麻醉)状态下上气道的生物力学机制,进而阐述了各种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上气道陷闭的机制及相关的神经因素,来进一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5.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糖尿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对3286例老年人,采用家访式问卷调查,其中男1824人,女1462人,年龄60~92岁,平均(69±8)岁。随机抽样628人进行多导睡眠仪检查。结果3286例老年人群中SAS患者为959人(29.2%);糖尿病105例(3.2%),其中SAS组84例(8.8%),无SAS组为21例(0.9%),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SAS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本调查资料提示,老年人SAS患病率为29.2%。SAS组T2D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SAS组,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6.
心脑血管血栓形成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1] 。我们的研究观察了OSAHS患者晨起及午后的红细胞压积 (HCT)、血液黏度 (WBV)、血小板聚集率 (PAG)、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 (Fng)、内皮素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相关因素的变化 ,并探讨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对以上指标的影响 ,以促进对OSAH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血栓性并发症机制的认识及临床防治。对象与方法 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疾病(HVD)与肺性高血压(P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两者的相关特征及导致PH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住院拟进行手术的256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HVD患者资料,通过病史、体征结合二维心脏超声评估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如肺动脉压等,并根据肺动脉压水平分为非PH组(n=157,肺动脉压<35mmHg;1mmHg=0.133kPa)、疑诊PH组(n=50,肺动脉压35~50mmHg)和PH组(n=49,肺动脉压>50mmHg)。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并发PH与未并发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6例HVD患者中符合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协会PH诊断标准的共49例。HVD并发PH组年龄为(50.2±8.7)岁,男女比为18∶31。其中,纽约心脏联合会(NYHA)分级(OR=1.243)、左房内径(OR=1.016)、心力衰竭病程(OR=1.018)是HVD患者并发PH的危险因素。结论 HVD是引起PH的重要原因,PH患者体质量指数、NYHA分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时间及左房内径与非P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心功能(NYHA分级)差、左房内径大、心力衰竭病程长是并发P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和分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A组)27例,其中轻度者15例,中重度者12例,正常对照组(C组:)20例,经治疗后缓解的A组哮喘患者(B组)27例。测量A、B和C组研究对象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Neu/Leu%),并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FFV,%),用夹心法ELISA诱导痰上清液中IL-17浓度。结果:A组的IL-17的浓度为(37.22±5.67)ng/L,明显高于C组(27.96±3.26)ng/I.和B组(30.20±3.99)ng/L,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A组(55±4)%、B组(72±7)%的FEV1%均明显低于C组(97±3)%(均,P<0.05);诱导痰Neu/Leu%分别为:A组(37.2±10.4)%、B组(26.2±4.2)%、C组(24.1±3.9)%,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在哮喘急性发作组(A组)中,Neu/Leu%与IL-17的浓度呈正相关(r=0.80,P<0.01);FEV1%与IL-17的浓度呈负相关(r=-0.41,P<0.05);FEV,%也与Neu/Leu%数量呈负相关(r=-0.64,P<0.01)。在哮喘缓解组(B组)中,Neu/Len%与IL-17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P<0.05),而FEV1%与IL-17无明显相关。结论:在哮喘急性发作、加重及恶化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升高;IL-  相似文献   
29.
连续有创动脉测压的维持方法及意义探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胸外科(210002)张希龙空军南京医院外科(210002)张清武连续有创动脉测压是手术后ICU监测动脉压的重要手段,以往多采用间断肝素液冲洗维持套管通畅。我科自1992年10月至1993年12...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对其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和是否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将132例合并中-重度OSAHS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成OSAHS未治疗组(观察组,n=97);OSAHs接受CPAP治疗组(治疗组,n=35),另将70例无0sAHs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跟踪观察4年,所有观察者中有22例患者死于心血管原因、中风以及冠状动脉重建。根据Cox回归模型分析,经过CPAP治疗的OSAHS患者病死率要明显低于未治疗OSAHS者,而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影响后,未接受CPAP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较对照组病死率显著增高。结论与未合并OSAHS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OSAHS且未接受CPAP治疗的患者呈现较高的病死率,而经CPAP治疗的合并OSAHS患者其病死率与普通老年冠心病患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