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 (OSAS)患者常发生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 ,为夜间猝死的主要原因。其机理认为与睡眠期心脏植物神经系统 (ANS)张力紊乱有关。心率变异性 (HRV)是一项无创、定量反映心ANS张力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就OSAS患者的HRV状况作一初步分析。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根据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 (in dexofapnea/hyponea ,AHI)将 64例习惯性打鼾者随机分为三组 ,即单纯打鼾组 (A组 ,AHI <10 )、轻度OSAS组 (B组 ,AHI 10~ 19)及中度OSAS组 (C组 ,AHI2 0~ 4 9) ,…  相似文献   
112.
全球有超过250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其中有超过40%的患者又同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很多人在睡梦中被这个“危险的杀手”夺去了生命。此外,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加重心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调查分析机关工作人员打鼾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将江苏省老年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机关干部中的546名打鼾者纳入研究.先行现场抽样问卷调查,按嗜睡量表(ESS)评分将546人分为Ⅰ组(ESS评分<9)、Ⅱ组(ESS评分≥9).全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血液生化检测,并对前期连续入选的175人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统计学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结果 (1)该组打鼾者ESS评分为0~20,中位分值为5.546人中Ⅰ组398人(72.9%);Ⅱ组148人(27.1%).(2)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构成比=0.1433+0.0337×ESS评分(r2=0.7414,P<0.01),ESS评分每增加1分,代谢综合征构成比增加3.37%.两组间代谢综合征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05,P<0.05).(3)经多导睡眠仪检查175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0.3~90.0次/h,中位值34.20.确诊OSAS(AHI>5次/h+ESS评分≥9)50例;高危OSAS(AHI>5次/h+ESS评分<9)118例;排除(AHI<5次/h)OSAS共7人.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S评分与AHI呈直线相关(r=0.721,P<0.01).AHI与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分析显示,OSAS组的HOMA-IR平均值高于高危OSAS组和非OSAS组(P<0.01、P<0.05).OSAS患者罹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对照组高1.6倍(OR=1.647,95%CI为0.795~3.414).(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因素是体重指数(OR=2.303,P<0.01)、呼吸紊乱指数(OR=1.083,P<0.01)、平均最低脉氧饱和度(OR=0.443,P<0.05).结论 机关工作人员的打鼾人群中OSAS患者具有更多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和显著的胰岛素抵抗,需要对其中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嗜睡及残余嗜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苏梅  张希龙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8):1438-1440,F0003
嗜睡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常见症状。人们普遍期望对OSAS的有效治疗可以清除或改善白天过度嗜睡,但仍有一些接受治疗的OSAS患者在觉醒时有嗜睡,称为残余嗜睡。对OSAS患者残余嗜睡的进一步诊治取决于发生残余嗜睡的原因。最近,已获得来自临床实验的数据,为对残余嗜睡的OSAS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5.
高兆芳  张希龙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1):1652-165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过程中会发生低氧血症,尤其在快动眼(REM)睡眠时相,这会对患者心血管及神经生理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因而研究人员日益重视睡眠低氧血症的预测及治疗。本文就COPD患者睡眠低氧血症的发生机制,产生的后果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是一种发病较高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少数可发生夜间猝死。随着对该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其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气管切开到目前的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还包括手术、体位、牙托、减肥等治疗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就诊患者均在45岁以上,大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又因经济条件所限一时无法接受CPAF治疗。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体位疗法对OSAHS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基于臀部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在骶尾部4期压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收治的17例采用基于臀部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进行修复的骶尾部4期压疮患者, 男11例、女6例, 年龄(66.65±17.04)岁, 年龄范围为12~82岁。其中13例利用基于臀上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4例利用基于臀下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封闭创面。术后随访皮瓣成活情况与供区外观。结果所有双叶皮瓣均无需切断蒂部皮肤和皮下组织, 也不需分离出穿支血管, 均可达到良好的旋转及覆盖效果。15例皮瓣均一期愈合, 术后2周顺利拆线;2例皮瓣因术后受压导致局部皮缘发黑坏死1 cm×3 cm, 经清创换药治疗2周后愈合。术后随访1~17个月, 所有患者压疮无复发, 皮瓣均成活良好, 质地柔软、弹性好、血运良好, 术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基于臀部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是修复骶尾部4期压疮的理想皮瓣方案。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及变化。方法将在笔者所在医院睡眠监测实验室作过睡眠监测的81例被检测的老年患者按照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相匹配的原则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22)、COPD组(n=18)、OSAS组(n=20)和OS组(n=21)。通过比较各组清晨的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内皮素-1、NO/ET-1比值、及多导睡眠监测主要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脉氧饱和度和最低脉氧饱和度及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观察OS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结果血浆ET-1水平除正常对照组最低,OS组最高,NO水平于正常对照组最高,OS组最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组及OSAS组的血浆ET-1增高、NO及NO/ET-1降低(P均〈0.05),但该变化在OS组更为显著(P均〈0.01)。上述指标在COPD组与OSA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OS组仍相差显著(P〈0.05)。多导睡眠监测显示AHI在OSAS组及OS组之间以及在正常对照组和COP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HI在OSAS组及OS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COPD组(P均〈0.01)。OS组较OSAS组的最低和平均SpO2进一步降低,且T90比例显著增大(P均〈0.01)。结论老年0s患者存在血管细胞功能损伤,其程度较单纯COPD及单纯OSAS更加严重,可能与睡眠期缺氧更明显和缺氧时间更长有关。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