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肥胖指标(BMI、腰围、腰臀比及腰围身高比)对2型糖尿病患病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对江苏省昆山市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样本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估计糖尿病患病率在一般特征变量之间的分布。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肥胖指标与糖尿病患病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2016年昆山市18~69岁常住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8.08%,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47%和7.75%。调整混杂因素之后,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BMI、腰围、腰臀比及腰围身高比的上升,其与糖尿病患病关联强度呈现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χ2值分别为3.80、4.63、4.14及3.97,P值均0.05)。结论昆山市2016年18~69岁常住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肥胖指标与糖尿病患病呈现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倡导预防和控制肥胖应是减轻糖尿病负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抑素(ES)与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病人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115例CHD病人,其中合并T2DM者60例(观察组),无T2DM者5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病人血清ES水平,通过CT获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结果观察组血清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0支、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病人的血清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对照组0支、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病人血清E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CACS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根据CACS等级分布,观察组病人各级血清E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S预测CACS>100分的最佳截断值为69.18 ng/mL,预测灵敏度为62.9%,特异度为75.6%,AUC为0.700,95%CI为0.604~0.796(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S水平为观察组病人冠状动脉明显钙化(P < 0.01)及冠状动脉阻塞(P < 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ES水平与CHD合并T2DM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和钙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冠脉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 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入核情况;qPCR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病灶中TLR2、MyD88、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PGE2、E2、P。结果 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热痛潜伏期缩短,粪便含水率增加;子宫体积增大,腹腔可见明显异位灶且HE染色显示炎症浸润;免疫组化显示NF-κB表达增加;异位组织TLR2、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外周血TNF-α、IL-6、PGE2、E2增高,P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体积减小、异位灶重量减轻、疼痛潜伏期延长;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粪便含水率减少;药物干预后炎症反应改善、NF-κB表达下降;TLR2、MyD88、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且外周血TNF-α、IL-6、PGE2、E2降低、P升高。结论 加味少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2D-STI)评价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两种方法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46例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44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RT-3DE和2D-STI检查,应用Qlab8.1软件脱机分析,获得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GLS、GCS、GRS、3D-LVEDV、3D-LVESV和3D-LVEF;同步性参数:Tls-l6-SD、Trs-l2-SD、Tcs-l2-SD、TAS-POST、Tmsv-l6-SD和Tmsv-16-Dif。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无阳性发现,2D-STI示GLS明显降低,Tls-16-SD明显延长(P<0.05); RT-3DE“牛眼图”可见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Tmsv-16-SD、Tmsv-16-Dif明显延长(P<0.05)。心肌梗死组常规超声心动图、2D-STI 及RT-3DE均有阳性表现,RT-3DE与2D-STI同步性参数相关性分析示Tmsv-16-SD与TAS-POST呈正相关(r=0.574,P<0.01),其余参数无相关性。 结论 RT-3DE与2D-STI可早期客观评价心肌缺血组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且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组织多普勒评价胸部放疗患者的右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在评价胸部放疗对右心功能影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按是否联合化疗及化疗剂种类分为单纯放疗组(Ⅰ),放疗联合蒽环类化疗组(Ⅱ),放疗联合其他化疗剂组(Ⅲ)。测定并比较120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放疗后6个月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TDI参数。健康志愿者29例作平行对照。结果放疗后TDI显示右房室瓣瓣环及右室游离壁的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心室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比放疗前降低,而心房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升高,以放疗联合蒽环类化疗组改变最明显。传统超声心动图显示仅有12例(10%)患者放疗后出现右室舒张功能常规指标异常。结论TDI技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早、更敏感地评价放疗导致的右心功能损害;放疗联合应用化疗可加重心脏损害,尤以联合蒽环类化疗为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血液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疗效、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血液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两者的临床疗效、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7.
Tei指数监测蒽环类药物对肿瘤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做功指数(MPI,又称Teiindex)在评价蒽环类药物(ATC)对肿瘤患者右心功能早期损害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50例肿瘤患者ATC化疗前和化疗后6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右室Tei指数参数。结果Tei指数各相关参数显示ATC化疗后右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较化疗前明显延长(P〈0.05);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右室射血时间(ET′)较化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右心室Tei指数较化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化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4例(8%)出现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异常。结论常规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价放疗对右心功能的影响,与常规超声相比,Tei指数能更早、更敏感地评价ATC对肿瘤患者右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采用OpenCV函数开发超声膀胱尿量计算程序,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超声测量90例患者的膀胱径线,基于OpenCV函数编程识别膀胱最大横切面及纵切面轮廓,计算膀胱最大横切面面积并推导膀胱尿量(Vc),计算Vc与实际尿量(Va)的差值(Vcd)的绝对值及其与实际尿量的比值(Vcp),并与采用通用膀胱尿量计算公式所获结果(Vf、Vfd及Vfp)进行对比。结果 平均Va、Vc及Vf分别为(325.41±188.57)ml、(286.71±163.17)ml及(228.91±139.63)ml;经计算,平均Vcd及Vfd分别为(70.58±67.36)ml及(100.74±77.04)ml。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Vcp(0.23±0.18)小于Vfp(0.32...  相似文献   
109.

阿柏西普是一种人重组融合蛋白,作为一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诱饵受体,包括VEGF-A、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从而抑制这些受体介导的下游信号。与雷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相比,阿柏西普与VEGF-A的所有亚型均具有更高的亲和力。阿柏西普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国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其能很好地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和降低并发症,成为治疗nARMD患者的另一个选择,然而国内大样本应用时间尚短,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阿柏西普治疗nARMD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郑氏"热补针法"治疗子宫腺肌病(AM)相关疼痛(寒凝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前列腺素等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粒/次,1次/d,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药,连续服用21 d,停药7 d;并给予郑氏"热补针法",1次/d,每月经周期连续10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加减,1剂/d。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进行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痛经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慢性盆腔痛评分;进行治疗前后月经量评分(PBAC)和寒凝血瘀证评分;采用B超评价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检测治疗前后VEGF,MMP-9,TIMP-1,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 445,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痛经VAS,COX痛经时间,COX痛经程度和慢性盆腔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BAC评分和寒凝血瘀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MMP-9/TIMP-1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GF2α和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PGE2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郑氏"热补针法"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AM寒凝血瘀证患者,可进一步的减轻疼痛等相关症状,减少月经量,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MMP-9,TIMP-1和前列腺素等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