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37篇 |
免费 | 159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21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421篇 |
内科学 | 198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32篇 |
特种医学 | 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82篇 |
综合类 | 754篇 |
预防医学 | 225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278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293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29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27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前,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国内外已从很多方面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化学角度研究经络,探索经络与离子的关系,至今国内外报道尚少,我们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对家兔瑜穴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探测,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目的 评价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其他杂志.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截止至2012年11月.以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比较雷洛昔芬与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1028例患者.患者腰椎BMD升高达2.39%,且60 mg/d剂量提高腰椎BMD强于30 mg/d组,但60 mg/d与120 mg/d以上剂量组间效果无差别,能有效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幅度达40%.基于上述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证据总体质量评级为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能提高腰椎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的风险,但尚无证据支持其能降低非椎体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的黄酮苷类成分。珍珠菜乙醇提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和Pre-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珍珠菜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云英苷(1),异槲皮苷(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江户樱花苷(6),2-羟基-柚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7),山柰酚-3-O-芸香糖苷(8),山柰酚-3-O-洋槐糖苷(9),芦丁(10),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化合物4, 7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 、 5和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 6, 8具有一定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69,1.00,1.80 μmol·L-1;化合物1 ~ 11对5种人肿瘤细胞均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 > 10 μmol·L-1)。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从抗血栓形成作用初步探讨丹红化瘀口服液(Danhong Huayu Koufuye,DHK)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毛细管法检测新西兰兔凝血时间,断尾法检测昆明种小鼠出血时间,同时考察DHK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诱导的静脉血栓、动-静脉旁路血栓和Fe Cl3诱导颈动脉血栓3种血栓形成的作用。凝血时间、出血时间、下腔静脉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实验动物分为4组:溶剂组,DHK低剂量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0.60,2.25,1.60,1.60 g·kg-1·d-1),DHK高剂量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1.20,4.50,3.20,3.20 g·kg-1·d-1),阿司匹林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2.88,11.26,7.81,7.81 mg·kg-1·d-1);Fe Cl3诱导颈动脉血栓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HK低、高剂量组(1.60,3.20 g·kg-1·d-1),氯吡格雷组(30 mg·kg-1·d-1)。凝血时间实验采用单次及连续ig给药5 d后进行指标检测,其余实验均连续ig给药5 d后进行指标检测。结果:与溶剂组比较,DHK高剂量组显著延长新西兰兔凝血时间(P0.05)和小鼠出血时间(P0.05)。与模型组比较,DHK高、低剂量组抑制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动-静脉旁路血栓和Fe C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的形成(P0.05)。结论:DHK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低分子量(LMW)IgM是五聚体IgM的单聚体亚单位,在健康成人血清中尚未见有报告,但在许多自身免疫病如风湿病,淋巴细胞增生和感染性疾病中常常发现高浓度 相似文献
110.
张春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2,22(6):396-399
近年来,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作一介绍,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关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肾脏中的表达以及它在肾脏纤维化中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