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小兰 《当代医学》2011,17(29):157-158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惟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因此,消除麻疹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然而新疆和田地区2011年1月中旬发生的麻疹流行,流行持续发病半年。2011年共采集血清学检测标本1260例,男性占709份,女性占551份,年龄最小的26天,最大的60岁。检测出麻疹抗体阳性948例,阴性312例。  相似文献   
102.
王娟  张小兰  张进  陈伟 《西部医学》2009,21(7):1243-1245
医疗机构内部控制概念的探讨是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起点,本文从当前医疗机构内部控制研究的不足、内部控制概念释疑以及从风险管理和电算化等相关概念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以期和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 模型组:CCl4 油2.5 mL/kg SC,3次/wk;螺内酯组:CCl4 油注射的同时每日予以螺内酯20 mg/kg灌胃,1次/d;对照组:橄榄油SC. 于4 wk取材,VG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学改变. 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TGF-β1的表达. EMSA检测肝组织NF-κB的活性. 酶图法测定MMP-2, 9的活性. 另培养大鼠HSC-T6,分别予醛固酮(Aldo) 1 μmol/L、螺内酯1 μmol/L(预处理60 min,再予Aldo刺激1 h)和TNFα 100 μg/L处理1 h,设立阴性对照组. EMSA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胞质内IκBα的表达. 结果: 体内4 wk,螺内酯组纤维化分级小于模型组(螺内酯组vs模型组,P<0.01);模型组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螺内酯治疗组(模型组vs螺内酯治疗组,P<0.05). 模型组NF-κB结合活性显著增强(模型组vs对照组,P<0.01),螺内酯可抑制肝组织NF-κB结合活性(螺内酯组vs模型组,P<0.05). 模型组MMP2,9活性显著增强(模型组vs对照组,P<0.01),螺内酯可抑制MMP2,9活性(螺内酯组vs模型组,P<0.05). 体外Aldo和TNFα干预1 h后, NF-κB DNA结合活性增强(Aldo处理组vs对照组,P<0.01),螺内酯可抑制NF-κB DNA结合活性(螺内酯 Aldo处理组vs Aldo处理组,P<0.05). Aldo可减低胞浆内IκBα表达(Aldo处理组vs对照组,P<0.05). 螺内酯则抑制胞质蛋白中IκBα表达的减低(螺内酯 Aldo处理组vs Aldo处理组,P<0.05). 结论: 螺内酯可抑制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与抑制肝组织TGF-β1的表达以及NF-κB和MMP2,9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4.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8例(30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采用避开滤过泡的角巩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术后29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力≥0.5者70%。术后随访6~18月,眼压和滤过泡无改变。30眼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1眼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内皮水肿5眼,大部分在1周内消退。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角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不影响眼压,手术安全可靠,既可提高视力,又可保持原有的抗青光眼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与晶状体支撑襻固定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5例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人工晶状体襻固定的位置。结果 人工晶状体襻固定于囊袋内1只眼;不对称囊袋和睫状体沟内固定26只眼;18只眼为完全睫状体沟内固定。结论 人工晶状体襻不完全睫状体沟内固定是前膜形成的因素之一,而囊袋内固定人工晶状体则可减少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6.
肝星状细胞收缩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特点是大量细胞外基质在窦周间隙沉积。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是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肝星状细胞活化已成为肝纤维化基础研究的热点。随着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及收缩研究的逐渐深入,针对抑制HSC活化、收缩的治疗有望成为抗肝纤维化,防止门静脉高压的一种重要手段。现近几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对肝星状细胞收缩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不同理论模型中成功老龄化(SA)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某疗养院230名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评估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对不同理论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86名老年人满足 SA 三维(患病状况-身心功能-社会功能)模型标准,占37.39%;51名老年人满足 SA 四维模型标准(患病状况-身心功能-社会功能-主观幸福),占22.17%。年龄和受教育程度2个因素在 SA 三维模型下预测效用达到显著性水平,可解释总变异的69.10%。年龄、心理韧性和主观支持3个因素在 SA 四维模型下预测效用达到显著性水平,可解释总变异的79.12%。结论 SA 影响因素分析受理论模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8.
圆锥角膜是一种双侧非炎性角膜扩张性疾病,其特征主要为中央和旁中央区角膜基质变薄和呈圆锥形突起。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标准并未完全统一。现今用于诊断圆锥角膜的仪器主要有Orbscan角膜地形图、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仪、共焦显微镜、眼反应分析仪等,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角膜移植术、基质环植入术、交联疗法等。本文综述近年来用于圆锥角膜诊断的常用仪器的优缺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上选择更适宜的检测仪器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性 ,2 4岁 ,1年来常在活动时出现心悸 ,经检查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电生理检查时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 ,于右室流出道近间隔部的 6区处标测到靶点 ,消融成功后又诱发出另一形态的室速 ,在右室流出道游离壁 4区处标测到靶点并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大剂量与常规剂量埃索美拉唑治疗高危老年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以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9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Rockall评分〉5分)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内镜下成功的止血,2组患者的一般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采用1次静滴埃索美拉唑80 mg后(30 min),接着以8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埃索美拉唑,71.5 h后改为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1次/d),持续观察至第30天;对照组静滴埃索美拉唑80 mg(1次/d),3 d后改为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1次/d),持续观察至第30天,观察2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有明显的降低(P均〈0.05)。结论对高危的老年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静脉大剂量使用埃索美拉唑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