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背景 糖皮质激素用于临床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已有几十年历史,糖皮质激素受体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疼痛信号转导过程.目的 更好地了解糖皮质激素是如何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而发挥镇痛作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内容 从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疼痛介质的产生,以及作用于一些相关受体,甚至参与阿片耐受机制等方面作一总结.趋向 目前对糖皮质激素的研究尚存在很多争议,研究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是基础研究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42.
充气止血带被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中以减少失血。有报道因使用止血带造成大块肺栓塞,但通过简单的临床观察难以发现静脉内栓子发生。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仪研究了在使用充气止血带的下肢手术中静脉内栓子形成的发生率,并评价了栓子形成与血流动力学、呼吸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减少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可行性。将骨科全麻病人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行AHH及CH)、降压组(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复合组(AHH联合CH)。分别于术前(T1)、手术1h(T2)及术毕(T3)测定三组病人的Hb、Hct、Plt、PT、APTT、Flb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表明,AHH联合CH明显减少手术失血量及异体血用量,对凝血功能及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ACB)与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ACB的镇痛效果和对阻滞后小腿三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5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50~80岁,BMI 18~39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IPACK阻滞联合ACB组(IA组)和SNB联合ACB组(SA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前分别在超声引导下采取0.25%罗哌卡因实施相应神经阻滞。IA组行IPACK阻滞(20 ml)和ACB(10 ml);SA组行SNB(20 ml)和ACB(10 ml)。确认阻滞效果后,实施喉罩全麻。手术结束后,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前1 d、离开PACU即刻、术后4、8、24、48 h及术后90 d静息及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离开PACU、术后4、8、24、48 h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肌力。结果与SA组比较,IA组镇痛效果并不劣于SA组,VAS疼痛评分差值的95%CI上限均低于预设值1.0。IA组小腿三头肌肌力在出PACU即刻、术后4、8 h明显优于SA组(P0.001)。两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和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ACK阻滞联合ACB可提供与SNB联合ACB相当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又最大限度的保留小腿三头肌肌力。  相似文献   
45.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是一种新型双腔、双囊导管,用于急救、复苏和困难气管插管时可以迅速有效地开放气道,具有安全、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综述其结构特点、使用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6.
氯胺酮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氯胺 苯环已哌啶衍生物,局部和全身应用都具有镇痛作用。氯氨酮除拮抗NMDA受体宁只作用于乙酰胆碱、5-羟色胺和阿片等G蛋白联受体,同时还可抑制单胺类神经递的再摄取此外氯氨酮可逆性地抑制电压门控性钾、局部应用还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7.
背景 慢性疼痛患者往往长期接受一系列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疼痛,如因某种疾病要接受手术治疗时,这类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是非常棘手的. 目的 了解不同慢性疼痛治疗措施下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内容 分别阐述口服阿片药物、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应用脊髓刺激器及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等慢性疼痛治疗措施下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策略.趋向 对长期接受慢性疼痛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这类患者在围术期的舒适度及安全度,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分别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氨利酮和肾上腺素,探讨其在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抑制恢复过程中的心血管效应。 14只成年杂种狗,雌雄不拘,体重(13.8±2.9)kg。氯胺酮2mg·kg~(-1)、2%~3%七氟醚、司可林1mg·kg~(-1),气管内插管,以维库溴胺维持肌松,机械通气,吸入1.5%七氟醚维持麻醉。乳酸林格氏液5mg·kg~(-1)·h~(-1)持续输注。二根高保真传感器导管一根经左股动脉置于降主动脉,一根经左颈动脉置于左心室,一根聚乙烯导管经左颈外静脉置于上腔静脉。持续监测降主动  相似文献   
49.
雷米芬太尼-硝普钠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硝普钠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及对血浆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48例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病人,采用硝普钠(N组)、雷米芬太尼(R组)或雷米芬太尼复合微量硝普钠(RN组)控制性降压,维持MAP在60~70mmHg。记录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min(T1)和停降压待BP自然恢复稳定后(T2)时的MAP、HR,并在以上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糖(BG)的浓度。结果R组17例(70.8%)单纯用雷米芬太尼可达到降压目的。降压期间,N组HR明显增快(P〈0.05),停降压后出现反跳性高血压;R和RN组HR减慢(P〈0.05),停降压后MAP回复至降压前水平。降压后BG、Cor、A-Ⅱ的浓度和T0时相比,N组明显增高(P〈0.05);三组IL-6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N组升高幅度大于R、RN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行控制性降压安全可行,有效抑制了机体的应激反应;复合微量硝普钠能减少雷米芬太尼的用量,降压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0.
外周痛刺激诱导大鼠中缝背核内触液神经元Fos蛋白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应用CB-HRP逆行追踪和c-fos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中缝背核内触液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大鼠中缝背核内触液神经元与外周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