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应激反应及营养状况,以明确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相较腹腔镜手术在术中损伤控制、围手术期营养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施行全胃切除术及Roux-en-Y吻合的2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2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全胃切除术(RATG)及Roux-en-Y吻合(RATG组),117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LATG)加Roux-en-Y吻合(LATG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及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根据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进行分析。结果:RATG组手术时间长于LATG组[(240.91±22.38)min vs.(230.34±37.39)min,P<0.05],清扫淋巴结数量多于LATG组[(46.05±11.33)vs.(39.52±9.33),P<0.05],术后通气时间早于LATG组[(2.67±0.96)d vs.(2.94±1.09)d,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LATG组[(9.89±3.70)d vs.(11.66±4.65)d,P<0.05],术后Ⅲ级并发症少于LATG组。RATG组IL-6于术后第1天[(20.65±4.36)pg/dL vs.(26.26±6.99)pg/dL,P<0.05]、第3天[(10.14±1.30)pg/dL vs.(11.34±1.78)pg/dL,P<0.05]低于LATG组,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15.39±1.45)mg/dL vs.(16.29±1.33)mg/dL,P<0.05]低于LATG组,术后第1天白细胞[(11.41±1.88)×109/L vs.(12.48±2.10)×109/L,P<0.05]低于LATG组。在术后短期营养方面,RATG组血清白蛋白第1天[(3.22±0.72)g/dL vs.(2.96±0.53)g/dL,P<0.05]、第3天[(3.14±0.76)g/dL vs.(2.90±0.78)g/dL P<0.05]高于LATG组。第3天营养预后指数[(40.57±3.84)vs.(39.66±2.39),P<0.05]高于LATG组。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有效控制术中损伤,进而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自1988~1992年采用白细胞-α-干扰素治疗乙脑患儿8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选用住院患儿83例,年龄9月~13岁,男48例,女35例;对照组74例,年龄1~  相似文献   
53.
林洁中  刘珍才  李建炜  陈娟  张安 《现代医院》2011,11(10):140-141
从6例疾病的ICD-10编码选择,说明编码者除了需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外,还需认真阅读病历中的描述,再根据ICD-10的编码原则选择编码。  相似文献   
54.
55.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微循环障碍合并感染所致的疾患,我院于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及治疗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57.
.05);(2)溶栓组在治疗后120、144d,时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降低AMI患者血清sICAM-1和hsCRP的水平,其测定可作为病情预后观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8.
上海作为最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试点的城市之一, 自2004年在城乡地区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布局及第一轮标准化建设以来, 上海始终结合自身特点, 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供给,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2月, 为进一步强化"全专结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 提高社区居民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能力水平,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建设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的评价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标志着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该研究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 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和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的工作进行分析, 提出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术区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术后术区并发脓肿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中10例行神经内镜经鼻脓肿清创术,另1例因位于鞍上第三脑室的脓肿破溃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3、6个月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血常规和头颅MRI。若患者无头痛、发热等症状,血常规检查正常,头颅MRI表现为术区无异常强化的占位性病变,定义为感染治愈。结果11例患者的年龄为(51.5±11.3)岁(39~77岁),男女比例为7∶4;其中7例为颅咽管瘤,4例为垂体腺瘤;肿瘤切除术后均出现头痛,8例出现发热,7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临床症状出现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15 d至6个月)。既往肿瘤切除术中,使用不可吸收人工硬膜修补鞍底5例,使用EC胶+明胶海绵修补鞍底1例,使用EC胶+可吸收人工硬膜修补鞍底1例,使用可吸收人工硬膜修补鞍底2例,使用自体脂肪筋膜修补鞍底1例,另1例未行修补。11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鞍区囊性占位6例,蝶窦内占位4例,黏膜瓣坏死伴积脓1例;病灶呈环形强化6例。11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细菌学检查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5例(5/11),革兰阳性球菌5例(5/11),诺卡菌1例(1/11)。1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5±1.5)个月(1~6个月)。随访期间,行脓肿清创术的10例患者均治愈,行脑室外引流的1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死亡。结论术后并发术区脓肿的患者多在既往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中使用了不可吸收的人工材料进行鞍底修补,影像学多呈环形强化影;在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及时行脓肿清创术可有效治疗该并发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经硬膜下引流管监测颅内压(ICP)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前瞻性选择开颅手术治疗的病人56例,术中将ICP监测探头置入脑室并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连续监护1周(金标准);同时,应用液压耦合装置经术后留置硬膜下引流管测量ICP(硬膜下法)。结果 56例金标准测得的ICP[(13.34±5.41)mmHg]与硬膜下法测得的ICP[(14.96±5.33)]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骨瓣减压术25例金标准测得的ICP[(13.76±5.14)mmHg]与硬膜下法测得的ICP[(14.68±4.71)mmHg]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去骨瓣31例金标准测得的ICP[(13.00±5.66)mmHg]与硬膜下法测得的ICP[(15.03±5.80)mmHg]无统计学差异(P>0.05)。硬膜下法测得的ICP与金标准的差值为(1.6±2.1)mmHg;两种方法测得的ICP呈明显正相关(r=0.892,P<0.001)。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例(1.78%)、颅内少量出血1例(1.78%)。结论 与脑室ICP监测相比,开颅术后使用液压耦合装置经硬膜下引流管可以较为准确地监测ICP,方法简单、经济,易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