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调气解郁法针刺对难治性抑郁症(TRD)临床症状的影响,并探讨患者针刺痛觉敏感性与症状改善的关系。方法:将78例T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9例,脱落4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方案(至少有一种药物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服用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调气解郁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阳陵泉、太冲、合谷、内关、阴陵泉和足三里等,每周治疗3次,两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应答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于第1次治疗后及治疗8周后评定观察组患者针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将观察组患者第1次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HAMD-24评分、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VAS评分差值(治疗8周后-第1次治疗后)与HAMD-24评分差值(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24评分应答率为52.8%(19/36),高于对照组的17.1%(6/35,P<...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内脏脂肪等级的相关指标。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3—9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医院职工(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共617例的各项实验室指标以及体成分分析各项指标,按照2∶1的比例将样本分为训练集(411例)和测试集(206例),模型共纳入预测变量110个,使用训练集数据进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选择最优节点数和决策树数目,对构建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同时选取重要性在前10位的相对重要因子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按内脏脂肪等级,对617名研究对象再次进行分组:内脏脂肪等级正常组和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组,进一步分析前10位相对重要因子在组间的差异。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最优节点数为39、决策树数目为300。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83.3%、精确率为73.9%、灵敏度为89.4%、特异度为78.7%,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32~0.931)。模型中前10位相对重要因子依次为: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尿酸、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肽、癌胚抗原、糖化血红蛋白、谷氨酰转肽酶。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组的体重指数、年龄、尿酸、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肽、癌胚抗原、糖化血红蛋白、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高于内脏脂肪等级正常组(均P<0.05);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的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内脏脂肪等级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表现良好,内脏脂肪与机体肝功能、胰岛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变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83.
多发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急诊科常见病。它由多种原因所致,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突发事件等是造成多发伤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超过5万人,以17-35岁最多。多发伤成为青壮年致残,劳动力丧失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 medial support plate and a row of screws in the treatment of Schatzker type IV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nvolving the postero-lateral condyl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f the data of 26 patient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Trauma, Honghu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or Schatzker type IV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nvolving the postero-lateral condyle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20. There were 17 males and 9 females, aged from 19 to 51 years (average, 36. 1 years). All their fracture lines involved the postero-lateral condyle and all fractures were fixated with a medial support plate and a row of screws via one medial and one lateral incisions. Recorded were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blood loss, incision length, fracture healing, complications, quality of knee joint reduction and knee joint function at the last follow-up. Result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ranged from 8 to 16 days, averaging 10. 4 days. The 2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8 to 18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4. 3 months. All the fractures got united after 11 to 17 weeks (average, 13. 7 weeks). During the follow-up, no reduction loss, 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 or surgical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asmussen radiographic scores at the last follow-up ranged from 11 to 18 points, averaging 16. 1 points.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knee joint ranged from 0° to 140。, averaging 120. 8°. The Rasmussen scores of the knee function ranged from 14 to 28 points, averaging 24. 4 points.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hatzker type IV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nvolving the posterolateral condyle, the use of a medial support plate and a row of screws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 The Author(s) 2022.  相似文献   
85.
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VPMRI)发病率低,受伤机制复杂,X线片往往显示无明显脱位等,常被诊断为单纯冠状突骨折,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对VPMRI的治疗方案也有争议,保守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均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针对这一临床上少见且难以治疗的复杂肘关节损伤,本文从损伤机制、解剖结构、冠状突骨折O'Driscoll分型、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和术后康复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回顾和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究动态对比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的多参数MRI模型预测乳腺癌肿瘤血管新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113例乳腺癌患者,根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组(A组,n=36)、导管内癌组(B组,n=44)、良性病变组(C组,n=33).所有受试者均通过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多参数...  相似文献   
87.
孙健平  薛汉中  王鹏飞  张斌飞  李明  杨娜  田丁  李忠  张堃 《骨科》2018,9(6):464-468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西安红会医院收治的997例髋部骨折病人资料,男382例,女615例;平均年龄为72.3(17~102)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9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7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34例。根据术前双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分为双下肢血栓组、非双下肢血栓组。对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术前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两种以上的内科疾病、无内科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97例髋部骨折病人中66例(6.62%)术前发生双下肢DVT。双下肢血栓组与非双下肢血栓组病人的性别、骨折类型、术前D-二聚体水平、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合并内科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病人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95%CI(1.153,12.367),P=0.028]、受伤至手术时间>7 d[95%CI(1.087,3.178),P=0.023]为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DVT的发生率约为6.62%;病人的年龄>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 d是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彭慧  魏星  张堃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65-1566
我科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应用AO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体外冲击波对骨质疏松兔股骨課部松质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对骨质疏松兔股骨髁部松质骨的成骨作用.方法 采用卵巢切除法(OVX)对30只5月龄雌性新西兰兔去势,5个月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所有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其余两组(B组和C组)动物右侧股骨髁郎进行体外冲击波(ESW)处理,冲击波能流密度0.47 mJ/mm2,脉冲2000次.于处理前,处理后4、8 w时分3批处死动物,分离右侧股骨远端,进行micro-CT测量分析.结果 micro-CT三维重建分析表明,冲击波处理后4W(B组)及8 w(C组)时实验组的BMD、BMC和骨小梁立体测量学的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的BMD分别比A组和B组增高79.9%和14.0%,尽管C组在BMD、BMC和骨小梁立体测量学等指标方面均较B组优,但两组测量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冲击波可以促进骨质疏松被处理局部骨小梁的改建,改善骨小梁的三维结构,增加骨质密度.  相似文献   
90.
每年的高考期间正值炎热季节 ,天气热 ,气温高 ,考生人数多 ,范围广 ,并且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气氛中 ,体质弱 ,抵抗力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 ,要确保食品的安全 ,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为广大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食品卫生监督员的责任是相当重要的 ,笔者多年来为参加高考的考生进行食品卫生监督 ,现就几点做法和广大同仁进行探讨。1 做法1 1 组织准备工作 针对食物中毒的发病高峰在第 3季度特点和高考考生这特殊人群 ,各级领导者非常重视 ,当做政治任务来抓落实 ,专门成立了高考期间食品卫生领导小组 ,召开食品生产经营部门负责人、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