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病历是医生对患者诊治过程中详细的,真实的记录。既是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相融化的产物,又是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的联合体现。在一定场合,病历又作为法律依据之一。而中医病历,更具有其民族的医学特色和文学艺术。随着中医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在振兴中医,发挥中医优势、弘扬中医特色的大好形势下,对中医病历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为了提高中医病历质量,促进管理规范化,我们对五所县级中医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了抽样调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挂线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在泪道阻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挂线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治疗泪道阻塞病人11例(11眼),随访3月~2年,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治愈8眼(72.7%),好转2眼(18.2%),有效率90.9%.结论 挂线的同时应用丝裂霉素C浸润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显著,且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39例(43眼) 白内障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病人给予前房注气或粘弹剂顶压复位等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角膜恢复情况.结果 角膜后弹力层复位后,39例病人43眼角膜均恢复透明,未出现视力功能障碍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手术中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视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慢性荨麻疹,病程缠绵,根深蒂固,起伏无常,不易治愈,患之者痛苦,治之者畏难。但医者若抓住“起伏无常属风胜;瘙痒难当属毒盛;久而不愈气病及血”之机理,  相似文献   
85.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不尚空谈,立足实践,尝曰:“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探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探知药性之能力,而后用之以治病”,“凡事必实验而后知,不敢人云亦云”。由于他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急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848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急性眼内炎4例(4眼),眼内炎发生于术后2~6d,视力为光感~数指/10 cm.治疗方法:2例行玻璃体腔内注药术,其中1例效果欠佳,于次日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注药;另2例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均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结果 随访8~26个月,4例眼内炎均得到控制,最后视力分别为0.15、0.25、0.6、0.8.结论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急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自制雾化器固定支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设计的雾化器固定支架包括底座、连接杆、万向软管和雾化杯固定部4个部分。便利选取2020年7月—12月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病房收治的6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2020年1月—6月收治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雾化器固定支架辅助进行雾化,对照组采用手持雾化器的方式进行雾化。比较两组雾化时间、雾化中断次数、雾化舒适率。 结果 试验组雾化时间为(23.05±2.86) min,对照组为(16.46±2.31) 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雾化中断次数为(0.86±0.47)次,对照组为(1.77±0.57)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试验组雾化舒适率为92.06%,对照组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 结论 雾化器固定支架使用方便,可减少雾化中断次数,延长雾化时间,提高患者的雾化舒适度,有利于提升患者对雾化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研究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降酶保肝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分别灌胃7天,腹腔注射CCl4引起小鼠肝损害,观察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和护肝片对血清ALT、AST、LDH含量的影响;应用光镜观察肝脏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近似LD50试验方法,24h大剂量、多次连续灌胃给药60g/kg体重,测出该药LD50或最大耐受剂量,并检测血清ALT、AST含量,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AST、ALT、LDH显著升高(P<0.01);德都红花-7味散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血清AST、ALT、LDH含量作用(P<0.05);而德都红花-7味散中、低剂量组降低血清AST、ALT、LDH含量显著优于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量组和护肝片组(P<0.05)。模型组肝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碎片状坏死;护肝片组可见散在点状及小碎片状坏死;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组以点状为主,偶有小碎片状坏死,较护肝片组轻;德都红花-7味散中、低剂组肝组织损伤状况较相似,主要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偶有点状坏死。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无动物死亡,测得最大耐受剂量MTD>60g/kg,相当于成人日用药量的1200倍以上。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和护肝片均有降酶保肝作用,而且德都红花-7味散作用更显著。德都红花-7味散大剂量服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右丙亚胺单药与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对阿霉素所致相关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并对比其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右丙亚胺单药,61例)、联合用药组(联合应用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75例)与对照组(不予用药处理,30例)。3组患者均采用含蒽环类药物阿霉素的化疗方案。对照组化疗前不予用药处理;单药组化疗前30 min给予注射用右丙亚胺,按与阿霉素剂量比20∶1确定右丙亚胺剂量;联合用药组在化疗前同时给予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15 ml,右丙亚胺用法用量同单药组。结果经4个化疗周期,(1)心脏毒性发生率方面:对照组53.3%,显著高于单药组(29.51%)、联合用药组(8.0%),P<0.05;单药组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2)心电图方面:3组病例在化疗开始前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化疗过程中右丙亚胺单药组心电图异常者9例(14.75%)、联合用药组7例(9.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73.3%);联合用药组的心电图异常比例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3)CK、CK-MB、TnI方面:单药组与对照组化疗后较本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联合用药组化疗后CK、TnI较本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CK-MB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化疗前3组差异不显著(P>0.05)。化疗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4)超声心动图参数LVIDD、LVISD、A/E、LVEF、FS方面:单药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用药组化疗后较本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前3患者各超声心动图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以及毒性程度,维持正常的心电图、心肌酶以及心功能变化,从而增强恶性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耐受能力、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