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联合中医特色社区管理体系在老年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老年科出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调整出院指导内容,并在患者出院后与社区联合,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9%,低于对照组的13.5%(P<0.05)。在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中医特色社区管理体系可有效降低老年科出院患者短期内的疾病复发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动物模型,检测钆在皮肤滞留的超微结构位点,并比较线性、低稳定性钆螯合物(钆双胺配置)与大环型、高稳定性钆螯合物(Gd-DOTA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在CT影像上估测梗阻性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对于临床上诊治肾绞痛病人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应用熟知的数字影像处理步骤,建立一种不受阅片者影响的泌尿系结石分割算法,并由几名阅片者据此估测大小以验证其有效 相似文献
15.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了解抑郁干预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为优化社区随访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社区试验研究的方法,将干预社区筛选出来的抑郁患者54人(干预组),在接受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为期6个月的心理支持和放松干预、认知和行为干预、社会支持等抑郁干预;将对照社区筛选出的抑郁患者54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分别以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13)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干预组抑郁评分、抑郁状况、抑郁程度均较干预前及其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别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生理状况(PWB)、社会及家庭状况(SWB)、情感状况(EWB)和功能状况(FWB)各领域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肿瘤患者心理支持和抑郁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位置与子宫脱垂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分娩,并在产后1年内行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的998例患者的超声图像,根据子宫位置分为子宫前位组和子宫中后位组,比较两组中子宫脱垂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中子宫前位440例(44%),子宫中后位558例(56%),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产后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间前盆腔膨出101例(23%vs. 24%)、后盆腔膨出46例(10%vs. 7%)、肛提肌撕裂19例(4%vs. 4%)、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198例(45%vs. 46%),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中后位组子宫脱垂发生率[28%(154/558)]明显大于子宫前位组[19%(82/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肛门括约肌损伤12例均发生在子宫前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子宫中后位组发生子宫脱垂的风险增高,子宫位置是产后子宫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MRCP、US检查联合血清CA19-9、CEA的检测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87例经手术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活检病理证实壶腹周围癌患者的CT、MRCP、US的影像学表现及血清CA19-9、CEA检测结果。探讨CT、MRCP、US检查联合血清CA19-9、CEA检测对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①CT、MRCP检查壶腹周围癌优于US检查;②87例壶腹周围癌血清CE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P<0.05),CA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③CT、MRCP、US检查与血清CA19-9、CEA检测的联合使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提高。结论 CT、MRCP、US检查联合血清CA19-9、CEA检测可以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水平,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2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则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症状效果明显,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2016—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痴呆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为老年痴呆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2016—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痴呆死亡病例资料,了解老年痴呆在性别、年龄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分布。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研究方法和结果计算静安区居民2016—2020年老年痴呆的YLL、YLD和DALY。结合人口资料,进而计算得到相应的YLL率、YLD率和DALY率。
相比不伴发老年痴呆的死亡病例,伴发痴呆的死亡病例以女性、≥80岁、丧偶、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多。伴发痴呆的死亡病例中,根本死因为痴呆的仅占27.70%,其他主要为脑血管病、冠心病和糖尿病,分别占25.54%、17.81%和7.28%。静安区老年痴呆疾病负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等方面,女性高于男性;老年痴呆疾病负担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2016—2020年静安区老年痴呆死亡率和YLL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随着上海市静安区居民寿命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老年痴呆的疾病负担依然沉重,需要积极探索老年痴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疾病负担。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