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患者某,男,42岁,因咳嗽、气短就诊。患者30年门诊心电图检查结果见图1。前有右肺结核、胸膜炎病史,当时得知为右位心。本院矫正后心电图见图2。胸部X线片显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纹理增多,左侧膈面明显抬高,心影向右侧移位。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膈顶抬高,纵隔向右移位,腹腔部分脏器及脂肪疝入胸腔;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左肺上叶部分支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旨在研究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瓣膜分离术后二尖瓣再狭窄15年经验及长期随访。方法:摒弃传统的三步法,采用一步法经皮经房间隔穿刺球囊扩张治疗二尖瓣狭窄。结果:492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成功率98·2%(483/492),术后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从(0·89±0·18)cm2至(2·21±0·41)cm2。211例随访8个月至9年2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14%(24/211),病死率为(4·2/211),二尖瓣再置换术为5·2%(11/211)。46例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球囊扩张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二尖瓣外科术后再狭窄患者瓣口面积(MVA)由(1·03±0·28)cm2增至(1·94±0·27)cm2(P<0·001),其中28例随访(4·3±2·1)年,MVA为(1·81±0·27)cm2(与术前比较,P<0·001,与术后即刻比较,P>0·05),发生再狭窄3例,已成功第二次PBMV。结论:一步法PBMV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对年龄≥50岁伴轻度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者,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者,近远期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可重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在二尖瓣狭窄(MS)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观察125 例MS合并Af患者(Ⅰ组)与225例MS伴窦性心律患者(Ⅱ组)的PBMV 成功率,PBMV后血流动力学与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变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6% (120/125)和99.6% (224/225),以后者为高(P< 0.05)。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均明显改善,仍以后者为优。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Ⅰ组体循环栓塞发生率高于Ⅱ组(P< 0.05)。 结论:PBMV对MS合并Af者近期疗效确切,但较窦性心律组差,故对合并Af者更应严格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结合高能量饲料诱导糖尿病模型,血糖浓度大于16.7 mmol/L表示建模成功。动物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喂饲罗格列酮)。定量测定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一氧化氮(NO)的血浆浓度。测定心肌组织内NO浓度及各型NO合酶(NOS)的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内皮型NO合酶(eNOS)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降低[(18.2±2.8)比(24.6±3.0) mmol/L],血压降低[(192±16)比(213±16) mm Hg]。治疗组血浆中sEP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36.2±28.3)比(315.8±30.9) ng/mL],血浆中sT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5.7±6.3)比(79.5±8.5) ng/mL],血浆中vW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70.4±15.3)比(262.5±21.3),血浆中N0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实验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治疗组心肌组织中NO浓度显著升高[(0.43±0.11)比(0.32±0.09)μmol/g],心肌组织中结构型NOS(cNOS)含量增高[(793±87)比(502±43) U/g],而心肌组织中诱导型NOS(iNOS)含量降低[(725±83)比(932±175) U/g]。治疗组心肌组织中eNOS阳性反应产物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40.3±3.5比30.1±2.3)。结论罗格列酮可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大鼠血糖、血压、减轻内皮细胞损伤,从而改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这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心肌微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胞膜有无睾酮(T)特异性结合位点(膜受体),并对其与经典的细胞内雄激素受体(iAR)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贴块法培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VSMCs,给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睾酮复合物(T-BSA-FITC)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s荧光标记情况,以及iAR拮抗剂氟他胺对T-BSA-FITC与VSMCs结合的抑制作用;用免疫荧光法标记胞膜完整和TritonX-100处理后胞膜透化VSMCs表达的iA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荧光强度,进一步转换为相对荧光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0作用时间点相比,T-BSA-FITC与VSMCs作用10s,细胞相对荧光强度即显著增加(P<0.01);VSMCs与T-BSA-FITC作用10min,细胞相对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应摩尔浓度的BSA-FITC、BSA-FITC+BSA、BSA-FITC+BSA+T对照(P值分别为0.357,0.832和0.823)。与单纯T-BSA-FITC作用相比,预先给以iAR拮抗剂氟他胺对VSMCs荧光强度没有显著影响(P=0.318)。胞膜完整VSMCs与iAR抗体作用后,细胞相对荧光强度较单纯加入FITC标记二抗无明显增加(P=0.733);而胞膜透化VSMCs与iAR抗体作用后,细胞荧光强度较单纯FITC标记二抗处理明显增加(P=0.024)。结论:VSMCs中存在睾酮膜受体,其性质不同于经典的iAR。  相似文献   
126.
重症高血压静滴乌拉地尔后血压监测和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研究重症高血压持续静脉滴注 (以下简称静滴 )乌拉地尔 (Urapidil)后的降压效应。 方法 :对4 3例重症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 (以下简称静注 )乌拉地尔 2 5mg ,再以 5~ 10 μg/(kg·min)静滴 ,监测用药后即刻至4h的血压 ,观察相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用药后 12 0min血压下降最明显并维持稳定 ,收缩压降至≤ 139mmHg、舒张压降至≤ 89mmHg者分别占 34.9%和 72 .1% ,用药后的症状明显缓解 ,7例患者有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对重症高血压用乌拉地尔首剂静注后再维持静滴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伴有心绞痛和心力竭衰者疗效肯定 ,不要求在急诊处理中将血压降至正常以下 ,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血压。  相似文献   
127.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左室流出道梗阻 ,药物治疗效果目前难以肯定。本文分别介绍了手术、起搏器、化学清蚀等非药物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报道两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早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教训.方法对两例PBMV后并发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两例早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与侵入性治疗有关.结论侵入性诊疗技术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采取综合监控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9.
短 P-R、正常 QRS 波综合征在心电图检查中屡见不鲜。有文献报道,这类患者易伴发心律失常,并都做过电生理观察。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瞭。本研究是通过经食管心房调搏的方法,旨在观察这些患者的房室传导等电生理特性,并探讨其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其常见的心脏受累有心包炎、心肌炎、瓣膜病、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肌梗死(myocard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