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全科医师承担着基层群众的慢性疾病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 而目前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全科医学科、基层实践基地、相关专科轮转为主, 极少安排在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轮转, 系统、全面、规范的健康管理教学相对欠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创新性地将健康管理中心纳入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进行相关健康管理知识教学和实践, 积极探索培养全科医师健康管理意识、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有效提升了全科住培医师的健康管理能力。这一做法弥补了全科住培医师健康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的欠缺, 进一步提升了全科住培医师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和岗位胜任力, 为全科医师综合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变化及用依那普利、特拉唑嗪降压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发色底物法、Ⅰ期凝固法检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正常对照者28例的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FⅦC活性.55例高血压患者中27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28例接受特拉唑嗪治疗,疗程8周.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TF、FⅦC 、TFPI活性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依那普利和特拉唑嗪治疗8周后血浆TF、FⅦC活性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药均不影响TFPI的活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活性增加,依那普利和特拉唑嗪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通过调节组织因子途径的活性改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33.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疼,也是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以反复发作剧烈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多是由于头颅部血管舒缩功能发作性失调所致,又与内分泌失调和水盐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34.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整体模型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负荷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5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同时注射AGEs修饰的兔血清白蛋白(AGEs—RSA);B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同时注射未加修饰的兔血清白蛋白(RSA);C组:单纯喂饲高胆固醇饲料;D组:喂饲普通饲料;E组:喂饲普通饲料,同时注射AGEs—RSA。10周后分离主动脉全段,油红O染色测定主动脉粥样斑块内脂质含量;免疫组化法计数斑块内浸润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生。结果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各组动物主动脉均可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病变部位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质沉积、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浸润及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A组粥样斑块中脂质含量[(71.86±8.30)%]显著多于B组[(53.76±3.72)%]和C组[(56.67±9.20)%](P<0.05);粥样硬化斑块病变部位浸润的巨噬细胞[(23.1±8.5)个/0.01 mm2]、T淋巴细胞[(15.1±3.8)个/0.01 mm2]和平滑肌细胞[(19.2±5.7)个/0.01.mm2]较B组[巨噬细胞(14.4±5.9)个/0.01 mm2、T淋巴细胞(9.1±2.6)个/0.01 mm2、平滑肌细胞(12.9±3.8)个/0.01mm2]和C组[巨噬细胞(15.4±4.4)个/0.01mm2、T淋巴细胞(10.5±2.2) 个/0.01 mm2、平滑肌细胞(13.8±3.9)个/0.01 mm2]显著增多(P均<  相似文献   
35.
中医治疗脑肿瘤9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从胃黏膜PCNA表达变化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发病机理及消痞颗粒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综合法(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糊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模型,免疫组化法显示胃黏膜PCNA表达。结果: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大鼠胃黏膜PC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消痞颗粒治疗组PCNA表达则明显减弱(P<0.05)。结论:消痞颗粒对CAG大鼠胃黏膜活跃的增殖状态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消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有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孟捷  王莉  张文青 《中外医疗》2012,31(12):188-189
精氨酸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它能提高危重疾病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分解代谢、保护胃肠黏膜,在危重疾病营养支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入选CKD患者180例(非透析治疗102例,血液透析治疗78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42例.ELISA检测血清visfatin,炎症指标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s,hsCRP)水平;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切面内膜中层(c IMT)面积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CKD患者血清visfatin,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透析CKD患者血清visfatin,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透析CKD患者(P<0.05).CKD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r=-0.415,P<0.05).颈动脉有斑块的CKD患者血清visfatin[(34.22±7.96)ng/mL)]明显高于无斑块者[(28.24±6.18) ng/mL,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IL-6(r=0.548,P<0.001),hsCRP(r=0.430,P<0.001),IMT(r=0.462,P<0.05)及c IMT面积(r=0.411,P<0.05)呈正相关.经Ccr、年龄、性别及其他与AS相关因素校正后,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isftin是颈动脉IMT(β=0.433,P<0.01)和c IMT面积(β=0.41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随肾功能减退而增高,可能成为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39.
40.
中医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性脑积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据以前的统计资料表明 :在脑病患者中 ,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我国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在临床中对某些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 1 0余年间共诊治了30位交通性脑积水患者 ,其中 8例经用中医药治疗 ,脑积水消失 1 0年 ,这对于解决采用“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分流管易堵塞的现实有一定意义。在这些病例中 ,由于时间跨度大 ,治疗材料多样化和药物不统一等 ,使得病例难以总结 ,中药的疗效难以得到确切评价 ,但采用中医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是有应用前景的 ,现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