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结肠腔内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的短期及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成功接受结肠腔内支架置入后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56例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患者(治疗组);另检索62例同期接受急诊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指标及中期肿瘤学生存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减少[(55.2±31.0)ml vs.(113.6±73.0)ml],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加[(20.0±5.1)vs.(15.4±5.2)],术后住院时间缩短[(7.3±2.1)d vs.(11.6±3.2)d],造口率(8.9%vs.67.7%)、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0%vs.15.0%)、切口感染率(3.6%vs.16.1%)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局部复发率(17.9%vs.19.4%)、3年无病生存率(64.3%vs.62.9%)、3年总体生存率(78.6%vs.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具有良好的短期及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狼疮小鼠肾组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发现γ-GCS的表达量改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L/1pr雌性小鼠肾组织γ-GCS和TGF-β1的mRNA表达.结果:狼疮小鼠组肾组织中γ-GCS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C57BL/6小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γ-GCS表达降低导致谷胱甘肽(GSH)合成减少,抗氧化能力减弱,促使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涤痰活血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缺血(ASVBI)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西药治疗组(低分子右旋糖酐+西比灵)和中药治疗组(川芎嗪+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检测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及单氨氧化酶(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近期临床症状改善相当,但中药组痊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TCD及MDA、SOD变化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涤痰活血中药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脑部缺血、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45.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 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 8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临床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 1 995年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 。(1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西医诊断标准 :中上腹痛或左上腹痛 ,突发剧烈疼痛 ,持续性加剧 ,伴发热、恶心、呕吐、黄疸 ;发病前常有暴饮暴食或进食难消化食物或油腻食物史 ;可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或严重高脂血症史 ;发病后 1 2~ 2 4h查血淀粉酶高于 5 0 0 0U/L(碘淀粉酶比色法 ) ,尿淀粉酶高于 1 2 0 0 0U/L ,血白细胞计…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胃痞消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饮水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40%乙醇和雷尼替丁溶液交替灌胃法制备CAG大鼠脾虚证模型,连续8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痞消组、胃复春组。从第9周起,胃痞消组予胃痞消灌胃[20g/(kg·d)],胃复春组予胃复春灌胃[0.4 g/(kg·d)];从胃液分泌、血清学等角度观察胃痞消对大鼠胃黏膜的影响。结果:胃痞消组和胃复春组大鼠体质量、胃游离黏液含量、血清PGI、PGE2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VIP、TG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胃痞消对CAG大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可增加大鼠的体质量,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血清PGI、PGE2含量,降低血清VIP、TGF-α含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通腑泄热法中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肝门部血流阻断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150只,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缺血再灌注通腑泻热方中药组(TCM组,n=75)和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ontrol组,n=75),各组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3、6h分成3个亚组,各亚组25只大鼠,在各时间点抽取两组大鼠下腔静脉血液,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内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含量,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变化。结果 TCM组和Control组在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的IL-6(ng/L)的表达分别为:39.68±1.10、22.73±1.85、35.83±3.41和47.7±0.35、48.22±0.66、41.29±1.29;CAT(U/mgprot):78.17±1.26、168.89±2.18、245.33±3.85和59.20±2.24、68.79±3.08、82.86±4.33;MPO(U/克组织湿重):8.66±1.07、16.15±1.45、25.96±3.01和16.84±1.28、36.51±2.03、55.99±4.70。与Control组相比,TCM组在3个时间点IL-6、MPO含量降低,CA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腑泄热法中药通过抑制急性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如IL-6及MPO的释放、以及保护CAT活性,加速氧自由基清除,以此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张北平  赵喜颖  刘刚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718-2720
目的探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药干预对内镜下摘除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140例,根据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脾虚湿瘀组(A组)、湿热瘀阻组(B组)和气滞血瘀组(C组),每组再根据服不服用中药分为两个亚组:中药治疗组(A1组)和非中药治疗组(A0组)、中药治疗组(B1组)和非中药治疗组(B0组)、中药治疗组(C1组)和非中药治疗组(C0组),治疗周期为6个月,1年后复查肠镜。结果 A1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总平均症状积分为(3.00±0.96)分,治疗后为(0.87±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腺瘤性大肠息肉个数与复发率呈正相关(r=0.191,P<0.05)。6个亚组复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1(9.1%)相似文献   
49.
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我们对216例246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行多波长激光与荧光造影联合,现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针刺调节胃肠动力具有双向良性调节性、腧穴特异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其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实现调控作用。在结肠镜检查中针刺内关和合谷抑制肠蠕动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