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血瘀证6个证型,并与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对照,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肝炎肝硬化各证型之间TIMP-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炎肝硬化各不同证型TIMP-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IMP-1的值在各证型的变化由高到低依次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HA、PC-III与湿热内蕴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瘀证HA、PC-III、LN、IV-C均较湿热内蕴证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 A级以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C级较多出现在肝肾阴虚证、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中,较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IMP-1、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量化指标,用于评价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严重程度,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李叶  张北平 《新中医》2011,(3):157-159
罗云坚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罗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首次提出了“伏毒致病”学说在溃疡性结肠中的致病作用。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现将罗教授从伏毒致病学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思想与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虚秘通方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虚秘通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缓泻剂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并于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1)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PAC-QOL评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复发情况方面: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9.2%(5/26),对照组为52.4%(10/2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  相似文献   
114.
115.
目的 观察人工智能肠道图像识别模型用于评估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接受肠道准备评估及结肠镜检查患者,根据评估肠道准备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人工智能肠道图像识别模型进行判断,n=100)和对照组(仅由患者将末次粪便性状与肠道清洁准备图进行对比而判断,n=90);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肠镜检查时间及腺瘤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及腺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而肠镜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检查前采用人工智能肠道图像识别模型评估肠道准备情况可提高BBPS评分及腺瘤检出率并缩短肠镜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16.
正近期,本科对一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贫血的患者诊察时,通过胶囊内镜联合小肠镜,发现出血原因为空肠上段一广基肿物,最后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其为一罕见疾病—空肠海绵状淋巴管瘤并出血。本文报道利用胶囊内镜、单气囊小肠镜诊断空肠巨大海绵状淋巴管瘤并出血1例,介绍笔者利用胶囊内镜、单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比较三种常用结直肠癌的风险评分模型作为无创手段识别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效果,并评估中医舌象在模型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分为进展期和非进展期腺瘤,采集临床基础资料和舌象图片,应用亚太地区结直肠肿瘤筛查(APCS)评分模型及其修订版(M-APCS)、结直肠肿瘤预测(CNP)评分模型进行评价,比较三种模型对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预测效果、不同程度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舌象特征的差异,以及各模型中舌象的异同。使用曲线下面积(AUC)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三个风险模型的区分度;使用克朗巴赫信度系数及Hosmer-Lemeshow进行校准度评价即一致性分析。结果 227例腺瘤患者中进展期腺瘤104例(45.82%);进展期腺瘤中腻苔者(70例,67.3%)高于非腻苔(34例,32.7%,P<0.05);对比非进展腺瘤,进展期腺瘤的非腻苔OR值为0.371 (0.204~0.673,P<0.01)。三个风险模型中,APCS高危组进展期腺瘤检出人数占比最高(63.3%),分别是中危组(42.6%)和低危组(31.1%)的1.49倍和2.04倍...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在药物治疗基础上,FGI、AFP、MSC、MSC+FGI治疗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的疗效。方法 检索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并纳入随机对照研究,采用ADDIS 1.16.6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比较各干预措施。结果 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研究,涉及510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结果显示:随访时间≤3个月时,MSC+FGI治疗组的肛瘘闭合率显著优于临床观察组(OR=0.02,95%CI:0.00~0.88)。在随访6个月、12个月亚组中,MSC、安慰剂、FGI、AFP、临床观察组组间在肛瘘闭合率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Rank等级分析显示,MSC可能是各干预措施中的最佳干预手段。在肛周脓肿发生率中,各干预措施未见明显差异,Rank等级分析提示MSC+FGI发生肛周脓肿的可能性最小,其次是安慰剂、MSC。结论 FGI、 AFP、 MSC、MSC+FGI治疗克罗恩病肛瘘,肛瘘闭合率、肛周脓肿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差异,但由于纳入文献及病例数量较少,结论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