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药房药师的药学服务,总结体会。方法:药房药师通过转变观念,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严把处方审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等来提高服务质量。结果:药师直接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保证患者在合理、安全、有效用药等方面发挥作用。结论:药房药师的药学服务有利于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形象。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HS)对高血压(hyper-tension,HT)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OSAHS患者、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及经心血管内科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86例,分为OSAHS组29例、OSAHS+HT组30例和HT组27例,另设对照组(C组)3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血清MIP-1α、hs-CRP浓度。结果HT组、OSAHS+HT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均较OSAHS组显著升高(P<0.05)。OSAHS组、OSAHS+HT组、HT组E峰速度(E velocity,EV)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OSAHS+HT组、HT组与OSAHS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OSAHS组、OSAHS+HT组、HT组A峰速度(A ve...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估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即2-NBDG(2-[N-(7-nitrobenz-2-oxa-1,3-diaxol-4-yl)amino]-2-deoxyglucose,2-NBDG)作为光学探针检测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能力。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4)的表达。用不同浓度2-NBDG和不同孵育时间处理H9c2心肌细胞,探讨其量效-时效关系,荧光酶标仪测定2-NBDG孵育H9c2细胞的最适浓度和时间。以2-NBDG最适浓度孵育H9c2心肌细胞,同时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荧光强度差异,观察心肌细胞摄取2-NBDG情况。使用竞争性抑制剂D型葡萄糖(D-Glu)与2-NBDG共同孵育H9c2心肌细胞,观察D-Glu对2-NBDG的竞争性抑制情况。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H9c2心肌细胞高表达GLUT-1、GLUT-4。2-NBDG孵育H9c2心肌细胞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00μmol/L和30 min。共聚焦成像和流式细胞仪均显示H9c2心肌细胞能有效摄取2-NBDG,加入D-Glu后使心肌细胞内荧光信号强度分别降低27.0%和46.7%(P<0.01)。运用2-NBDG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方法,证实胰岛素能促进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的摄取。结论 2-NBDG能迅速被高表达GLUT-1、GLUT-4的H9c2心肌细胞摄取并滞留于细胞内,且可以被D-Glu竞争性抑制,表明2-NBDG可作为一个方便且敏感的探针,用于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间质重构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4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辛伐他汀20mg组(20mg·kg-1·d-1)和40mg组(40mg·kg-1·d-1),另单设假手术组(Sham组)。8wk后检测左、右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胶原含量,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CVF)及Ⅰ/Ⅲ比值,同时测定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MI组左、右心室重量指数增加,梗死边缘区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及Ⅰ/Ⅲ比值均增加,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两个Sim组的心室重量指数均降低,梗死边缘区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及Ⅰ/Ⅲ比值下降,但仍高于Sham组,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亦较MI组降低。结论辛伐他汀能减少梗死边缘区胶原沉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重构。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比较伴或不伴隐性高血压(MH)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本院经多导睡眠监测新诊断OSAS患者,按24h动态血压结果 ,分为OSAS合并MH组(即OS-AS+MH组,n=18)和单纯OSAS组(即OSAS组,n=25),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即N组,n=24).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3组间左心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 OSAS+MH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明显高于OSAS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最大流速比值(ElA)与OSAS组相似(P>0.05).结论 OSAS患者若合并MH,左心肥厚更明显,即使诊所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也应及时行动态血压监测,以达到对MH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7.
12/15-脂氧合酶是一种催化各种脂肪酸氧化的关键酶,可产生一系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脂质成分,并参与调节各种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既往的研究表明,12/15-脂氧合酶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促炎和抗炎的双重功能,现拟对12/15-脂氧合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58.
张冬颖  覃数  唐显军  杨辉  陈泓颖 《医学争鸣》2007,28(18):1652-1655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内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骨骼肌α肌动蛋白(Sk α-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辛伐他汀(Sim)20 mg组和40 mg组,另设假手术组(SH组).Sim组分别予20 mg/kg·d和40 mg/kg·d灌胃,MI组和Sham组以等量等浓度溶剂灌胃.8 wk后检测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RT-PCR检测大鼠非梗死区心肌α-MHC和β-MHC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Sk α-actin表达.结果:MI组左室舒张末压高于SH组,左室收缩压低于SH组;两个Sim组左室舒张末压低于MI组,左室收缩压高于MI组.MI组α-MHC mRNA表达低于SH组,β-MHC mRNA表达高于SH组(均P<0.01);两个Sim组α-MHC mRNA表达均高于MI组,β-MHC mRNA表达低于MI组(P<0.01).Sk α-actin在SH组表达少,MI组表达明显增多,在两个Sim组中表达少于MI组.两个Si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辛伐他汀能减少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内α-MHC基因mRNA表达,增加β-MHC基因mRNA表达,减少Sk α-actin表达,抑制心肌肥大,改进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45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无血管累及即0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化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根据HDL-C分为正常HDL-C组和低HDL-C组,分析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HDL-C逐渐降低。与正常HDL-C组相比,低HDL-C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冠状动脉相关分析表明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负相关(r=-0.739,P0.05)。结论随着HDL-C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增加,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致性,是冠状动脉病变初步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50岁以上各年龄段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G1组(50~60岁),G2组(61~70岁),G3组(>70岁),观察各组既往病史、生化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分析各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1)从G1组到G3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1.4%、62.3%、68.2%,逐渐升高;入院时收缩压为(129.2±22.4)mm Hg(1 mm Hg=0.133 kPa)、(133.7±18.6)mm Hg、(140.8±21.4)mm Hg,G3组与G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1、G2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为48.5%、56.6%;G3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为45.5%,与G1、G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改良Gensini评分3组分别为(6.6±3.1)分、(7.3±3.0)分、(7.7±3.0)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史和收缩压高为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7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病变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7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以三支血管病变更为多见,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