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APRILmRNA的标准品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增殖诱导配体(APRIL)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标准品。方法:从肺癌的组织标本中抽提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目的片段,从胶中回收目的片段,再将回收的目的片段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宿主菌DH-5α,分别用菌落PCR及测序两种方法证实目的片段已成功转染细菌。抽提重组质粒DNA用核酸分析仪测浓度后换算成copies/ml。结果:成功构建了APRIL实时荧光定量标准品的线性范围105~1012copies/ml,批内与批间CV分别为1.34%~3.07%和7.24%~11.41%。结论:该法制备的质粒标准品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满足实时荧光定量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RT-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FQ-RT-PCR检测325例肝炎病人标本,并同时采用ELISA检测抗-HCV,了解样本中HCV-RNA含量与抗-HCV的相关性。结果325份标本中有15例HCV-RNA含量高于1000拷贝/ml,18例抗-HCV阳性。经统计分析,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RFQ-RT-PCR技术检测HCV-RN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H(CCN H)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8例配对的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CCN H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98例食管癌石蜡切片中CCN H蛋白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分析CCN H的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CN H在食管癌细胞核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CN H在低分化的食管癌细胞核中表达较高,且与分化程度有关(χ2=25.10,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CN H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相关(χ2=11.61,P<0.05),但CCN H不能作为独立的食管癌预后指标(P>0.05)。 结论:CCN H在食管癌中表达上调,且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DNA芯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井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方法:设计多条寡核苷酸探针,在硅烷化芯片的特定位置上,用点样仪将探针固定,并与PCR扩增的HBV基因相应区段杂交,杂交结果影印至硝酸纤维素膜,经BCIP/NBT避光显色,用放大镜观察杂交信号呈暗紫色圆点,根据特定位置上杂交信号的有无和与之相应的探针序列来判定基因突变的类型。结果:通过1次杂交反应可检测HBV前C/C区(nt1896/1814)、BCP区(nt1762/1764)和P区(nt528/552)等多个位点的变异,与测序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结论:DNA芯片检测HBV基因常见突变位点多态性,操作简便易行,技术要求不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而且可以方便地通过向寡核苷酸探针阵列中添加相应探针,扩大基因芯片的检测应用范围,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南通市几类人群TTV、HGV、HCMV感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南通市几类人群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庚型肝炎病毒 (HGV)和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感染状况。方法 选择献血员、非肝病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 (AH)与慢性病毒性肝炎 (CH)患者、肝炎肝硬化 (LC)以及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TV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RNA、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HCMVDNA。采用微量细胞毒试验方法检测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义务献血员、非肝病人群、AH、CH、LC和PHC人群的TTV感染率分别为 9 2 %、2 4 0 %、4 6 6 %、4 1 6 %和 6 3 6 % ,后三种人群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义务献血员 (P <0 0 1 )。HGV感染率在有偿献血员、AH、CH和LC人群中分别为 2 9%、9 6 %、1 7 6 %和 1 3 8% ,但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HCMV在非肝病人群、AH、CH和LC人群中的感染率各为 2 6 7%、38 9%、6 5 8%和 77 8% ,CH组与LC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肝病人群 (P <0 0 1 )。结论 HGV、TTV、HCMV在南通市人群包括献血员中有一定的感染率 ,在筛选献血员时有必要对此三种病毒进行检测 ,以防止其经输血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86.
HCV基因分型检测芯片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HCV基因分型检测芯片在HCV基因分型中的初步应用及意义。方法对117例抗HCV阳性和33例抗HCV阴性的血清标本同时进行基因芯片分型检测,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CV基因分型芯片共检测出阳性92例,其中1b型71例(77.2%),2a型8例(8.7%),其它1a型3例(3.2%),3b型6例(6.5%),6型1例(1.1%),1a 1b型2例(2.2%),1b 2a型1例(1.1%)。结论HCV基因分型检测芯片可以用于血清HCVRNA的检测并进行基因分型,拥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87.
生长分化因子8在腓肠肌失神经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GDF8,又称myostatin(MSTN)]在腓肠肌失神经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GDF8在肌萎缩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失神经支配不同时间段腓肠肌中GDF8 mRNA和蛋白含量,并对肌肉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及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失神经支配早期(3~7d)腓肠肌中GDF8 mRNA迅速上升,随后下降,而相应蛋白无此变化。7d后,GDF8 mRNA和蛋白水平又逐渐增高,28d达到高峰,至56d时又显著下降。结论腓肠肌萎缩程度和GDF8 mRNA及蛋白水平上升呈负相关,提示GDF8在腓肠肌失神经萎缩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肌萎缩的分子机制、寻求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对细胞凋亡及信号传导基因芯片在差异表达研究中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提取小鼠肝脏组织总RNA,经反转录获得具有荧光标记的cDNA探针,再将探针与芯片杂交,洗涤干燥后,扫描芯片获取结果。结果: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组织总RNA,检测逆转录反应的效率,观察到较理想的扫描芯片图像。结论:高质量的RNA及高效率的逆转录反应,是基因芯片能成功用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9.
[摘要]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技术分析肝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在APRIL及其受体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靶基因mRNA准确含量,并以靶基因和内参B2M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90.
冠心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血管紫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的方法扩增AcE基因16内含于上287bp插入/缺失片段,根据电泳产生的片段,将ACE基因分为3个基因型:Ⅱ型仅有490bp只段,DD型仅有190bp片段,ID型含有490bp和190bp2种片段。结果 通过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多态性的比较发现,ACE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中显著增加(P<0.01)。结论 冠心病与ACE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相关性,ACEDD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痛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