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假体磨损颗粒是否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上调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表达。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钛颗粒刺激以及刺激不同时间,通过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细胞MIF、TNFα的表达量以及与DNA结合的NF-κB(p65)的蛋白量。结果不同浓度钛颗粒刺激24h后,随着钛浓度增加,MIF、TNF仪蛋白量和TNFα mRNA表达逐步增加。0.1%钛颗粒刺激后,MIF、TNFα蛋白在12h开始显著性升高,24h达到高峰,36h开始下降;与DNA结合的NF-κB蛋白量在1h开始升高,3h达到高峰,6h开始下降。用PDTC阻断后,MIF、TNFα蛋白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钛颗粒刺激后,先是NF-κB活化,然后上调MIF和TNF仪表达。通过这些炎症因子,假体磨损颗粒促进假体周围炎症反应,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52.
以胃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多发性硬化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首发症状亦多种多样,但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或突出症状的多发性硬化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而且容易误诊或漏诊。1993—2008年我院共收治多发性硬化患者254例,其中3例以胃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据文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600万例[1].对于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1%~5%[2-4].尽管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全身情况欠佳,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且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所以双极假体脱位后的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54.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据文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600万例[1].对于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1%~5%[2-4].尽管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全身情况欠佳,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且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所以双极假体脱位后的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兔急性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手术修复与非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 新西兰兔81只按随机数学表法分为三组(n=27),正常对照组(A组):暴露右尺侧副韧带后,但不切断;韧带缝合组(B组):切断右尺侧副韧带后随即缝合韧带;韧带不缝合组(C组):切断右尺侧副韧带后不缝合.分别于术后3、6、12周三个阶段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术后12周B组断裂时的最大载荷[(68.23±5.64)N]与C组[(42.45±3.66)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72.86±2.99)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应力强度[(3.84±0.47)N/mm2]与C组[(2.84±0.17)N/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4.09±0.15)N/mm2]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后手术治疗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研究避免其出现的对策.方法 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施行1019例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585例,女性434例,平均年龄59.5岁(39~76岁);采用Stryker陶瓷-陶瓷全髋关节362例,普鲁斯陶瓷-陶瓷全髋关节544例,Lima陶瓷-陶瓷全髋关节(三明治型)113例;术前诊断显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1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68例,骨关节炎194例,强直性脊柱炎7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7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Ⅳ型62例.结果术中出现的技术性困难,包括术中因关节稳定性不佳,需要调整髋臼杯位置34例;置放陶瓷内衬不当,需要取出重新安装19例;髋臼内衬置放时碎裂3例;截骨位置过低造成超过0.5 cm肢体短缩31例.结论针对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材料的特性,在手术操作技术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可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困难.  相似文献   
57.
全髋关节置换被用于越来越多的年轻活跃患者的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这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提出了新的挑战.金属-金属承重面全髋关节因其良好的耐磨损特性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对35例患者行大直径无内衬全髋关节置换,近期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较好,某些类型的10年随访翻修率仅5%~10%,但有必要发明新人工髋关节装置,因为在将骨水泥注入病人骨髓腔时会发生许多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Albrektsson发明了一种新的骨整合型人工髋关节——哥森堡式髋关节,它的股骨部分假体呈旋转对称的螺钉状,由纯钛制成,表面有纤细的粗糙面。假体包括两个部分:粗的螺杆部分用于固定在股骨距上,细的螺杆部分用于穿透股骨干外侧皮质。这两部分均有自攻螺纹,以便沿着假体表面自行切割骨质。安置在位时,假体自股骨颈方向恰好延伸至越过股骨干外侧皮质。假体的螺纹部分向上为一领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腺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闭锁连接蛋白1(ZO-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腺苷组(n=36)。造模前腺苷组腹腔注射腺苷注射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线栓法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血流2 h后,将线拔出形成再灌注。再灌注24 h后,伊文思蓝(EB)渗透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MMP-9和ZO-1表达。结果 模型组和腺苷组EB,脑含水量,MMP-9明显高于对照组,ZO-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和腺苷组MMP-9/β肌动蛋白(β-act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563±0.054和0.377±0.080 vs 0.242±0.021,P<0.01),ZO-1/β-acti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186±0.042和0.393±0.075 vs 0.671±0.065,P<0.01)。腺苷组MMP-9/β-actin表达低于模型组,ZO-1/β-actin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以通...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兔急性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手术修复与非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选取新西兰兔81只,随机分为3组,27只暴露出右尺侧副韧带后,但不切断,作为正常对照组(A);27只为切断右肘尺侧副韧带后随即缝合韧带,称为韧带缝合组(B);27只切断尺侧副韧带后不缝合,称为韧带不缝合组(C).分别在术后3、6、12周三个阶段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12周,韧带缝合组断裂时的位移与不缝合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6.06±0.44)mm,C(7.72±0.44) mm,P<0.05];缝合组位移接近正常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5.87±0.46)mm,P>0.05];韧带缝合组应变率与不缝合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1.25±0.16),C(1.60±0.07),P<0.05],亦与正常组相近[A(1.19±0.13),P>0.05].[结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后手术治疗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