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采用改良Maquet截骨术治疗膝髌股骨关节炎,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199年4月~ 2005年4月采用改良Maquet截骨术治疗66例(75膝)髌股骨关节炎.手术过程包括关节内清创,松解外侧支持带,髌股关节面的对位,向前内侧移动胫骨结节和镙钉内固定.术后分别于6个月和2年进行随访.结果 Schmid膝关节功能评估法:术后6个月,优45膝,良16膝,可8 膝,差6膝,优良率为81.3%;术后2年随访仅61膝得到评估,优36膝,良21膝,可2膝,差2膝,优良率为93.4%.1例患者因糖尿病术后胫骨结节延期愈合.结论 胫骨结节截骨和前内方移动术治疗膝髌股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避免了Maquet手术过度前移胫骨结节带来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对18例髋臼骨折后创伤性髋关节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13例髋臼骨折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另5例行闭合复位骨牵引治疗;10例因为既往手术的疤痕粘连,关节置换时需行较广泛的软组织松解;9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仍有固定用的内植入物,5例术中需要取出内固定;12例术中用取下的股骨头行结构性或颗粒植骨;16例用非骨水泥髋臼,2例用金属加强环与骨水泥固定聚乙烯髋臼。术后随访行x线摄片评估,髋关节功能作Harris评分。结果随访时间6—70个月不等,平均38个月。3例术后发生髋关节周围BrookerⅡ度异位骨化,其中2例行异位骨化切除;1例术中股骨骨折,1例深部感染,1例髋臼松动并移位。最后随访时,12例(67%)患髋没有或仅偶有轻微疼痛,4例中度疼痛,2例疼痛需要助行工具;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5分到术后平均84分。结论髋臼骨折后髋关节骨关节炎仍可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得到有效治疗,但其手术复杂程度与款臼骨折的处理有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一般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高。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各种难治性髋关节疾病的良好手段,其2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7%~81%,但全髋关节置换也会因各种原因失败,其中处理最为困难的是假体周围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无菌性松动的髋关节假体的界膜发现有P物质免疫活性的感觉神经纤维,本研究探讨P物质和PMMA颗粒对成纤维细胞分泌PGE2和IL-6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病人翻修术时取松动人工关节周围假滑膜,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物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与成纤维细胞孵育.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PGE2和IL-6含量.[结果]P物质或PMMA颗粒能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PGE2和IL-6,而且P物质和PMMA颗粒共同刺激的成纤维细胞产生PGE2和IL-6明显增加.[结论]P物质和PMMA颗粒在增强成纤维细胞PGE2和IL-6的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PGE2和IL-6在骨溶解和假体松动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PMMA颗粒和P物质都能在界膜的炎症、骨溶解和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体外实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侵入人的成骨细胞情况以及观察不同细菌感染剂量、时间与侵入细胞内细菌数量变化.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人的成骨细胞,CFSE荧光标记细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菌感染剂量、时间与侵入细胞内的细菌数量关系.结果 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感染侵入到人的成骨细胞内,随着细菌感染剂量增加,侵入细胞内的平均细菌数量和侵入率同步增加;感染时间到4 h时细菌的侵入率最大,侵入细胞内的平均细菌数量在30 min~2 h呈现无统计学差异,但到4 h或8 h时呈现明显差异.结论 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感染侵入到人的成骨细胞内,侵入细菌的数量与不同感染剂量及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Kapandji手术治疗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6年9月~2001年9月共收治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15例。采用改良Kapandji手术方法以矫正骨折畸形、改良前臂旋转功能。根据术后前臂旋转活动范围、截骨区旋转痛、冲击痛以及手腕部功能和负重情况有无改善等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3例患者获良好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6%。无感染、骨不连等发生。结论:改良Kapandji手术是治疗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伴有前臂旋转痛和功能受限的疗效好、后遗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移植实验研究张先龙,胡汝麒,周建生临床实践证明自体静脉移植是修复血管缺损的首选方法,但存在来源有限,增加患者额外创伤,延长手术时间等弊端。冻干及各种化学方法保存的异体血管,虽然抗原性降低,但生物学活性丧失,移植后通畅不高。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1年的步态有无差异.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连续病例各30例,利用Vicon步态分析仪测得两组患者术后平均1年左右的步态参数和步态周期中的髋、膝关节活动度,计算自身患侧/健侧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平均1年左右步频、单腿支撑时间等比值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患者步态周期中的髋屈伸度、收展度、旋转度及膝关节屈伸度患/健比分别为1.0323、0.9747、1.0558、1.0027,明显高于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组(患/健比分别为0.8615、0.7824、0.8162、0.9472),P值分别为0.007、0.005、0.006、0.037.结论 (1)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1年的步态参数接近正常;(2)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行走时的关节活动度优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采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除了能够保留骨量,还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张先龙  唐玉兰  肖凯文 《医药导报》2011,30(8):1044-1045
目的比较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常规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糖皮质激素治疗资料记录相对完整的20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2组。治疗组87例给予甲泼尼龙500~1 000 mg•d 1+0.9%氯化钠溶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3~5 d为1个疗程。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80 mg,每天1次,1周后逐渐减量,每5 d减10 mg,直至停药。对照组114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20 mg•d 1,10~14 d为1个疗程,然后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其他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氯化钾口服液、钙剂及对症用药均一致。分别在冲击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le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DSS分值分别为(4.62±1.98),(4.58±1.78)分,治疗后分别为(2.97±2.41)和(3.38±1.77)分,2组治疗后EDSS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2组治疗前后EDSS评分差值均数分别为(1.64±1.59)和(1.19±0.93)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75例,无效12例,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82例,无效32例,有效率71.9%,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