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室间隔膜部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真性瘤和假性瘤之分 ,术前往往不易确诊 ,需要经手术探查后方明确诊断。我院自 1992~ 1998年共收治 19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真性膜部瘤 4例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0~ 2 0岁。假性膜部瘤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5~ 14岁。易感冒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9例 ,活动后心悸、气短4例 ,无症状 6例。 19例均可于胸骨左缘第 3、4肋间闻及全收缩期粗糙Ⅲ~Ⅳ /6心脏杂音 ,局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8例 ,心电图显示有左室肥厚或双室肥厚 11例 ,正常者 8例。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膜部呈瘤样膨出 2例 ,…  相似文献   
62.
接骨板螺钉与髓内钉固定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接骨板螺钉与髓内钉固定对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86例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取接骨板螺钉与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接骨板螺钉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6岁(17~65岁),骨折分型采用AO分型:A型22例,B型16例,C型10例。髓内钉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其中1例为双侧肱骨干骨折,平均年龄32.5岁(22~56岁),A型15例,B型17例,C型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上皆明显少于接骨板螺钉组,两者具有明显差异。而在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接骨板螺钉组出现骨折不愈合而内固定失效1例。两组出现术中桡神经损伤各1例,皆经保守治疗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接骨板螺钉与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解剖锁定接骨板髓外固定的适应证扩大至肱骨远近端近关节处骨折。治疗效果更多取决于术者的经验、手术条件和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63.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意义、疗效及指征。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1月间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15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3例,闭合性骨折89例。采用小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45例。改良了螺纹半针代替拉力螺钉治疗斜形、螺旋形或蝶块分离较大的不稳定性骨折。结果随访3~32个月,平均12个月,146例骨性愈合,占96%。骨折愈合时间2~8个月,平均5个月。其中解剖复位螺纹半针折块间加压组2.5个月,功能复位组5.3个月。带外固定架时间2~9个月,平均4.7个月。术后17例针道轻度感染,3例胫腓骨远端重度开放性骨折术后骨髓炎,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改为带锁髓内钉固定后愈合。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适用于严重开放性、粉碎性及邻近关节面的骨折。小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64.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保中 《当代医学》2002,8(1):48-5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手术治疗为主,骨质疏松是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内固定治疗有发生失败的危险。对此病流行病学,生物力学,疾病特点及分类的复习有助于治疗方法的完善。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应是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与各种固定技术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65.
支气管罕见肿瘤二例中原油田职工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张保中例1男,61岁。反复咳嗽、痰血或少量咯血4年,偶有不规则低热。胸部X光片示右肺门一类圆型阴影,且4年间多次复查胸片,肺部阴影未见明显变化。人院前一年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背段开口处有一约0.3cm...  相似文献   
66.
张保中  张挺  王飞  廖毓芝  王兆伟  张一鸣  袁磊 《武警医学》2018,29(11):1075-1077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定位致癎灶的效果、并发症及其致癎灶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11至2013-10火箭军总医院65例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定位致癎灶的病例资料。结果 明确定位致癎灶65例(100%)。出现并发症1例(1.54%),为局部脑组织挫伤。死亡1例(1.54%)。65例全部施行了致癎灶切除性手术,或切除性手术+阻断癫癎放电传播性手术。术后平均随访期(24.8 ± 10.5)个月。根据Engel手术效果分级,Ⅰ级40例(61.54%),Ⅱ级9例(13.85%),Ⅲ级12例(18.46%),Ⅳ级4例(6.15%),发作控制良好(Ⅰ+Ⅱ级)的共49例(75.38%),手术疗效良好。结论 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致癎灶定位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可能小,病死率低,该方法定位致癎灶后,致癎灶切除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主要特点是潜伏期长、传染性强、隐蔽性大,目前已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目前累计感染人数众多,并已有3000余名医护人员被感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就医是刚需,诊疗过程中加强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详细询问病史及流行病史、严格诊疗流程对于防止COVID-19交叉感染或聚集性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8.
对原发性海绵窦 (CavernousSinus ,CS)肿瘤依据肿瘤与CS腔隙的关系进行分类 ;介绍MRI在诊断上的应用 ;着重对CS原发性脑膜瘤的治疗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9.
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恶性食管呼吸道瘘是癌肿晚期并发症 ,治疗非常棘手。我们自 1996年起采用用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 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年龄 45~ 72岁 ,平均 5 6 6岁。病人均有Ono征及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 ,其中 1例咳痰量每日 2 0 0~ 30 0ml。有 3例进固体食物后有哽噎感。 6例均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及食管镜、气管镜检查诊断 ;原发癌均由病理确诊。食管气管瘘 1例 ,食管左主支气管瘘 3例 ,食管左下肺支气管瘘、食管右主支气管瘘各 1例。全组均在咽部表面麻醉下行经口放置带膜…  相似文献   
70.
损伤性窒息犬大脑皮质运动区单胺类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损伤性窒息犬大脑皮质运动区单胺类递质的变化,为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犬损伤性窒息脑损害模型,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HPLC-DC)测定大脑皮质中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在不同时间的改变。结果 大脑皮质运动区在损伤后2小时5-羟吲哚乙酸(5-HIAA)明显升高;8小时后5-羟色胺(5-HT)、高香草酸(HVA)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及3、4-双羟苯乙酸(DOPAC)变化不明显。结论 单胺类神经递质参与了损伤性窒息后继发脑损害的病理过程,早期应用5-羟色胺拮抗剂或合成抑制剂是治疗损伤性窒息脑损害的一个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