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生儿行为测定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测定对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和14d龄的胆红素值与NBNA评分,对照组分别于5、14d龄测定胆红素值与NBNA评分。结果:胆红素水平越高,NBNA评分越低,胆红素降低后NBNA评分增高,14d龄治疗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的损害存在可逆性,早期治疗可避免引起永久的损害,通过NBNA测定能早期治疗发现神经损害,指导早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分析低氧性呼吸衰竭(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HRF)新生儿呼出气一氧化氮(exhaled nitric oxide,e NO)的变化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新生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呼吸功能正常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天、2天、3~4天和5~7天的e NO水平、动脉血气指标、氧合参数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e NO水平和氧饱和度与吸入氧分数比值(Sp O2/Fi O2)、氧合指数(Oxygen index,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rterial-alveolar oxygen fraction,a/A)和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分数比值(Pa O2/Fi O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在日龄1天、2天、3~4天和5~7天的e 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日龄1天、2天、3~4天和5~7天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a O2)、酸碱度(p H)和氧饱和度(Sp 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日龄1天、2天、3~4天和5~7天的Sp O2/Fi O2和a/A显著低于对照组,OI、A-a DO2和e NO/(Sp O2/Fi O2×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氧性呼吸衰竭新生儿e NO水平和Sp O2/Fi O2之间存在负相关,r=-0.542,P=0.024<0.05;e NO水平和OI、a/A和Pa O2/Fi O2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e NO在低氧性呼吸衰竭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时随着氧合改善而逐渐下降,可以用来反映HRF新生儿的病情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阳亢和痰湿两种体质分类的表型,与α-内收蛋白(alpha-addUcin,ADD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作相关性分析。方法以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为观察指标,采用MALDI-TOF质谱检测技术进行ADD1 Gly460Trp分型。结果207例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体质分型分为阳亢组113例,痰湿组94例;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在BMI、DBP、FBG、UA明显高于阳亢质高血压病患者:阳亢质和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ADD1基因GG型、GT型、TT型分别占29.2%、41.6%、29.2%和28.7%、48.9%、22.3%,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的相关表型在3种基因分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TT型基因的阳亢组和痰湿组高血压病患者有4项指标差异显著,BMI(kg/m^2)分别为24.11±3.04和26.20±2.30(P=0.01)、DBP(mmHg)分别为96.79±4.05和99.56±3.90(P=0.016)、FBG(mmol/L)分别为5.01±0.53和5.51±1.07(P=0.028)、UA(μmol/L)分别为302.22±71.95和358.25±88.75(P=0.028)。结论ADD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在2种不同体质的分类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带有ADD1 TT型基因的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更多,他们的预后可能要比阳亢质高血压病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124.
125.
结直肠癌目前尚缺乏特异的生化早期诊断方法,对无症状患者作粪便隐血过筛试验及结肠镜检等法可检出早期病人。粪便隐血试验一般化验室采用联苯胺法或愈疮木脂法,但这些方法受膳食(鸡、羊、猪、牛等的肉及血及菠菜、杏子等蔬菜水果)或药物(硫酸亚铁.维生素C等)影响较大,以致在不限制食物的情况下采取标本会出现较高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为此,我们进行了免疫法检测粪便隐血的实验研究。以期作为比较理想的大肠癌早期检出的过筛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在泌尿科门诊,一些以尿道综合征而予药物治疗的女性患者,往往疗效不佳.这些患者在作处女膜及尿道外口检查时常能发现一些解剖异常.我院1988年3月至1989年10月检查的这类患者中,发现处女膜异常者18例,均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7.
本文报道1983年在浙江杭州发现的一例慢速血红蛋白变种,其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位置在 HbA 与 HbA_2之间,相当于 HbD,比 HbS 移动稍快。其异常成分的相对含量为19.3%,异丙醇试验阴性。先证者是一个7岁的男孩,他的外祖父,母亲,舅舅及哥哥均携带与此相同的异常血红蛋白,他们均为杂合子,均无临床症状。此血红蛋白经结构分析证实其 a 链第64位门冬氨酸残基被甘氨酸残基所替代。这种血红蛋白迄今未见文献报道。按照第一个被发现的地点,命名为 Hb 杭州(Hangzhou)a64(E13)ASP→Gly。  相似文献   
128.
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寻找最佳剂量。方法将152例胎龄<35周,体重<2.5 k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生后7 d接受rHuEPO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周750、450、150 U/kg,分3次给予皮下注射,共4周。各组均于第3周开始口服铁剂2~8/mg(kg.d)。观察各组早产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积红细胞,血清铁的动态变化。结果各组早产儿Hb、HCT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1,大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小。对照组网积红细胞逐渐下降,各治疗组于第2周末逐渐上升,尤以大剂量组为明显,P<0.05。对照组有9例输血,小剂量组有4例输血,其他各组无输血,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血清铁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期间对照组下降较其他各组慢,P<0.05。结论rHuEPO能防治早产儿贫血,且大剂量较小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9.
4种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99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服用多沙唑嗪1mg/d(30例)、塞利洛尔100mg/d(18例)、咪达普利5mg/d(31例)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20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和BPV的变化。结果:①多沙唑嗪、咪达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白昼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9.67/6.64mmHg(1mmHg=0.133kPa)、5.06/2.39mmHg和9.65/5.35mmHg,而左旋氨氯地平组还降低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12.60/8.45mmHg;②多沙唑嗪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能降低BPV,多沙唑嗪组24h收缩压、舒张压和白昼的收缩压变异分别减少19.0%、13.8%和12.5%(P<0.05或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分别减少27.4%和18.1%(P<0.01和P<0.05)。结论:①多沙唑嗪、咪达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白昼的降压幅度较为明显,而左旋氨氯地平组还能降低夜间的血压;②多沙唑嗪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能降低B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