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所致侵袭性念珠菌病持续性增多,现将我院4例病例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女,73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胸闷、心悸、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以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双肺感染收入院.入院当日体温37℃,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Velcro啰音,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入院第2天患者呼吸衰竭加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入院第4天患者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及Velcro啰音,予深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2.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为筛选高危人群,有效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曾留置中央导管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随机种子为20180708),对建模组数据进行危险因素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β值赋予各危险因素相应的分值,建立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依据建立的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对验证组病例进行评分,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利用R软件构建决策曲线。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次住院手术次数≥3次、住ICU日数≥2 d、中心静脉置管日数≥7 d、使用抗菌药物等是老年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评分模型中相应的分值分别为3、4、4、9分,得分13~17分为高风险人群;评分模型在建模组数据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依据验证组患者风险得分情况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0。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0.01~0.05区间内风险评分模型的净获益较高。结论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和应用价值,可用于老年患者CLABSI的易感高危人群识别,做到早期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综合医院的医院败血症发生情况,我们对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败血症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于医疗机构门诊医护人员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评估体系.方法 利用头脑风暴法、文献荟萃法识别风险点,利用风险散点图对风险点进行分类和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点权重值.结果 风险评估体系包含诊疗过程、环境和布局、人员防护、应急处置四个风险类别,共计18个风险点.结论 此研究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助于对门诊医护...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宣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及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1年中 5个ICU共收治住院患者 1 91 8例 ,发生医院感染 2 67例次 ,医院感染例次率 1 3 .92 %。医院感染率居前 3位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 (3 9.70 % )、胃肠道 (2 9.96% )和泌尿道 (1 5 .73 % )。医院感染构成比居前 3位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真菌 (3 7.98%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4.0 5 % )和大肠埃希菌 (1 0 .1 3 % )。提示 :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66.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948例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48例患者在抗菌药物1841次的预防性使用中,合理1039次(56.44%);基本合理189次(10.27%);不合理613次(33.29%)。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用药时间过长,给药时间不当,剂量过大,选药不正确,非适宜指证,给药次数过少等。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为此,应加强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适宜应用。  相似文献   
67.
机械通气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阐述了机械通气(呼吸机)常规和SARS情况下的清洁和消毒过程。  相似文献   
68.
口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897年德国医师费吕格(Flugge C)用实验证明,向创口讲话能造成创口感染;同年,奥地利医师米库利兹-拉德凯(Mikulicz-Readeki J)倡议手术者用口罩将口鼻遮住,以减少外科手术的感染,口罩的历史已有百余年了,但是直至1920年以后,口罩才在相关行业中推广使用 [1].肆虐中国、加拿大等多国的SARS疫情令世人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等地疫情最重之时,无论是在室内抑或室外,放眼望去,皆是佩戴各式各样口罩的人们,景像甚是壮观.但是,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佩戴何种口罩才能达到所需的防护效果,人们确知甚少.因此,笔者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略作分析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69.
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宜与时俱进,顺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尽早开设诸如医院感染学这类同时涉及预防与临床的课程,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使用后呼吸机管路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后,检出细菌数均<2.0 cfu/件,ATP生物荧光法检测RLU值均<70,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和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后手工清洗消毒法,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均达到消毒合格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手工清洗消毒法对小批量呼吸机管路再处理综合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