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0篇
  免费   628篇
  国内免费   247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458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445篇
内科学   798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7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19篇
综合类   2781篇
预防医学   1739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1153篇
  12篇
中国医学   1200篇
肿瘤学   275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蜂胶提取液对血小板与胶原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灌注法,复制血管内膜创伤模型,在剪切应力为1000/s时,血液流经胶原膜后,测量血小板粘附面积。加入24%的乙醇作阴性对照组,终浓度为0.1g/L的24%乙醇蜂胶提取液为实验组,同浓度的阿魏酸作阳性对照组。结果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胶原膜表面血小板粘附面积从24.0%降至11.5%,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胶原膜表面血小板粘附面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实验组比较,血小板粘附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蜂胶乙醇提取液能明显降低血小板在胶原膜表面的粘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于肺结核患者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20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行64排CT检查,在其他扫描条件一致情况下分别采用常规120 mA及15~40 mA低剂量扫描,采用盲法阅片,记录每次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有效剂量转换因子(K=0.014)估算每次CT检查所致有效剂量(ED),对比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和薄层重建的特殊影像表现,进行定量测量及差异分析。结果 两种扫描方式对于实变、支气管扩张、空洞、磨玻璃密度影、钙化灶、树芽征、结节、胸膜肥厚、胸水等结核基本征象显示无明显差异,低剂量扫描受检者所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显著下降。结论 飞利浦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和常规剂量相比,在保障检测效果的情况下,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可应用于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及随访。  相似文献   
993.
2002年2月~2004年8月,我们应用长春瑞滨(NVB)与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晚期乳腺癌患80例,应用喜疗妥霜预防并治疗周围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干扰素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 ,我科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5月住院部分喘憋型肺炎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我科 5 5例住院肺炎患儿 ,全部病例符合表 1 干扰素治疗喘憋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文献汇总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急性心血管类药物过量或中毒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在2019年12月前公开发表的有关ECMO技术治疗因心血管类药物中毒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研究报道。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中毒途径、药物治疗情况,ECMO应用模式、时间、血液净化模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信息。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篇文献,共涉及49例患者,其中45例采用VA-ECMO模式,4例采用VV-ECMO模式。主要适应证包括心源性休克(38例)、心跳骤停(16例)、致命性心律失常(10例)等;从暴露到开始进行ECMO的时间(Tp)中位数为14(4,24) h,应用ECMO时间(Te)中位数为72(36,120) h。最终存活出院39例,死亡10例(20.41%),存活组与死亡组Tp、T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患者报告了并发症,其中主要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15例,出血相关并发症10例,肺水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9例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酸中毒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38)。存活组与死亡组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25.9) d vs.(5.1±3.9) d,P0.01]。结论:ECMO技术可作为心血管类药物中毒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等情况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当出现严重酸中毒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6.
顾小红  张云东  冯爱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169-171,i0004
背景:至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而线粒体膜上的解偶联蛋白可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导致线粒体合成ATP效率降低,通过能量代谢的改变,参与脂肪肝的发生。 目的:观察解偶联蛋白2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各时相点的表达规律。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平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科。 材料:实验于2004-11/2005-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取清洁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64只,普通饲料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2组,每组32只,每组又分饲养2,4.8,12周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 方法:模型组大鼠喂高脂饮食(基础饲料88%、猪油10%,胆固醇2%)饲养12周,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分笼(每笼6只)饲养.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于相应时间点麻醉后采血,处死动物,迅速取出肝脏。①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表达变化。②生化检测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③检测肝组织丙二醛含量。 结果:6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生化指标:模型组饲养4,8,12周时血清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和丙氨酸氩基转移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8,12周最显著(P〈0.01)。②模型组解偶联蛋白2蛋白表达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其表达逐渐增强,而正常对照组几乎阴性表达。③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模型组饲养4,8,12周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8,12周最显著[(4.07&;#177;0.15),(4.93&;#177;0.14),(5.20&;#177;0.20)μmol/g;(3.14&;#177;0.20),(3.12~0.18),(3.13~0.16)Ixmol/g,P〈0.011。结论:随着非酒精性脂肪的形成和程度加重,血清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增加,解偶联蛋白2表达也逐渐增强,提示高脂饮食可诱导肝细胞表达解偶联蛋白2,使细胞内ATP生成减少,促进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短T1信号强度演变规律并揭示其病理机制。方法:将46只不同缺血-再通时间组的大鼠模型,于不同时间点观察短T1信号强度的演变,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短T1信号以皮质区多见,并且出现时间早于基底节区。短T1信号强度在各MR检查时间点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3.746,P<0.05)。组织学检查可见出血、脂质沉积和蛋白质变性、髓鞘破坏等;皮质区短T1信号主要与出血有关,基底节区则主要与脂质沉积有关。结论:不同时间、部位出现的短T1信号产生的病理机制不同;出血是影响短T1信号强度演变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5洌肝硬化失代偿合并妊娠病洌,探讨肝硬化失代偿合并妊娠的治疗策略。结论:肝硬化失代偿合并妊娠,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危险性极高,应及时诊治,早期中止妊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既往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抗-TP中ELISA单试剂反应性或灰区,并被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屏蔽的献血者召回归队的可行性。方法对本站2013年11月—2016年8月间共268名屏蔽>6个月、既往ELISA 4项单试剂反应性或灰区现要求归队的献血者先检测ELISA 4项(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抗-TP)和HBV、HCV、HIV 3项病毒核酸检测;全部合格后,针对屏蔽项目加做第3家ELISA试剂检测和相应确证试验(HBsAg:中和试验;抗-HCV:RIBA;抗-HIV:WB;抗-TP:TPPA),对因HBsAg屏蔽的献血者补充检测抗-HBc,均合格者允许归队。结果 268名献血者按归队流程检测后,共有132名献血者可以回归献血者队伍,总合格率为49.25%(132/268)。结论通过归队流程确实能使近一半的ELISA单试剂不合格献血者归队,保留了一部分血液资源,但这一比例远低于普通献血者的合格比例,血站应慎重对待归队工作,因归队策略的不当选择而召回献血者献血可能会存在安全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急诊PTCA加支架术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加强术后心电、血压的监测,注重拔除鞘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TCA支架术,除1例患者术后死于心脏破裂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严密监护,积极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