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配合耳鸣康复治疗仪在各种耳鸣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05~2011-05年本科收治的12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用红花的基础上加用耳鸣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分别仅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单纯用耳鸣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听力改善,耳鸣频率减少,耳鸣强度降低情况。结果:两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配合耳鸣治疗仪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微小RNA-196a(miR-196a)在胰腺癌细胞系中表达状况及反义miR-196a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miR-196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工化学合成反义miR-196a并转染PANC-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划痕损伤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迁移实验检测PANC-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NFKBIA)3'UTR的萤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海肾萤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以验证miR-196a对NFKBIAmRNA的作用靶点。结果:人胰腺癌细胞系中miR-196a呈高表达;转染反义miR-196a后,PANC-1细胞miR-196a表达下降,其细胞增殖和凋亡无显著改变(P>0.05);而转染反义miR-196a组中通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各对照组(P<0.01)。与各对照组相比,共转染野生型NFKBIA的3'UTR和反义miR-196a可使海肾萤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提高。结论:miR-196a可能是癌微RNA(oncomiR)之一,有望成为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93.
程文捷  唐健  黄凤婷  庄燕妍  陈文博  张世能 《肿瘤》2012,32(11):855-861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43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miR-143的模拟物,并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入PANC-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3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法和FCM法检测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对PAN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 activated kinase 1,TAK1]的3’端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海肾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以验证miR-143对TAK1mRNA的作用靶点。结果:转染miR-143模拟物后,PANC-1细胞中miR-143表达上调,但其细胞增殖及凋亡与转染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43组通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各对照组,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抑制(P<0.05)。与各对照组相比,共转染野生型TAK1的3’-UTR和miR-143可使海肾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结论:miR-143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TAK1可能是其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
采用双抗体平似ELISA法检测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sIL-2R水平并对原发性肝癌(15例)治疗前后sIL-2R水平加以比较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增高:sIL-2R水平与肝癌临床分期相关,肝癌术后sIL-2R水平明显下降,提示sIl-2R水平检测可望为原发性肝癌的病情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5.
患者女, 71岁,因反复心悸、气促 5个月,加重 20余天入院。5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难以耐受一般体力活动,无胸闷、胸痛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呕血、血便及明显黑便,无腹痛、腹胀及腹泻。曾在外院B超示肝左外叶单个 16mm×17mm结节状低回声区,拟诊原发性肝癌 (Ⅰ期 ),给予微波治疗,术后肝脏占位穿刺病理示少量肝组织,少量纤维组织,肝细胞呈气球样变性,未见癌细胞。出院后心悸、气促无明显改善,平均每月输血 200~400ml。近 20d来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伴乏力、纳差,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起…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CD/UPRT自杀基因系统在胰腺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Ad-CD、Ad-CD/UPRT和Ad-GFP;体外感染人胰腺癌SW1990细胞,RT-PCR检测UPRT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5-FC的敏感性及旁观者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内直接注射腺病毒,观察CD/UPRT自杀基因的原位治疗作用。结果转染CD/UPRT的胰腺癌SW1990细胞对5-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Ad-CD/UPRT组的IC50为25μmol/L,而Ad-CD组和Ad-GFP组分别为100μmol/L和>1000μmol/L。Ad-CD组、Ad-CD/UPRT组和Ad-GFP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1.3%、40.5%和3.0%,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D/UPRT基因转染存在旁观者效应。Ad-CD/UPRT瘤内注射治疗后种植癌体积缩小81%,Ad-GFP治疗肿瘤缩小63%。结论CD/UPRT自杀基因系统能提高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CD/UPRT自杀基因系统在胰腺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Ad-CD、Ad-CD/UPRT和Ad-GFP;体外感染人胰腺癌SW1990细胞,RT-PCR检测UPRT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5-FC的敏感性及旁观者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内直接注射腺病毒,观察CD/UPRT自杀基因的原位治疗作用.结果 转染CD/UPRT的胰腺癌SW1990细胞对5-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Ad-CD/UPRT组的IC50为25 μmol/L,而Ad-CD组和Ad-GFP组分别为100 μmol/L和>1 000 μmol/L.Ad-CD组、Ad-CD/UPRT组和Ad-GFP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1.3%、40.5%和3.0%,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D/UPRT基因转染存在旁观者效应.Ad-CD/UPRT瘤内注射治疗后种植癌体积缩小81%,Ad-GFP治疗肿瘤缩小63%.结论 CD/UPRT自杀基因系统能提高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8.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的效果,探求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中的有利因素。方法:选取杨春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2019年1月开始运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设为观察组),此前运用常规管理模式(设为自身对照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干预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压控制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正确服药率等。结果: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LDL-C、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DL-C、血压控制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正确服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优尺度回归分析(CATREG)结果显示,较好的依从性、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较高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为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强调社区医疗团队与家庭一体化监督作用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BMI、LDL-C、HDL-C、TG、TC等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知晓率、正确服药率;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中对血压控制有利的影响因素为较好的医嘱依从性、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较高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比较撕脱鞘导入法与改良导丝引导法留置Palindrome导管的安全性及易用性.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透析中心拟行Palindrome导管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36例,按置管方法分为撕脱鞘导入组(撕脱鞘组)和改良导丝引导组(导丝组),每组18例,辅以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了解有无血栓形成以及血管狭窄等,并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如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在术前予以纠正.所有长期留置导管均在手术室完成,术中予以心电监护.收集2组患者基线资料,置管后观察24 h,主要终点为置管术中出血量,次要终点为整个置管术的操作时间和置管术后24 h置管伤口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撕脱鞘组共入组18例患者,导丝组共入组18例患者,2组基本一致.导丝组较撕脱鞘组在术中出血量[(4.0±2.1)ml vs (12.9±3.3)ml,P<0.01]、置管时间[(26.3±3.2)min vs(34.4±3.0)min,P<0.01]及术后24 h出血事件发生率(4.3% vs 27.3%,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导丝引导法留置导管,降低了误穿动脉、穿刺失败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辅以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直接导丝导入法比撕脱鞘导入法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24 h出血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0.
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又称Pentz-Jeghers Syudroue (PJS),临床少见。本院近20年共诊治10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