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1.本文为100例胆囊动脉的尸体解剖调查报告。2.有一条胆囊动脉者69例(69%),两条者29例(29%),三条者2例(2%)。3.胆囊动脉起自典型肝右动脉者为多,共72例(1~3支),占72%。其他起源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之变异肝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肝左动脉、肝固有动脉、肝中动脉及肝总动脉等。4.在胆囊三角内可以找到1—3支胆囊动脉者占88%。但胆囊动脉在三角内起自典型肝右动脉者(教科书型)只占45%。5.胆囊动脉的总数为133条,其中38条起在肝总管的左侧,越过肝总管的前方或后方而达胆囊,占28.5%。其中35条过其前方。6.有27条(20.3%)胆囊动脉发出细支进入肝脏。  相似文献   
22.
本文观察41例不同发育阶段的(CR52~358毫米)人胎儿的身体各部皮肤分裂线的发育变化过程。在胎儿早期,躯干和四肢的分裂线以纵行线为主,新生儿则以横行线为主。分裂线布局的此种转变多早自CR90毫米(胎龄第3月末)左右开始,完成转变的时间各部位不同,一般是在CR150~275毫米阶段(胎龄第5~8月之间)。面部和颈部的分裂线亦有各自的转变和布局型式。  相似文献   
23.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是由腹根与背根在椎间孔附近相合而成。第1颈脊神经(C_1)的背根变化较大,一般极其细小乃至完全缺如,脊神经节也多不存在。我们解剖与观察了包括胎儿及成人的尸体共36侧,C_1背根可见有五型; Ⅰ型:完全缺如型,双侧均无C_1背根者2例共4侧,右侧缺如者1例,总共5侧,占13.88%。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100例胎儿大脑(男60,女40)和25例新生儿大脑(男15,女10)的径线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1.胚胎时期大脑半球径线存在左右不对称。2.大脑半球径线无明显的性差。3.胚胎6个月至新生儿期间各个径线长度增加的程度随月份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5.
中国人心脏房室瓣的类型调查(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调查了100例成年中国人的死后固定的心脏标本。右房室瓣以四个主瓣为最常见,占80%。三个主瓣的占19%,只有两个主瓣的占1%。除主瓣外,在右心室内侧壁与前、后壁之间有时存在小的分裂瓣,可以称它们为“副瓣”。前副瓣出现率为31%,后副瓣为27%。若以主副瓣总数计算,则右房室瓣以四个瓣(42%)和五个瓣(36%)为最常见,其次为三个瓣(13%),六个瓣(8%)和二个瓣(1%)。左房室瓣由二个主瓣构成。但后瓣往往极度分裂,以致后瓣可由一个大瓣和一至四个小瓣所组成;仅有一个大瓣而没有分裂瓣的例子只占12%。我们将二尖瓣的后瓣归纳为三种类型:(1)后瓣的中部发育较好(48%);(2)后瓣的前外部发育较好(35%);(3)后瓣的后内部发育较好(17%)。前瓣分裂为二部的极少,只见一例(1%)。在调查同时,测量了各个瓣膜的高度及相邻瓣膜间的连接缘的高度。并讨论了区别主、副瓣的原则。  相似文献   
26.
<正> 临床实践和实验性研究表明:颜面部针刺具有镇痛、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和调整内脏功能等特点.当切断和封闭三叉神经(第二支)时,此类效应明显减弱或消失,它提示颜面部针刺镇痛和调整内脏效应是通过三叉神经传入中枢的.文献记载,颜面部痛觉与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有关。我们也曾部分损坏家兔的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观察过在此核损坏前、后的针刺镇痛效应和内脏调整效应,结果显示:颜面部针刺镇痛和针刺对内脏调整效应有可能通过不同途径传至不同的中枢部位.因而,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一级传入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