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廖谷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2):131-132,138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痰液及血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8水平。结果: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发作期痰IL-18水平与对照组和COPD稳定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痰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期及稳定期血中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均呈负相关;COPD急性期痰中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均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IL-18的水平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胃镜下置人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3例符合条件的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24例:早期行胃镜下鼻空肠管置人行肠内营养治疗;全胃肠外营养组19例: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腹痛、腹胀时间、血浆内毒素的改变,同时了解血浆白蛋白、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3.3±2.2)、(7.6±3.2)d,明显优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7.1±3.8)、(13.3±4.9)d,F值分别为48.038、63.567,P均〈0.01],发生胃肠道出血0例、肺部及肠道感染1例、高血糖2例、胰腺囊肿1例,并发症亦少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5、10、8、6例,X2值分别为7.147、13.084、6.777、5.847,P〈0.05或P〈0.001)。血浆内毒素在肠内营养组中下降较早、较快,治疗后14d降至(0.19±0.11)EU/ml,明显低于全肠外营养组的(0.85±0.28)EU/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6,P〈0.001)。肠内营养组血浆淀粉酶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分别为(1623±479)、(547±322)、(179±106)U/L,全胃肠外营养组分别为(1467±589)、(789±503)、(233±156)U/L,两组血浆淀粉酶较治疗初期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后7、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7、1.889,P均〉0.05)。两组血浆白蛋白治疗后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保护肠黏膜,有利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严重脓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各2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对照组相比,血必净组CD3+、CD4+、CD8+、CD4/CD8比值显著增加(P〈0.051.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能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MODS患者Th1和Th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对1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在2次HVHF治疗前和开始后8 h动脉采血,分离、提纯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TUNEL法双染动态观察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比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2次HVHF前后对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心率、氧合指数、血肌酐、血清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2次HVHF前后对比Th1细胞百分比均升高,而Th2细胞百分比均下降(P均<0.05);2次HVHF前后对比Th1细胞凋亡率均下降(P均<0.05),而Th2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h1细胞凋亡率与其百分比呈强相关(r=-0.876,P<0.05).结论 HVHF治疗可以降低Th1细胞凋亡率,而对Th2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影响,这种差异性可能是HVHF治疗逆转Th1向Th2漂移,重建免疫平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α动态变化以及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3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及12例体检健康者血浆TNF-α的水平。同时对36例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未合并MODS(非MODS)患者(均P〈0.01);死亡组血浆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浆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37P〈0.01)。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定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对早期诊断MODS可起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集束干预策略(Bundle of Care)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的方法[1]。集束化管理策略是汲取"集束干预策略"的理念,应用一组管理措施,其中每项措施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管理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9(TLR-9)及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在肺成纤维细胞大鼠的动态演变及其在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博莱霉素诱导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采用微波改良Masson染色、VG染色法、qRT-PCR等方法,观察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及其肺组织中TLR-9和TLR-4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下游分子NF-KB和IFN-γ的表达.结果: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呈现典型的肺泡炎(7d)、纤维组织增生(14d)及稳定的肺纤维化(28~56d)等表现;与对照组相比,TLR-9、TLR-4、NF-KB和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9与NF-KB和IFN-γ表达呈正相关(r=0.91、r=0.88,P<0.01);TLR-4与NF-KB和IFN-γ表达也呈正相关(r=0.96、r=0.98,P<0.01).结论:TLR-9和TLR-4可能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调控大鼠肺成纤维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早期高热卡与低热卡肠内营养对其并发症及预后的比较,来评估不同热卡的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高HLAP病人,随机分入早期低热卡与高热卡营养治疗组,分别在早期(48 h)内分别给予高热卡和低热卡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记录两组病人血脂、炎症指标变化水平、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及住院时间、ICU时间、器官功能发生率、死亡率、胰腺坏死组织发生率等。结果: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HLAP病人48例。在EN开始的前两天内,LC的病人血脂呈逐步降低趋势,两组血脂水平在EN开始后第三天分别为2.3(1.7-3.4)mmol/L vs 5.2(2.9-6.1)mmol/L,P=0.05。LC组的ICU天数明显小于HC组,MODS发生率、死亡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PN发生率LC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HTG-AP病人,低热卡-高蛋白营养方式可使病人因正氮平衡而增加瘦体重,同时因热卡不足而消耗体脂肪;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各20例,两组均予以抗休克和病因治疗.在此基础上,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每8小时1次,治疗7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CRP、VEGF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 )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外周血CRP及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第7天外周血CRP及VEGF分别为(59±28)ng/L,(97±28)ng/L;乌司他丁组治疗第7天外周血CRP及VEGF分别为(31±16)ng/L,(41±10)ng/L.乌司他丁组治疗后第7天的外周血CRP及VEG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乌司他丁组治疗后第10天的APACHE I 评分[(11±6)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5±7)分](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RP、VEGF与APACHE I 评分的水平,改善预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的VEG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其于炎性细胞数、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46例COPD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诱导痰检查方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浓度。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诱导痰IL-18的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及巨噬细胞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72,均P0.05);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0.61,均P0.01);与MMP-9浓度呈正相关(r=0.67,P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诱导痰MMP-9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68,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诱导痰MMP-9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64,P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诱导痰中MMP-9/TIMP-1比值与与FEV1占预计值(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 COPD患者诱导痰中IL-18的水平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