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游莉  王茜  廖洪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44-2944,2951
1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心慌气短10余年,复发加重3d",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部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于2012年11月5日08:30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8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60/95 mm Hg,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细湿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临界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顾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准备放置IUD的育龄妇女492例,分析其顾虑及影响因素.[结果]放置IUD的育龄妇女主要顾虑是害怕疼痛(39.8%)、害怕炎症(23.8 %)、出血多(31.5 %)、腰痛(28.9%);其次是怕不安全(11.4 %)、怕影响生育(0.4%);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对放置IUD顾虑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越高顾虑越多(χ2=33.098,P<0.05);不同职业组间对放置IUD顾虑无显著差异(χ2=27.79,P>0.05).[结论]根据不同人群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顾虑特点,积极开展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宣传,消除育龄妇女的顾虑,同时做好优质服务,提高满意度和依从性,引导已婚育龄妇女自觉接受IUD的长效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73.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电切(TUR-Bt)、膀胱局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行TUR-Bt、膀胱局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并有随访结果的病例,术后定期应用THP30mg/50ml、1次/周,连续8周;以后1次/月,连续10月。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液保留30分钟,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4例患者总疗程12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22个月,无肿瘤复发32例(94.1%),复发2例,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灌注后出现一过性轻度尿频、尿急症状。结论:THP短时间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等炎症指标与脑梗塞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本院的150例脑梗塞患者为缺血性脑梗塞组,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健康对照组,评估2组LMR等炎症指标与脑梗塞发生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LMR等炎症指标在缺血性脑梗塞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多因素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仅有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23、单核细胞绝对值0.37、淋巴细胞绝对值1.32、PLR106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绝对值、LMR均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90 d时的mRS评分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仅有LMR与出院时、出院90 d时mRS评分有关(P0.05)。结论 LMR与脑梗塞患者的预后相关;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LR与脑梗塞的危险性相关。  相似文献   
75.
廖洪  周文艺 《江西医药》2001,36(4):262-263
目的:探讨退热与止惊药对高热惊厥治疗的价值。方法:在106例儿童中对比观察退热与止惊药对热性惊厥的疗效。结果:退热组与止惊药组治疗热性惊厥效果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热性惊厥时,不需一律应用止惊药。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XELOX方案一线治疗局部进展期、转移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组织学证实的局部进展期、转移性或复发胃癌胃腺癌患者41例,接受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中位治疗4个周期。结果41例接受XELOX方案一线治疗的患者中,4例不可评价,CR2例,PR15例,总有效率为41.5%,SD11例,PD9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中位生存期达到11.8个月。XELOX方案治疗中导致3-4度毒性,其中神经毒性4例,手足综合征3例,血液学毒学4例。结论XELOX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7.
3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中男27例,女4例。平均胎龄3285±204周(26~39周),其中<30周5例,30周~13例,32周~7例,35周~6例。双胎2例,第1胎16例,非第1胎15例。平均出生体重1295±64g(900~1500g)...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 S100A9诱导单核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纯化出 CD14+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然后在体外加入 S100A9刺激培养,或预先加入抗 RAGE 抗体或 NK-κB 信号抑制剂孵育1 h 后再进行刺激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EGF-A 水平。结果 S100A9受体 RAGE 高表达于单核细胞表面,S100A9刺激的单核细胞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分泌VEGF-A;加入抗 RAGE 抗体阻断后,单核细胞分泌 VEGF-A 的能力明显下降(P <0.01)。进一步利用 NK-κB 信号抑制剂可明显抑制 S100A9诱导单核细胞分泌 VEGF-A 的作用(P <0.01)。结论S100A9通过 RAGE-NK-κB 信号途径诱导单核细胞上调VEGF-A 的分泌,从而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及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将20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即生理盐水对照组、1μmol/L三氧化二砷组、4μmol/L三氧化二砷组和8μmol/L三氧化二砷组。各组均于瘤块移植后48h取不同剂量的药物0.2mL腹腔注射,给药5周。②实验评估:检测各组实体肿瘤生长情况并行常规病理观察。结果:20只Eca-109细胞移植裸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8μmol/L三氧化二砷组裸鼠对Eca-10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率明显高于1μmol/L,4μmol/L三氧化二砷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其他各用药组之间移植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4周和5周时,8μmol/L三氧化二砷组裸鼠Eca-10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68.5%和80.7%,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呈多角形,核圆形,核浆比例大,核分裂多见,可见异常核分裂。用药组瘤细胞孤立,核分裂少见,可见核染色质固缩,核边聚,核碎裂等凋亡现象。结论: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urothelil carcinoma,UC)部分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以提高对该侵袭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8 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54 例膀胱浸润性 UC 部分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 例膀胱浸润性 UC中,男性47 例(87.0%),女性7例(13.0%),男女比约为6.7∶1,年龄 39~94 岁,平均年龄(67.3±13.2)岁。伴鳞状分化 19 例(其中2 例合并前列腺癌),伴腺性分化 20 例,两者占绝大多数(39/ 54,72.2%),其他亚型(微乳头、未分化、肉瘤样和浆细胞样)较罕见。低级别9例( 16,7%),高级别45 例(83.3%)。临床分期Ⅰ期 13 例(24.1%),Ⅱ期26 例(48.1%),Ⅲ期 11 例(20.4%),Ⅳ期4 例(7.4%)。诊断时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有 10 例(18.5%),均无远处脏器转移。共有23 例(42.6%)行TURBT+膀胱灌注化疗(其中3 例 +放疗),1 例(1.9%)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全身化疗+放疗;8 例(14.8%)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 4 例+全身化疗);21例(38.9%)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其中10 例+全身化疗);1 例(1.9% )行单纯全身化疗。54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5个月,平均(23.7±19.4)个月,目前21 例存活,33 例死亡。平均总生存时间(oveall urvival,OS)为(33.5±4.2)个月,中位 OS为25.0个月。结论;膀胱浸润性 UC 亚型临床少见,部分亚型罕见,诊断时多属于高分级,高分期,部分伴淋巴结转移,总体预后较差,早期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合化疗是最适宜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