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讨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正畸被拔除的异体冠,修复经根管治疗前磨牙残根、残冠.结果:修复38例52颗前磨牙残根、残冠,3年成功率90.4%.结论:异体冠修复前磨牙残根,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并具有美观、自然、咀嚼功能甚佳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2.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紧急气管切开21例与预防性气管切开65例。结果:紧急气管切开中85.7%为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而施术,其并发症占14%,预防性气管切开避免术后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其并发症占4%。结论:正确运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提高手术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癌术后缺损患者45例,均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采用微血管吻合器行静脉端-端吻合的为观察组(15例),采用传统手工静脉端-端吻合的为对照组(30例);2组动脉均采用传统手工吻合.比较2组术中静脉吻合时间、吻合后静脉吻合口情况及术后皮瓣肿胀、静脉危象、皮瓣成活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静脉时间少于对照组吻合静脉时间[(4.07±0.70)vs(15.40±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无渗血、漏血,通畅率为100%,对照组吻合口渗血、漏血18例(60.0%),经补针处理后无渗血、漏血,通畅欠佳重新吻合5例(16.7%);术后观察组移植皮瓣轻度肿胀2例,无静脉危象发生,对照组移植皮瓣肿胀20例,其中12例静脉危象,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均移植成功,对照组经手术探查9例(75.0%)抢救成功,3例皮瓣坏死(1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可缩短静脉吻合时间,提高吻合口通畅率,降低静脉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9—12月,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亳州市98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知信行中位得分分别为9.00(7.00, 11.00)分、7.00(6.00, 8.00)分、6.00(4.00, 9.00)分、22.00(19.00, 26.00)分; 及格率分别为38.38%、49.95%、35.63%、41.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口腔健康教育、口腔保健可及性是口腔健康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居民,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及知信行得分是未接受过的1.674、2.159、2.915倍; 接受过口腔保健指导的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知信行得分是未接受过的3.020、2.982、4.241、5.072倍。  结论  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较低,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指导是提高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不同条件下不同树脂粘结剂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因正畸需要拔除的160颗单根管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再进行桩道预备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C、D四组,每组40颗。每组分别采用不同粘结剂处理桩道,A组采用第六代可乐丽粘结剂,B组采用第八代3M粘结剂,C组采用第八代BISCO粘结剂,D组采用第八代Kerr粘结剂;将玻璃纤维桩粘结于根管内,包埋后用慢速金刚石切割机垂直于牙长轴将每颗牙在牙根颈部切取一个厚1 mm片段,作为实验试件;每组又平均分成两小组,即推出实验组和冷热循环实验组,每组20颗,测试不同条件下,记录不同粘结剂对粘结强度产生的影响。最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的断裂情况。  结果  4种粘结剂在薄片推出实验中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854,P < 0.001),其中D组粘结强度最高[(28.04±3.18)MPa],A组粘结强度最低[(15.15±2.62)MPa]。4种粘结剂在冷热循环实验中粘结度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630,P < 0.001),其中D组粘结强度最高[(24.12±2.47)MPa],A组粘结强度最低[(14.29±2.11)MPa],4组薄片推出实验和冷热循环实验在粘结剂断裂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06、3.593,P=0.820、0.731)。  结论  不同粘结剂对纤维桩粘结强度差异显著,其中第八代Kerr粘结剂粘结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36.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BDNF和Trk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法分析45例SACC中BDNF和TrkB的表达,并统计分析表达结果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和神经侵犯之间的关系。结果:SACC中BDNF和TrkB的表达率分别为84.4%和88.9%,且与SACC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关系密切(P〈0.05-P〈0.01);TrkB的表达还与神经浸润密切相关(P〈0.01)。结论:BDNF和TrkB能促进SACC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可作为指标来预测SACC的远处转移和神经浸润。  相似文献   
37.
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移植双重修复上颌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颊脂垫、前臂皮瓣双重修复上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颊脂垫与前臂皮瓣联合修复6例上颌缺损,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语音、吞咽、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以此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上颌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语音、吞咽、呼吸功能的改变。结论: 颊脂垫加前臂皮瓣修复上颌缺损是一种较满意修复上颌的手术方法,可很好地解决患者术后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对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cT1-2N0M0)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1例原发灶扩大切除并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END),39例原发灶扩大切除、颈部观察随访(neck observa...  相似文献   
39.
沿下唇正中及颌下入路切除上颌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上颌骨解剖学的特点,探讨经下唇、颌下入路行上颌骨切除术的方法及优势。方法24例患者采用这种入路施行上颌骨切除术,即下唇正中至颏下,经患侧颌下至乳突前下方。切口设计避开了上唇及眶下区,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上唇及面中部软组织结构的完整性,面部切口暴露短,且有利于上颌骨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术以及同期施行颈淋巴清扫术。结果经过0.5~2·0年的术后随访,疗效满意。患者无论是采用单一手术或辅以放、化疗均未出现颌面部皮肤的坏死或口角歪斜等并发症,但有术后短期的下唇麻木。结论沿下唇正中及颌下入路切除上颌骨,不但能充分显露术野、完整切除上骨的恶性肿瘤,并能较满意地保持术后面部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提高三叉神经第Ⅱ支痛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方法: 采用经口内周围神经撕脱加微波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65例。结果: 经2~5年随访,术后近期控痛率100%,复发率20%。结论: 该方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复发率低,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痛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